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672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主要内容为:双离合变速机构安装在机架内,主动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主动辊通过链条由双离合变速机构驱动,不锈钢网带安装在主动辊上且不锈钢网带依次通过配重辊、入口辊、支撑辊、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导向轴承机构、出口辊和返回托辊,支撑辊和返回托辊都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右导向轴承机构和左导向轴承机构都安装在机架上,压紧弹簧安装在机架内且压紧弹簧顶在左压紧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变频调节控制网带的运动速度,同时还可以设置网带快速运动满足工艺运行前空载进行炉温曲线测试,节约生产时间和降低能耗。

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3D glass hot be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a 3D glass hot bending machine. The main contents are: the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the active roller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by the bearing and the active roller is driven by the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chain, the stainless steel mesh belt is mounted on the active roller and the stainless steel mesh belt passes the weight roller in turn. The entrance roll, the support roll, the left guide bearing mechanism, the right guide bearing mechanism, the exit roller and the return roller, the support roll and the return roller are all installed in the frame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right guide bearing mechanism and the left guide bearing mechanism are installed on the frame, the compression spring is installed in the frame and the spring top is pressed on the left compacting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trol the speed of the movement of the mesh belt, and can also set the fast motion of the mesh belt to meet the test of the furnace temperature curve before the operation of the process, save the produc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曲面玻璃传送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飞速革新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自动化生产己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得不优先考虑的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手机行业,人力成本将会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内如何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将会称为整个手机行业二级供应商厂家立足的关键。当前手机中大量采用3D曲面玻璃,曲面玻璃是现在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热弯机的传送系统结构复杂,无法调节控制网带的运动速度,同时还无法设置网带快速运动满足工艺运行前空载进行炉温曲线测试,从而导致生产时间长和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其可以变频调节控制网带的运动速度,同时还可以设置网带快速运动满足工艺运行前空载进行炉温曲线测试,节约生产时间和降低能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包括入口辊、机架、配重辊、左压紧辊、主动辊、链条、双离合变速机构、返回托辊、不锈钢网带、出口辊、右导向轴承机构、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压紧辊、支撑辊和压紧弹簧,所述入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入口辊靠近机架的左侧面,所述出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出口辊靠近机架的右侧面,所述双离合变速机构安装在机架内,所述主动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主动辊通过链条由双离合变速机构驱动,所述左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左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左侧,所述右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右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右侧,所述不锈钢网带安装在主动辊上且不锈钢网带依次通过配重辊、入口辊、支撑辊、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导向轴承机构、出口辊和返回托辊,所述支撑辊和返回托辊都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右导向轴承机构和左导向轴承机构都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压紧弹簧安装在机架内且压紧弹簧顶在左压紧辊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双离合变速机构由变频电机、上安装板、第一联轴器、第一机架、第一轴承座、左定位轮、左过载保护销、左压片、左安装轮、主动轴、左主动链轮、右压片、右安装轮、右主动链轮、右过载保护销、右定位轮、第二轴承座、第二机架、右链条、右从动链轮、双轴离合器、基座、左链条、第二联轴器、左从动链轮、第三机架、第三轴承座、从动轴、第四轴承座、第四机架、下安装板、减速器和第三联轴器组成,所述变频电机安装在上安装板上且变频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都安装在上安装板上,所述左定位轮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左主动链轮通过左过载保护销安装在左安装轮上,所述左安装轮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左压片通过螺钉安装在左安装轮上且左压片顶在左过载保护销上,所述右定位轮通过键连接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右主动链轮通过右过载保护销安装在右安装轮上,所述右安装轮安装在主动轴上,所述右压片通过螺钉安装在右安装轮上且右压片顶在右过载保护销上,所述右从动链轮和左从动链轮都安装在双轴离合器两端,所述右链条安装在右主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上,所述左链条安装在左主动链轮和左从动链轮上,所述从动轴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双轴离合器左端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上,所述第三轴承座安装在第三机架上,所述第四轴承座安装在第四机架上,所述第三机架和第四机架都安装在下安装板上,所述减速器安装在下安装板上且减速器输出轴通过第三联轴器与从动轴左端连接,所述双轴离合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基座安装在下安装板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机架内安装有导向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左主动链轮夹在左安装轮与左定位轮之间且左主动链轮通过四个左过载保护销固定在左安装轮上。本技术借助主动辊四周的大包角产生的摩擦力来驱动网带运行。主动辊表面包胶,两侧装压紧辊,压紧辊将网带压紧在主动辊上,以提高主动辊的牵引能力,通过调节压紧弹簧的力度来调节主动辊对网带的牵引力,原则上是调整到在满负荷时网带在主动辊上不会打滑即可。因为网带在载重和受热的情况下会变形伸长,所以在网带的松边设计配重辊,使网带保持一定的张力,当网带伸长的尺寸使配重辊接近设备支架下梁时,需停机将网带截去一段。热弯机内设计支撑辊,在热弯机下方返回网带下面设计有返回托辊,支撑辊和返回托辊均可随着网带的移动而旋转,这样既可以达到支撑网带的目的,同时还减少网带与辊之间的摩擦力,降低传送电机的负荷。系统还配备了导向轴承机构,用于网带自动纠偏,安装在热弯机进出口位置网带两侧。系统运行前调整各辊的平行度和导向轴承位置,可以防止网带跑偏,确保网带在热弯机内平稳运行。变频电机提供整个传送系统的动力,通过控制双离合器两端的离合来选择不同减速比的链轮链条副作为动力的传送通道,减速比为1:2和2:1分别对应系统空载测温速度20m/h和工艺速度1~5m/h,1~5m/h的变速调节则是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输出转速来实现,满足不同工件退火工艺时间不同的要求。工艺运行时网带速度根据工件需要退火工艺时间来设定,而设备在进行工艺运行前需要测定设备工艺温度曲线是否符合工艺需求,若采用工艺实际时间则严重浪费能耗和时间。为防止负载过大或者网带卡死的现象发生时,电机超负荷损坏,在主动辊轮安装设计时我们还增加了过载保护销,链轮夹在安装轮与定位轮保护销采用弹性压片压住,确保保护销不会从销孔中掉出,安装轮与主动辊采用键连接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变频调节控制网带的运动速度,同时还可以设置网带快速运动满足工艺运行前空载进行炉温曲线测试,节约生产时间和降低能耗;运行平稳、运行效率高,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达到了运动速度连续可调、空载快速测温的技术指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双离合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入口辊,2:机架,3:配重辊,4:左压紧辊,5:主动辊,6:链条,7:双离合变速机构,8:返回托辊,9:不锈钢网带,10:出口辊,11:右导向轴承机构,12:左导向轴承机构,13:右压紧辊,14:支撑辊,15:压紧弹簧;701:变频电机,702:上安装板,703:第一联轴器,704:第一机架,705:第一轴承座,706:左定位轮,707:左过载保护销,708:左压片,709:左安装轮,710:主动轴,711:左主动链轮,712:右压片,713:右安装轮,714:右主动链轮,715:右过载保护销,716:右定位轮,717:第二轴承座,718:第二机架,719:右链条,720:右从动链轮,721:双轴离合器,722:基座,723:左链条,724:第二联轴器,725:左从动链轮,726:第三机架,727:第三轴承座,728:从动轴,729:第四轴承座,730:第四机架,731:下安装板,732:减速器,733:第三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辊、机架、配重辊、左压紧辊、主动辊、链条、双离合变速机构、返回托辊、不锈钢网带、出口辊、右导向轴承机构、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压紧辊、支撑辊和压紧弹簧,所述入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入口辊靠近机架的左侧面,所述出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出口辊靠近机架的右侧面,所述双离合变速机构安装在机架内,所述主动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主动辊通过链条由双离合变速机构驱动,所述左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左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左侧,所述右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右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右侧,所述不锈钢网带安装在主动辊上且不锈钢网带依次通过配重辊、入口辊、支撑辊、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导向轴承机构、出口辊和返回托辊,所述支撑辊和返回托辊都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右导向轴承机构和左导向轴承机构都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压紧弹簧安装在机架内且压紧弹簧顶在左压紧辊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辊、机架、配重辊、左压紧辊、主动辊、链条、双离合变速机构、返回托辊、不锈钢网带、出口辊、右导向轴承机构、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压紧辊、支撑辊和压紧弹簧,所述入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入口辊靠近机架的左侧面,所述出口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且出口辊靠近机架的右侧面,所述双离合变速机构安装在机架内,所述主动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主动辊通过链条由双离合变速机构驱动,所述左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左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左侧,所述右压紧辊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且右压紧辊压在主动辊的右侧,所述不锈钢网带安装在主动辊上且不锈钢网带依次通过配重辊、入口辊、支撑辊、左导向轴承机构、右导向轴承机构、出口辊和返回托辊,所述支撑辊和返回托辊都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右导向轴承机构和左导向轴承机构都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压紧弹簧安装在机架内且压紧弹簧顶在左压紧辊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机构由变频电机、上安装板、第一联轴器、第一机架、第一轴承座、左定位轮、左过载保护销、左压片、左安装轮、主动轴、左主动链轮、右压片、右安装轮、右主动链轮、右过载保护销、右定位轮、第二轴承座、第二机架、右链条、右从动链轮、双轴离合器、基座、左链条、第二联轴器、左从动链轮、第三机架、第三轴承座、从动轴、第四轴承座、第四机架、下安装板、减速器和第三联轴器组成,所述变频电机安装在上安装板上且变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尊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