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6010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植株选择、冷藏处理、消毒处理、切割、催芽处理、膨大处理、仔球移栽土壤管理等步骤;其中对海棠大种球在进行切割处理前首先进行冷藏处理,对于提高繁殖系数、培育壮苗均有显著效果;在分化出来的海棠小鳞片上涂抹水溶性硼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来促使鳞片的分化,大大缩短了的时间,比传统的方法可以节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病虫害,从而降低了人力和财力。

The cultivation method of a breed of Begoni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for breeding Begonia, and the concrete steps include plant selection, cold storage, disinfection treatment, cutting, germination treatment, expansion treatment, soil management, and so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differentiated Chinese Begonia small scales with water-soluble boron and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solution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cales, greatly shorten the time,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can save more than a month, improve soil fertility, reduc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s, thus reducing human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卉苗木种植
,尤其是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海棠花是我国的著名观赏花卉品种之一,花瓣多呈白色或者粉红色,多使用于城市绿化、园林种植和盆栽养殖,然后海棠花往往因为树枝疯长徒长而造成花蕾养分不够而影响了其观赏价值,不利于种植和观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海棠鳞片快速繁殖海棠的方法,能够在节约海棠资源的同时短时间内繁育海棠,达到快速、高效、科学化土壤管理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度高、生活力强、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大海棠种球,利用1.0~2.0%的氢氧化钾、0.3~0.8%胺态氮、300~500mg/L水溶性硼、350~450mg/L乙醇溶液处理以解除海棠的休眠;(2)冷藏处理:将海棠种球与河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膨润土填充,湿度60%左右,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30天;(3)消毒处理: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20%的四水硝酸钙浸泡种球20~30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海棠的鳞片和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5%次苯丙氨酸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2次;最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4次;(4)切割:将处理完的海棠鳞茎首先去除鳞片上部,大约占整个鳞茎的1/3,然后把中部和下部的鳞茎纵向切成15块切块,再将每块切块纵切成带有3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小块;(5)催芽处理:将培养基质利用60~80%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喷洒消毒,药液以深入基质1-2cm为宜,控制基质水份含量为65%;将基质把鳞片切片进行包埋,于25℃且黑暗条件下催芽2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份含量在50~7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在海棠鳞片上分化出小鳞片;(6)膨大处理:在分化出来的小鳞片上涂抹300~500mg/L水溶性硼和350~450mg/L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鳞片的分化,当分化出来的小鳞片达到85%以上后,继续在温度为25℃的黑暗环境中,进行鳞片膨大处理3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分含量为50~7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逐渐形成海棠仔球;(7)仔球移栽:将长成的仔球在高锰酸钾0.1%药液中消毒10~20min然后进行移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培养基质包括腐殖土、草木灰、膨润土、活性炭,四者的比例为3:2: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对海棠大种球在进行切割处理前首先进行冷藏处理,对于提高繁殖系数、培育壮苗、提高土壤肥力、减低病虫害均有显著效果。(2)对海棠进行鳞片切割处理来繁育仔球,可以大大节约海棠资源,从而大大降低栽培成本。(3)在分化出来的海棠小鳞片上涂抹水溶性硼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来促使鳞片的分化,大大缩短了的时间,比传统的方法可以节约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而降低了人力和财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度高、生活力强、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大海棠种球,利用1.5%的氢氧化钾、0.3%胺态氮、450mg/L水溶性硼、400mg/L乙醇溶液处理以解除海棠的休眠;(2)冷藏处理:将海棠种球与河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膨润土填充,湿度60%左右,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30天;(3)消毒处理: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5%的四水硝酸钙浸泡种球20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海棠的鳞片和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5%次苯丙氨酸溶液消毒20min,无菌水冲洗2次;最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次;(4)切割:将处理完的海棠鳞茎首先去除鳞片上部,大约占整个鳞茎的1/3,然后把中部和下部的鳞茎纵向切成15块切块,再将每块切块纵切成带有3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小块;(5)催芽处理:将培养基质(腐殖土:草木灰:膨润土:活性炭为3:2:1:1)利用75%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喷洒消毒,药液以深入基质1-2cm为宜,控制基质水份含量为65%;将基质把鳞片切片进行包埋,于25℃且黑暗条件下催芽2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份含量在60%,空气湿度控制在70%,在海棠鳞片上分化出小鳞片;(6)膨大处理:在分化出来的小鳞片上涂抹400mg/L水溶性硼和350mg/L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鳞片的分化,当分化出来的小鳞片达到85%以上后,继续在温度为25℃的黑暗环境中,进行鳞片膨大处理3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分含量为55%,空气湿度控制在70%,逐渐形成海棠仔球;(7)仔球移栽:将长成的仔球在高锰酸钾0.1%药液中消毒15min然后进行移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实施例2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度高、生活力强、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大海棠种球,利用2.0%的氢氧化钾、0.8%胺态氮、500mg/L水溶性硼、350mg/L乙醇溶液处理以解除海棠的休眠;(2)冷藏处理:将海棠种球与河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膨润土填充,湿度60%左右,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30天;(3)消毒处理: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5%的四水硝酸钙浸泡种球30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海棠的鳞片和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5%次苯丙氨酸溶液消毒20min,无菌水冲洗2次;最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次;(4)切割:将处理完的海棠鳞茎首先去除鳞片上部,大约占整个鳞茎的1/3,然后把中部和下部的鳞茎纵向切成15块切块,再将每块切块纵切成带有3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小块;(5)催芽处理:将培养基质(腐殖土:草木灰:膨润土:活性炭为3:2:1:1)利用70%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喷洒消毒,药液以深入基质1-2cm为宜,控制基质水份含量为65%;将基质把鳞片切片进行包埋,于25℃且黑暗条件下催芽2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份含量在65%,空气湿度控制在80%,在海棠鳞片上分化出小鳞片;(6)膨大处理:在分化出来的小鳞片上涂抹400mg/L水溶性硼和450mg/L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鳞片的分化,当分化出来的小鳞片达到85%以上后,继续在温度为25℃的黑暗环境中,进行鳞片膨大处理3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分含量为65%,空气湿度控制在60%,逐渐形成海棠仔球;(7)仔球移栽:将长成的仔球在高锰酸钾0.1%药液中消毒20min然后进行移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度高、生活力强、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大海棠种球,利用1.0~2.0%的氢氧化钾、0.3~0.8%胺态氮 、300~500mg/L水溶性硼、350~450mg/L乙醇溶液处理以解除海棠的休眠;(2)冷藏处理:将海棠种球与河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膨润土填充,湿度60%左右,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30天;(3)消毒处理: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20%的四水硝酸钙浸泡种球20~30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海棠的鳞片和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5%次苯丙氨酸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2次;最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4次;(4)切割:将处理完的海棠鳞茎首先去除鳞片上部,大约占整个鳞茎的1/3,然后把中部和下部的鳞茎纵向切成15块切块,再将每块切块纵切成带有3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小块;(5)催芽处理:将培养基质利用60~80%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喷洒消毒,药液以深入基质1‑2cm为宜,控制基质水份含量为65%;将基质把鳞片切片进行包埋,于25℃且黑暗条件下催芽2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份含量在50~7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在海棠鳞片上分化出小鳞片;(6)膨大处理:在分化出来的小鳞片上涂抹300~500mg/L水溶性硼和350~450mg/L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鳞片的分化,当分化出来的小鳞片达到85%以上后,继续在温度为25℃的黑暗环境中,进行鳞片膨大处理30天,期间保持基质水分含量为50~70%,空气湿度控制在60~80%,逐渐形成海棠仔球;(7)仔球移栽:将长成的仔球在高锰酸钾0.1%药液中消毒10~20min然后进行移栽,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繁殖海棠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新鲜度高、生活力强、生长良好、长势一致的大海棠种球,利用1.0~2.0%的氢氧化钾、0.3~0.8%胺态氮、300~500mg/L水溶性硼、350~450mg/L乙醇溶液处理以解除海棠的休眠;(2)冷藏处理:将海棠种球与河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膨润土填充,湿度60%左右,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30天;(3)消毒处理: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球首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20%的四水硝酸钙浸泡种球20~30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将海棠的鳞片和茎段分离,挑选无病斑的材料,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5%次苯丙氨酸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2次;最后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10~20min,无菌水冲洗4次;(4)切割:将处理完的海棠鳞茎首先去除鳞片上部,大约占整个鳞茎的1/3,然后把中部和下部的鳞茎纵向切成15块切块,再将每块切块纵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山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天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