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哲信专利>正文

一种圆编机调整布厚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503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编针织机调整布厚的结构。现有针织机调整布厚装置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纱环磨损或磨断,且由于上下针准心度、平面度须调整,既费时又麻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一可调下针升降的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的可调升降结构和一适用于双面圆编机调下针升降的下针筒结构。既不磨损或磨断纱线,又能快速有效地调整布厚。(*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圆编机的调整布厚的结构,它能方便调变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的上下,使上下针距可调,达到调整布厚的目的。传统双面圆编针织机是以调变上针筒上下,使上针对下针的距离改变以改变纱环长短,达到调整布厚的目的。该针织机若以可调升降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来拉开下针对上针的距离,是不可行的。因为当相邻各针是平针时,各针勾着纱环同时深入下针筒的针沟内时,各针沟分隔壁顶面如刀刃般将相邻纱环切断。为避免将纱环切断,则传统双面圆编针织机采用调变上针筒上下的方式来调整布厚,但是结构复杂,同时层次调变后往往使上、下针筒的轴心线及水平度不一,影响机器运作和织布质量,同时制布成本也大大提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单面或双面圆编针织机的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提供一可调升降的装置,以达调整布厚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适用于双面圆编机调下针升降的下针筒结构,以达调整布厚目的。本技术的可调下针升降的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置于一底盘,该底盘含一内圈部分及一外圈部分以螺纹相互锁合之,螺纹锁合是指该底盘内圈部分外周呈齿轮状而齿冠顶面有螺纹与底盘外圈部分的内周面螺纹吻合,设置在底盘外圈部分上的另一小齿轮与底盘内圈部分的齿轮契合,因而转动该小齿轮可使底盘内圈对底盘外圈旋转并上下。针织机的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以固定滑杆垂直定于该底盘的外圈上,受该底盘的内圈承载而随之上下。本技术为配合利用上述装置,对双面圆编针织机的下圈针筒的针沟分隔壁顶面部分各作一特殊缺刻或陷凹部位,针筒顶面外周呈光滑弧面,使各针将纱环勾于针沟内,不至于切断纱,释放纱环时也不会磨损或磨断纱线。本技术提供了一单面或双面圆编针织机,其能方便地调变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上下,使整圈纱环变长或变短,快速有效地调整布厚;本技术简化了双面圆编机上针筒结构,使其省去调变上针筒升降的构件,节省了制造成本。因此,本技术避免了传统双面圆编针织机以调节上针筒升降方式来调整布厚,导致下针筒精确度失真,大大减少了工作困难。附图说明图1表示一双面圆编针织机由一上针部分组合体2及一下针部分组合体1构成图。上针部分组合体2及其上下调变螺母3承载于上大盘5上,而下针部分组合体1及其底盘9承载于下大盘7上。上大盘5与下大盘7以支柱6联结。图2是本技术下针部分透视图,具有一针筒部分12含改良的针沟壁顶面121及123,及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含下针导针槽块111、固定圈11及固定圈座110),及一底盘9含内圈部分92及外圈部分91相接周面以螺纹91t及92t相互锁合之。内圈部分之外周且呈齿轮状92g,受一小齿轮93驱转。固定滑杆19贯穿固定圈座110及底盘之外圈部分91,致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只随底盘内圈部分92上下,不随旋转。图3是本技术图2的针筒12顶端部分的放大透视圈,含针沟分隔壁121及其顶面缺刻部位123,防纱环抹损的弧面光滑部位122。图4是本技术相关部分的剖示圈,表示上针2N不动,下针1N对其作上下调整。主要是底盘内圈部分92对底盘外圈部分91旋转上升,致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处最高点(D1),平针状态时,下织针1N的顶端勾部恰在针筒12顶端,也是下织针1N与上织针2N相距最近。针沟分隔壁121顶端具一缺刻123及弧面光滑部位122。图5是本技术相关部分的剖示图,与图4相反,底盘内圈部分92对底盘外圈部分91旋转下降,致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处最低点(D2),平针状态时,下织针1N之顶端勾部进入针沟内(或针筒顶面下方),也是下织针1N与上织针2N相距最远。注意,针沟分隔壁顶面缺刻部位具有二实施例,圆框放大图内分别表示123及123’。实施例(结合传统圆编机叙述)传统双面圆编针织机,如图1,大体由一上针部分组合体2及一下针部分组合体1构成。上针部分组合本2及其上下调变螺母3承载于上大盘5上,而下针部分组合体1及其底盘9承载于下大盘7上。上大盘5与下大盘7以支柱6联结,基柱8承载下大盘7。为方便说明图1,左剖图的上针部分组合体2以一剖示线表示之,而下针部分组合体1以另一剖示线表示之。在图1,由右侧观之,上针部分组合体2具有一上大盘5,其中心装置一中轴套22及其下之一上针导针槽块固定座圈23。固定座圈23外周锁有上导针槽块固定圈块231。一整圈上导针槽块232锁在该定圈块231下方。中轴套22中心装置一可转动的中心轴21,中心轴最下端锁一上针筒固定座圈24,上针筒固定座圈外周上锁一针筒(此后称上针盘或针盘)241,上针盘上方贴近整圈之上导针槽块232。中心轴最上端锁有一大齿轮25,其外周齿轮部位26与下针部分的大齿轮部位131同受一齿轮杆(图上未绘出)所驱转。上述组成一上针部分组合体2。一中心螺母齿轮3环套在中轴套22的上方周围的螺纹上,该螺母齿轮3之外周齿轮受一齿轮杆4驱动旋转而能使中轴套22及所谓上针部分组合体2一体升降。上针部分组合体2的一体升降,带动针盘241及上针2N升降,因此调变上针2N与下针1N之相对距离。以织布来说,就是调变纱环的长度,形成布的厚薄。这是传统双面圆编针织机调节布厚的原理和机构。但其缺点很大。因为上针部分及下针部分的针筒是严格要求在同一轴心线及零度差之水平面运转。上下调变后的上针部分组合体2一般皆失去该准心度及平面度。重新校准它,是非常费时及麻烦的。本技术双面圆编针织机不采用调升或调降上针部分组合体2来改变上针2N对下针1N之相对距离。本技术则以调升或调降下针部分组合体1来改变下针1N对上针2N之相对距离,以调变纱环的长度。本技术调升或调降下针部分组合体1(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来改变下针1N对上针2N的相对距离,其优点在于,无论调升(调降)多少次下针部分组合体1,出厂前已校准的上针部分2及下针针筒12皆不会被动到,轴心丝及水平度皆如原先精准。因此只关调升或调降到针部分组合体1(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来改变下针1N对上针2N之相对距离,即可调变纱环的长度,改变布厚。如图2、3及4、5显示的是,不会将相邻纱环切断的本技术下针筒构造及调升或调降整个针导针槽块固定圈的本技术可调长(降)构造。如图4及5,不会将相邻纱环切断的体技术下针筒构造,在于针筒的针沟分隔壁121顶端。传统的针沟分隔壁顶端与针筒顶端是平齐的,而本技术针沟分隔壁顶端具有一凹刻123或凹陷123’。因传统的针沟分隔壁平齐的顶面有如刀刃,若将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予以调低下针入针筒,则当相邻各针处平针状况时,相邻各纱环同时勾入针沟内,将被针沟分隔壁平齐之顶面切断。而本技术的凹刻123或凹陷123'恰解决了该切断纱环的刀刃。此凹刻123或凹陷123’使下针1N的上端钩部深入针沟一定深度时,相邻针的上端钩部依然相通无阻,相邻各纱环同时勾入针沟内,则不会被切断。由图4、5及3可看到下针筒顶端外角122呈光滑弧面,这使己脱勾的纱环1p-r不会磨损或磨断。调升或调降整个下针导针槽块固定圈的本技术可调升(降)构造,则由图2、4及5可看到。下针导针槽块111面贴下针筒12而被锁定在下针导针槽块座11上,导针槽块座11更被锁定在针导针槽块座圈110上。因此,导针槽块111及针导针槽块座11及针导针槽机座圈110构成所谓本技术下针部分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编针织机调整布厚的结构,是一可调下针升降的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的调升降结构以及一适用于双面圆编机调下针升降的下针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针槽固定圈整体的可调升降结构是: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置于一底盘,该底盘是由一内圈部分及一外圈部分以螺纹相互锁合之,另一设置在底盘外圈部分上的小齿轮与底盘内圈部分的齿轮契合,导针槽块固定圈整体以固定滑杆垂直定于该底盘的外圈上;适用于双面圆编机调下针升降的下针筒结构是:下针筒的针沟分隔壁顶端有一缺刻或一陷凹部位,针筒顶面外周是光滑弧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哲信
申请(专利权)人:卢哲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