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源系统及储能电源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643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储能电源系统及储能电源车,其中,储能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直流电源并对储能电路进行充电;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用于第二直流电源并将直流电源发送到充电机电路;充电机电路,用于将第二直流充电接口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主控电路,用于控制储能电路充放电,以及控制充电机电路的电压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储能电源系统可以分别通过第一直流充电接口和第二直流充电接口与相应电压型号的充电桩连接给储能电源系统充电,解决了充电桩的充电局限性。

Energy storage power system and energy storage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a energy storage power car, in which the energy storage power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direct current charging interface, a second DC charging interface, a energy storage circuit, a charger circuit, a main control circuit and a DC discharge interface, and the first DC charging interface is used to receive the first DC power supply and to the energy storage circuit. The second DC charging interface is used for the second DC power supply and the DC power supply to the charger circuit. The charger circuit is used to convert the second DC power supply output from the second DC charging interface, and output the first DC power supply;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the energy storage circuit, and the main control circuit is used to control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of the energy storage circuit. Control the voltage conversion of the charger circuit. The energy storage power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energy storage power system by the first direct current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second DC charging interfa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rging pile of the corresponding voltage model, and the charging limitation of the charging pile can be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电源系统及储能电源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电源系统及储能电源车。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完成了电动轿车、电动中型客车和电动大型客车的开发工作。电动汽车充电桩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发展电动汽车所必须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支撑系统,现有的充电桩由于位置关系,无法移动,对于许多电动汽车而言,无法及时的进行充电,所以储能电源车应运而生,电动汽车在需要充电时可以找到就近的储能电源车进行充电。储能电源车一般具备直流充电接口、交流充电接口和直流放电接口,直流充电接口可接受750V的电压充电,遇到DC200V-500V充电桩,因为电压不匹配无法为储能电源车自身充电,所以DC200-500V充电桩存在充电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电源系统,旨在对充电桩输出的电源进行升压转换,解决充电桩的充电局限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储能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信号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一充电桩或所述直流放电接口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以及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二充电桩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以及将第二直流电源发送到所述充电机电路;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电源系统充电时存储电能及放电时释放电能;所述充电机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到所述直流放电接口;所述主控电路,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储能电路及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升压转换;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机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并将第一直流电源输送给第一直流充电接口。优选地,所述储能电源系统还包括交流充电接口,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三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输出给所述充电机电路。优选地,所述储能电路包括储能电池组、BMS单元、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放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端口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第二信号端连接,其连接节点为所述储能电路的信号端;所述BMS单元用于管理储能电池组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及所述第二开关电气互锁。优选地,所述充电机电路包括充电机、充电机控制单元及电压输出单元;所述充电机的电源输出端为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充电机的受控端与所述充电机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的电源输出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充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互连,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的电源输入端为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充电机控制单元的信号端为所述充电机电路的信号端;所述充电机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直流电源升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源,所述充电机控制单元用于与所述主控电路进行信号通信,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模拟电池电压到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母线,以使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第二直流电源成功输入。优选地,所述电压输出单元包括DC/DC单元、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所述DC/DC单元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互连,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为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三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二控制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三开关电气互锁。优选地,所述主控电路包括CAN控制器,所述CAN控制器的信号接口为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端,所述CAN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BMS单元、储能电池组及充电机控制单元进行数据通信,以及通过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的关断和闭合。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储能电源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储能电源系统,其中,所述储能电源系统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信号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一充电桩或所述直流放电接口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以及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二充电桩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以及将第二直流电源发送到所述充电机电路;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电源系统充电时存储电能及放电时释放电能;所述充电机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到所述直流放电接口;所述主控电路,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储能电路及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升压转换;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机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并将第一直流电源输送给第一直流充电接口。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组成储能电源系统,储能电源系统可通过第一直流充电接口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给储能电源系统的电池组进行充电,还可通过充电机电路将第二直流充电接口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给储能电源系统充电。解决了充电桩的充电局限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储能电源系统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储能电源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直流充电接口K3第三开关200第二直流充电接口K4第四开关300储能电路310储能电池组400充电机电路320BMS单元500主控电路410充电机控制单元600直流放电接口420充电机700交流充电接口430电压输出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储能电源系统及储能电源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信号端、所述充电机电路的信号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端互连,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一充电桩或所述直流放电接口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以及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二充电桩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以及将第二直流电源发送到所述充电机电路;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电源系统充电时存储电能及放电时释放电能;所述充电机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到所述直流放电接口;所述主控电路,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储能电路及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升压转换;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机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并将第一直流电源输送给第一直流充电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第二直流充电接口、储能电路、充电机电路、主控电路及直流放电接口;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路的信号端、所述充电机电路的信号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信号端互连,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二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一充电桩或所述直流放电接口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以及对所述储能电路进行充电;所述第二直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第二充电桩输出的第二直流电源,以及将第二直流电源发送到所述充电机电路;所述储能电路,用于储能电源系统充电时存储电能及放电时释放电能;所述充电机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直流电源进行升压转换,并输出第一直流电源到所述直流放电接口;所述主控电路,用于通过CAN总线与所述储能电路及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通信,以及控制所述充电机电路进行升压转换;所述直流放电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充电机电路输出的第一直流电源,并将第一直流电源输送给第一直流充电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源系统还包括交流充电接口,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的电源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电路的第三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输出给所述充电机电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路包括储能电池组、BMS单元、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放电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为所述储能电路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充电端口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储能电池组的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BMS单元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受控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易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