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素圈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276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气压道、塑胶软管、出气架、活动柱、玻璃罩、球体、智能调节输送装置,防护罩位于塑胶软管的前表面并且与塑胶软管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塑胶软管内嵌入活动柱的内部并且与活动柱契合连接在一起,出气架垂直与活动柱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活动柱组成一体化结构,玻璃罩相互平行垂直连接与固定柱的下侧表面,球体位于玻璃罩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可以达到呼吸训练装置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群的人进行有效的调节,并且可以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的密封,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与安全的目的。

A vital capacity training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ung capacity training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protective cover, a pneumatic duct, a plastic hose, a gas outlet, a movable column, a glass cover, a ball, an intelligent regulating conveying device.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plastic hos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astic hose, and the plastic hose is embedd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movable column and connected to the movable column, the outlet fram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ovable column and is composed of the movable column. The glass cover is connected vertically and vertically to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ed column. The ball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glass cover, and the breathing training can be achieved. The device can make the device be able to adjust eff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can seal the device in the case of no use,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device more perfect and sa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属于呼吸内科领域。
技术介绍
医学科属。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等。内科问诊呼吸内科:包括的疾病有感冒、肺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哮喘、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慢性支气管炎、气胸、肺脓肿、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疾病。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呼吸家吸气训练器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使用者透过吸气训练器吸气时需费力去抵抗训练器设定的阻抗,以增加吸气肌力,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红十字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但现有技术的呼吸训练装置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群的人进行有效的调节,并且无法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的密封,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与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以解决呼吸训练装置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年龄群的人进行有效的调节,并且无法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的密封,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完善与安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气压道、塑胶软管、出气架、活动柱、玻璃罩、球体、智能调节输送装置,所述防护罩位于塑胶软管的前表面并且与塑胶软管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塑胶软管内嵌入活动柱的内部并且与活动柱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架垂直与活动柱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活动柱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玻璃罩相互平行垂直连接与固定柱的下侧表面,所述球体位于玻璃罩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气压管垂直于固定柱下表面的前端同时与固定柱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位于玻璃罩的下侧表面同时与玻璃罩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设有限位卡动装置、手动调节装置、动力调节装置、动力分流装置、齿轮传输装置、气体输送装置、气体调节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设于设备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并且与设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气体调节装置垂直内嵌入气体输送装置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传输装置设于气体调节装置的右侧表面同时与气体调节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分流装置位于齿轮传输装置的右侧表面同时两者啮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调节装置活动安装在动力分流装置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卡动装置垂直嵌入气体输送装置的内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手动调节装置啮合安装在限位卡动装置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动装置设有活动架、限位框架、密封板、转动轮、凸轮、接合架、固定柱,所述活动架设于固定柱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柱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相互平行同时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架位于活动架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凸轮与转动轮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通过轴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轮设于限位框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设于限位框架的前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与手动调节装置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手动调节装置设有输送带、齿轮轴、活动架、转动盘、轴承、齿轮组、输送轮,所述齿轮轴垂直与齿轮组的下表明表面两者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包裹着输送轮的外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组的外侧表面设有轴承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设于齿轮组的右侧表面同时与齿轮组焊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动盘的右侧表面,所述输送带包裹着转动轮的外侧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调节装置设有平衡架、压动杆、旋转轮、卡位架、滑槽杆、啮合轮、轴承座、把手杆、位移块,所述把手杆垂直嵌入轴承座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轴承座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啮合安装在旋转轮的左侧表面,所述卡位架与旋转轮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卡位架契合安装在滑槽杆的内侧面并且与滑槽杆机械连接,所述位移块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活动安装在压动杆的外侧表面同时与压动杆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平衡架垂直于压动杆的下侧表面同时与压动杆机械连接,所述平衡架与动力分流装置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分流装置设有主动轴、十字杆、配合齿轮、齿轮架、十字配合块、齿轮、从动轮、主动电机,所述主动轴垂直嵌入主动电机的内侧表面并且与主动电机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十字杆垂直连接在主动轴的上方表面两者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十字配合块包裹着十字杆的外侧表面两则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齿轮相互平行活动安装在十字杆的上下两端面,所述从动轮垂直与配合齿轮上表面的左侧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位于从动轮的上表面并且与其啮合在一起,所述齿轮架安装在十字杆的上表面同时与十字杆机械连接,所述齿轮架与齿轮传输装置活动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输装置设有伸缩杆、弹簧、电磁铁、连接电线、锥齿轮、皮带、输出轮、中转轮,所述锥齿轮垂直安装在伸缩杆的上侧表面同时与伸缩杆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锥齿轮与齿轮架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弹簧包裹着伸缩杆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电线与电磁铁电连接,所述输出轮与锥齿轮的左侧表面啮合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中转轮与输出轮通过位于两者外侧表面的皮带活动连接组成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输送装置设有输出架、塑胶管、分隔架、机械套、主管道、螺纹套、气管道,所述塑料管相互平行设于主管道的左右两侧并且通过两者相互垂直与输出架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分隔架设于输出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塑料管通过位于其上表面的机械套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并且与机械套配合连接,所述主管道设于分隔架的上侧表面并且通过螺纹套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气管道垂直与输出架的下侧表面两者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调节装置设有单轴管、螺纹杆、调节支架、螺纹套管、二轴管、三轴管、安装座,所述单轴管、双轴管和三轴管上下平行并且由上往下排列固定安装在调节支架的左侧表面两者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套管通过焊接安装在调节支架的右侧表面并且与调节支架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内嵌入螺纹套管的内侧面同时与螺纹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侧表面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螺纹杆。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先使得设备通电后,然后将防护罩放置在脸上然后吹气并且内部通过气压管进入后在进入塑料软管最后进入主管道的内部,在需要进行调节时,主动电机通电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使得前方的主动轴转动后并且主动轴转动的动力能够为十字杆的旋转利用有效的动力,并且十字配合块在十字杆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跟随着转动,而配合齿轮并不能在十字杆转动下转动,在训练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多个玻璃罩进行训练,这样就可以不用调节,而需要两个的话,先利用把手杆正向转动,来为下方的啮合轮旋转提供一定的动力,并且在卡位架的转动卡位下可以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1)、气压道(2)、塑胶软管(3)、出气架(4)、活动柱(5)、玻璃罩(6)、球体(7)、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所述防护罩(1)位于塑胶软管(3)的前表面并且与塑胶软管(3)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塑胶软管(3)内嵌入活动柱(5)的内部并且与活动柱(5)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架(4)垂直与活动柱(5)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活动柱(5)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玻璃罩(6)相互平行垂直连接与固定柱(5)的下侧表面,所述球体(7)位于玻璃罩(6)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管(2)垂直于固定柱(5)下表面的前端同时与固定柱(5)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位于玻璃罩(6)的下侧表面同时与玻璃罩(6)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设有限位卡动装置(81)、手动调节装置(82)、动力调节装置(83)、动力分流装置(84)、齿轮传输装置(85)、气体输送装置(86)、气体调节装置(87);所述气体输送装置(86)设于设备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并且与设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气体调节装置(87)垂直内嵌入气体输送装置(86)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传输装置(85)设于气体调节装置(87)的右侧表面同时与气体调节装置(8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分流装置(84)位于齿轮传输装置(85)的右侧表面同时两者啮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调节装置(83)活动安装在动力分流装置(84)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卡动装置(81)垂直嵌入气体输送装置(86)的内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手动调节装置(82)啮合安装在限位卡动装置(81)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1)、气压道(2)、塑胶软管(3)、出气架(4)、活动柱(5)、玻璃罩(6)、球体(7)、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所述防护罩(1)位于塑胶软管(3)的前表面并且与塑胶软管(3)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塑胶软管(3)内嵌入活动柱(5)的内部并且与活动柱(5)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气架(4)垂直与活动柱(5)的上侧表面并且与活动柱(5)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玻璃罩(6)相互平行垂直连接与固定柱(5)的下侧表面,所述球体(7)位于玻璃罩(6)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管(2)垂直于固定柱(5)下表面的前端同时与固定柱(5)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位于玻璃罩(6)的下侧表面同时与玻璃罩(6)契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智能调节输送装置(8)设有限位卡动装置(81)、手动调节装置(82)、动力调节装置(83)、动力分流装置(84)、齿轮传输装置(85)、气体输送装置(86)、气体调节装置(87);所述气体输送装置(86)设于设备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并且与设备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气体调节装置(87)垂直内嵌入气体输送装置(86)的内侧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传输装置(85)设于气体调节装置(87)的右侧表面同时与气体调节装置(8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分流装置(84)位于齿轮传输装置(85)的右侧表面同时两者啮合在一起,所述动力调节装置(83)活动安装在动力分流装置(84)的右侧表面两者机械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卡动装置(81)垂直嵌入气体输送装置(86)的内侧表面同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手动调节装置(82)啮合安装在限位卡动装置(81)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动装置(81)设有活动架(811)、限位框架(812)、密封板(813)、转动轮(814)、凸轮(815)、接合架(816)、固定柱(817),所述活动架(811)设于固定柱(817)的前表面同时与固定柱(817)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811)相互平行同时通过位于其中央的接合架(816)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框架(812)位于活动架(811)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凸轮(815)与转动轮(814)为同心圆结构并且两者通过轴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凸轮(815)设于限位框架(812)的内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板(813)设于限位框架(812)的前表面两者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814)与手动调节装置(82)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调节装置(82)设有输送带(821)、齿轮轴(822)、活动架(823)、转动盘(824)、轴承(825)、齿轮组(826)、输送轮(827),所述齿轮轴(822)垂直与齿轮组(826)的下表明表面两者啮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带(821)包裹着输送轮(827)的外侧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轮组(826)的外侧表面设有轴承(825)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转动盘(824)设于齿轮组(826)的右侧表面同时与齿轮组(826)焊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823)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转动盘(824)的右侧表面,所述输送带(821)包裹着转动轮(814)的外侧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调节装置(83)设有平衡架(831)、压动杆(832)、旋转轮(833)、卡位架(834)、滑槽杆(835)、啮合轮(836)、轴承座(837)、把手杆(838)、位移块(839),所述把手杆(838)垂直嵌入轴承座(837)的内侧表面并且与轴承座(837)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啮合轮(836)啮合安装在旋转轮(833)的左侧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素圈
申请(专利权)人:何素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