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静专利>正文

选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47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用选针器,用以控制横机针板上的织针自动完成收针动作,属于设在针织横机上的附属装置。它是由推针机构和拨针机构构成,所述的推针机构由推针、电磁铁以及用于驱使推针板、电磁铁左、右位移的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推针板固定在电磁铁上且与针槽内的织针针脚相对应,电磁铁连接在动力传动装置上,动力传动装置安装在前、后针板的前下方;所述的拨针机构由带斜面的拨叉、拨叉脚以及用于驱使拨叉、拨叉脚动作的驱动装置组成,拨叉枢置于机头底板上,拨叉脚延设在拨叉上并位于机头底板上相对应的拨叉槽内。优点:能自动完成收针动作,从而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用选针器,用以控制横机针板上的织针自动完成收针动作,属于设在针织横机上的附属装置。
技术介绍
选针器,在全自动电脑提花横编织机上早已被使用,但是现有的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全自动电脑提花横编织机上所用的选针器,由于它是针对收放针和自动提花等多重功能而设计的,因此,为了实现上述多重功能,其选针器的结构及控制系统非常复杂,致选针器的价格非常昂贵。这对市场上绝大多数没有提花而仅有收针要求的织物来讲,如果采用全自动电脑提花横编织机来进行编织、收针操作的话,由于其加工成本高,从经济上讲就不划算。如果选用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或其它的如手摇横机等来完成收针动作的话,由于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发现在上述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或手摇横机上安装有选针器,因此只能靠手工操作来完成收针动作,这种手工操作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选针器,它安装在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上,在针织横机的编织过程中能自动完成收针动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选针器,它是由推针机构和拨针机构构成,所述的推针机构由推针板38、电磁铁39以及用于驱使推针板38、电磁铁39左、右位移的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推针板38固定在电磁铁39上且与针槽内的织针针脚36相对应,电磁铁39连接在动力传动装置上,动力传动装置安装在前、后针板22、21的前下方;所述的拨针机构由带斜面41的拨叉8、拨叉脚42以及用于驱使拨叉8、拨叉脚42动作的驱动装置组成,拨叉8枢置于机头底板4上,拨叉脚42延设在拨叉8上并位于机头底板4上相对应的拨叉槽9内。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由螺杆母37、螺杆40、电机32组成,螺杆母37旋配在螺杆40上且与电磁铁39固定,螺杆40安装在前、后针板22、21的前下方,电机32与螺杆40的一端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由同步带/钢丝、滚轮和电机组成,同步带/钢丝套设在滚轮上且与电磁铁39固定,滚轮与电机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由电机、齿轮和齿条组成,电机与齿轮连接且与电磁铁39固定,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安装在前、后针板22、21的前下方。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由直线电机、导轨组成,直线电机安装在导轨上且与电磁铁39相固定,导轨安装在前、后针板22、21的前下方。本技术所述的电磁铁39、推针板38的数量可以是复数个,分别设在前、后针板22、21左、右两侧的动力传动装置上。本技术所述的设在前、后针板22、21左、右两侧的电磁铁39、推针板38可以是同步移动,也可以是不同步移动。本技术所述的拨针机构的驱动装置由拉簧6、带触脚12的电磁铁11和电磁铁座14组成,拉簧6的一端与机头底板4固定,另一端与拨叉8相固定,电磁铁11插入并固定在电磁铁座14上,其上的触脚12伸展至电磁铁座14外与拨叉8上的斜面41相对应,电磁铁座14固定在机头底板4上。本技术所述的拨针机构的驱动装置为一电机,电机直接与拨叉8传动连接。本技术所述的机头底板4分为前、后两块,所述的拨针机构有4套,分别设在前、后机头针板4的左、右两侧。本技术在应用于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上后,在电脑程序控制下通过选针能自动完成收针动作,从而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置在半自动电脑针织横机上的一应用实施例简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拨针机构中的电磁铁11、拨叉8、拨叉脚42在前机头底板4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中的推针板38、电磁铁39把针脚36推上工作区后的机头底板4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机头底板4上的脱线圈三角、接线圈三角由电磁铁驱动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申请人对下面的实施例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技术,但不应当用实施例来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见图1,本技术所述的推针机构由推针板38、电磁铁39以及用于驱使推针板38、电磁铁39左、右位移的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推针板38的宽度由针别粗细和织物收针要求决定,动力传动装置由螺杆母37、螺杆40、电机32组成,图中示意的一根螺杆40固设在前针板22前下方的右侧,螺杆40的一端连接有电机32,在螺杆40上配设有螺杆母37,螺杆母37通过固定板35与电磁铁39联结,电磁铁39与推针板38固定,推针板38平对着位于针板槽内的针脚36突出针板面的部分。该螺杆40既可以一直延伸至前针板22前下方的左侧,在左侧的螺杆上同样配设有螺杆母,螺杆母上固设有带推针板的电磁铁,推针板平对着位于针板槽内的针脚突出针板面的部分,这种设置方式,可使设在螺杆40左、右两侧的电磁铁39、推针板38实现同步位移;也可以在前针板22前下方的左侧机床上另外固设一根螺杆,这种设置方式,可使分别设在同侧的二根螺杆上的左、右两侧的电磁铁39、推针板38实现不同步位移。同样地,本技术在所述的后针板21前下方的左右两侧也固设有螺杆,在螺杆上均设置有带推针板的电磁铁,具体的设置方式同前针板上的设置方式相同,在这里不再赘及。另外,设在螺杆上的电磁铁、推针板的数量由织物收针要求决定(收边、收领),一般情况下,在前、后针板22、21前下方的左、右两侧各设置6对。本技术上面所述的针脚36在针槽内有一个上、下活动区域,上部为工作区,下部为非工作区,推针板38由电磁铁39送电而推动针脚36从非工作区进入工作区。在针脚36对应槽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前、后弹簧片织针16、17(前弹簧片织针16对应地位于前针板22的针槽内、后弹簧片织针17对应地位于后针板21的针槽内),前、后弹簧片织针16、17在前、后针板22、21内上、下活动,其中上部为其工作区,下部为其非工作。请继续见图1,本技术的拨针机构由带斜面41的拨叉8、拨叉脚42以及用于驱使拨叉8、拨叉脚42动作的驱动装置组成,该拨针机构有4套,分别设在前、后机头针板4的左、右两侧(图中仅示意了前机头针板4右侧部分的结构图)。其中拨叉8由螺丝轴7枢置于机头底板4的螺丝轴固定孔10上,拨叉脚42延设在拨叉8上,其宽度由针别粗细和织物收针要求决定,在机头底板4对应拨叉脚42处开设有拨叉槽9,当拨叉8转动时,带着拔叉脚42在拨叉槽9内转动。拨针机构的驱动装置由拉簧6、带触脚12的电磁铁11和电磁铁座14组成,拉簧6的一端固定在机头底板4的拉簧定位脚5上,另一端与拨叉8相固定,电磁铁11插入并由侧面的螺钉固定在电磁铁座14上,其触脚12伸展至电磁铁座14外与拨叉8上的斜面41相对应,并可将拨叉8锁定在非工作位,电磁铁座14由螺钉13固定在机头底板4的座脚15上。上述驱动装置还可以是电机,采用电机可直接用于驱使拨叉8及拨叉脚42转动。请继续参见图1,在前针板22侧部的床架23上安装有摇床机构,该机构包括步进电机28、主动轮26、一对丝杆座29、33、丝杆30、同步带轮25、同步带27、丝杆螺母31、连接板24、导条34,步进电机28固定在床架23的下部,主动轮26安装在步进电机28的输出轴上,一对丝杆座29、33固定在床架23的上方,丝杆30的两端枢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选针器,它是由推针机构和拨针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针机构由推针板(38)、电磁铁(39)以及用于驱使推针板(38)、电磁铁(39)左、右位移的动力传动装置组成,推针板(38)固定在电磁铁(39)上且与针槽内的织针针脚(36)相对应,电磁铁(39)连接在动力传动装置上,动力传动装置安装在前、后针板(22)、(21)的前下方;所述的拨针机构由带斜面(41)的拨叉(8)、拨叉脚(42)以及用于驱使拨叉(8)、拨叉脚(42)动作的驱动装置组成,拨叉(8)枢置于机头底板(4)上,拨叉脚(42)延设在拨叉(8)上并位于机头底板(4)上相对应的拨叉槽(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静
申请(专利权)人:范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