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883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31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装置本体上侧安装有育婴室,所述育婴室一侧安装有扶手,所述育婴室底端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贯穿连接,所述气泵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料,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一侧通过进气管与育婴室连接,所述育婴室一侧设置有操作窗,所述育婴室内部底端设置有护垫,所述育婴室一侧设置有探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装置能够通过探测装置对育婴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控制质量进行监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整,负离子发生器能够产生负离子,通过空气带入育婴室内部,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且能够改善内部空气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259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这一定义不考虑体重,其中,孕周不满32足周者称极早产儿。绝大多数早产儿出生体重均低下,由于早产儿自身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一些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达12.7%~20.8%,远高于足月儿,早产儿很怕冷比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所有要放在育婴器内部,现有的育婴器一般只能进行恒温设定,缺少对内部湿度。空气质量的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育婴器一般只能进行恒温设定,缺少对内部湿度。空气质量的掌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四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电力输入导线,所述装置本体上侧安装有育婴室,所述育婴室上侧通过连接片与上盖旋转连接,所述上盖通过卡件与育婴室固定连接,所述育婴室上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育婴室一侧安装有扶手,所述育婴室底端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贯穿连接,所述气泵通过导气管与空气过滤装置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内部设置有过滤料,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一侧通过进气管与育婴室连接,所述育婴室一侧设置有操作窗,所述育婴室内部底端设置有护垫,所述育婴室一侧设置有探测装置。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底端内部设置有电力转换器,所述电力转换器输入端与蓄电池和电力输入导线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位于空气过滤装置内部。优选的,所述育婴室内部设置有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为红外线摄像头。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转轴与育婴室。优选的,所述探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空气质量探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该装置能够通过探测装置对育婴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控制质量进行监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电力转换器能够对电力输入电力进行转换,当外部电源无法进行供应时,通过蓄电池对装置本体进行供电,能够保证装置本体的正常使用,监控装置红外线摄像头,能够在对早产儿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对其体表的温度进行监控,负离子发生器能够产生负离子,通过空气带入育婴室内部,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且能够改善内部空气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育婴室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本体;2-卡件;3-育婴室;4-气泵;5-导气管;6-进气管;7-电力转换器;8-蓄电池;9-底座;10-上盖;11-连接片;12-照明灯;13-扶手;14-支架;15-空气过滤装置;16-过滤料;17-负离子发生器;18-电力输入导线;19-万向轮;20-操作窗;21-监控装置;22-探测装置;23-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底端安装有底座9,能够进行盛放,底座9底端四周设置有万向轮19,能够对装置本体进行移动,底座9上侧安装有蓄电池8,蓄电池8一侧设置有电力输入导线18,能够进行储存电力和电力输入,装置本体1上侧安装有育婴室3,能够进行育婴,育婴室3上侧通过连接片11与上盖10旋转连接,能够旋转上盖10,上盖10通过卡件2与育婴室3固定连接,能够关闭上盖,育婴室3上侧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上侧设置有照明灯12,能够对装置本体1进行照射,育婴室3一侧安装有扶手13,能够方便对装置本体1进行移动,育婴室3底端通过导气管5与气泵4贯穿连接,能够进行导气,气泵4通过导气管5与空气过滤装置15连接,能够对内部空气进行过滤,空气过滤装置15内部设置有过滤料16,能够过滤空气,空气过滤装置15一侧通过进气管6与育婴室3连接,能够进行空气导入,育婴室3一侧设置有操作窗20,方便柜婴儿进行护理,育婴室3内部底端设置有护垫23,能够进行防护,育婴室3一侧设置有探测装置22,能够对内部环境进行探测,装置本体1底端内部设置有电力转换器7,电力转换器7输入端与蓄电池8和电力输入导线18输入端电性连接,能够进行电力转换使用,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17,负离子发生器17位于空气过滤装置15内部,能够产生负离子,育婴室3内部设置有监控装置21,监控装置21为红外线摄像头,能够对婴儿进行监控,支架14通过转轴与育婴室3,探测装置22内部设置有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和空气质量探测器,能够对内部环境进行多重监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早产儿放置在护垫23上侧,关闭上盖10,照明灯12能够模仿昼夜光照,监控装置21为红外线摄像头,能够在对早产儿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对其体表的温度进行监控,气泵4能够通过导气管5将育婴室3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通过过滤料16进行过滤,再通过进气管6导入育婴室3内部进行,负离子发生器17能够产生负离子,通过空气带入育婴室3内部,对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并且能够改善内部空气环境,通过探测装置22对育婴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控制质量进行监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电力转换器7能够对电力输入电力进行转换,当外部电源无法进行供应时,通过蓄电池8对装置本体1进行供电,能够保证装置本体1的正常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安装有底座(9),所述底座(9)底端四周设置有万向轮(19),所述底座(9)上侧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一侧设置有电力输入导线(18),所述装置本体(1)上侧安装有育婴室(3),所述育婴室(3)上侧通过连接片(11)与上盖(10)旋转连接,所述上盖(10)通过卡件(2)与育婴室(3)固定连接,所述育婴室(3)上侧安装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上侧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育婴室(3)一侧安装有扶手(13),所述育婴室(3)底端通过导气管(5)与气泵(4)贯穿连接,所述气泵(4)通过导气管(5)与空气过滤装置(15)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内部设置有过滤料(16),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一侧通过进气管(6)与育婴室(3)连接,所述育婴室(3)一侧设置有操作窗(20),所述育婴室(3)内部底端设置有护垫(23),所述育婴室(3)一侧设置有探测装置(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早产儿育婴器,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底端安装有底座(9),所述底座(9)底端四周设置有万向轮(19),所述底座(9)上侧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一侧设置有电力输入导线(18),所述装置本体(1)上侧安装有育婴室(3),所述育婴室(3)上侧通过连接片(11)与上盖(10)旋转连接,所述上盖(10)通过卡件(2)与育婴室(3)固定连接,所述育婴室(3)上侧安装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上侧设置有照明灯(12),所述育婴室(3)一侧安装有扶手(13),所述育婴室(3)底端通过导气管(5)与气泵(4)贯穿连接,所述气泵(4)通过导气管(5)与空气过滤装置(15)连接,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内部设置有过滤料(16),所述空气过滤装置(15)一侧通过进气管(6)与育婴室(3)连接,所述育婴室(3)一侧设置有操作窗(20),所述育婴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萍罗莉龙胜敏
申请(专利权)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