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陈好专利>正文

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539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由座体、调整座、滑移轴、转动体、弹簧、刻度盘及止挡座组成,从转动体的前方或后方插入不同规格的滑移轴,使同一台针织机可快速改装不同规格的传动菱角调整座,针织机上每一个微调装置都有相同规格的刻度盘,可快速调节传动菱角到最佳位置,或快速规零,使针织机的操作使用更为方便、实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传统的圆编机传动菱角的微调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由螺动单元1、调整钮2及帽盖3组成,其动作原理是通过旋转调整钮2使螺动单元1的螺杆5为轴向运动,用以带动鸠尾形调整座6,使固定在调整座6的传动菱角可作位移调节变化,这种传统装置,当转动调整钮2,使调整座6移动,完成微调后,因没有规零装置,操作使用不方便,如,在不同粗细规格或不同的芯纤编织操作时,一旦转动微调装置后,就不易分辨转幅,需要拆卸组件,重作传动菱角的位置调节,另外,传统的微调装置只能用于鸠尾梢形的单一种规格的调整座,斜面形调整座,因不能更换滑移组件而无法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使同一针织机可快速改装不同规格的传动菱角滑移座,还可快速调节传动菱角或快速规零,使针织机的安装和操作使用都很方便。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由座体、调整座、滑移轴、转动体、弹簧、刻度盘及止挡座组成,针织机上的传动菱角固定于调整座,滑移轴穿设在转动体的轴孔内,弹簧套设在转动体前端凸轴段外,并止抵在刻度盘的后方,用一个C形夹将刻度盘定位,止挡转动体在座体内定位的止挡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座体,转动体包括其后端面上设有配合钢球和弹簧的辐射状齿槽,转动体前端设有轴径较小的凸轴段,凸轴段的前端外缘设有外齿环及供C形夹夹持的夹槽,外齿环对应在刻度盘轴孔所设的内齿环,转动体的轴孔前端为六角形轴孔,与后端具有内螺纹的轴孔同轴连通,可分别从其后端穿设第一种滑移轴,也可以从其前端穿设第二种滑移轴,第一种滑移轴前端有一体连接的螺杆段,底缘设有供鸠尾形调整座的鸠尾梢卡合触接的缺槽,螺杆段从转动体后端旋入具有内螺纹的轴孔内,第二种滑移轴前端设有用于抵触在斜面形调整座斜向面的尖锥,尾端设有配合转动体前端六角形轴孔的六角面。本技术设计的具有凸轴段的转动体与刻度盘,能配合使用第一种滑移轴从后方插置组合,以应用于鸠尾形调整座,也可迅速更换使用第二种滑移轴,从前方插置组合,以应用于斜面形调整座,使同一微调装置能应用于不同规格的传动菱角调整座,另外设计具有刻度盘的规零系统,能统一织机上每一微调装置的调幅,简化操作,无论调幅大小都能一目了然,而且可快速规零,达到使针织机传动菱角的微调操作更加完善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图1为传统微调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传统微调装置结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于织机座体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转动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应用状态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应用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4、5所示,本技术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10,是在座体19上设置调整座11(13)、滑移轴12(14)、转动体15、弹簧16、刻度盘17及止挡座18组成,针织机上的传动菱角(图中未示)固定于调整座11(13),滑移轴12(14)穿设在转动体15的轴孔内,当转动体15转动时,可通过轴向滑移带动调整座11(13),弹簧16套设在转动体15前端凸轴段23外,并止抵在刻度盘17的后方,用一个C形夹31将刻度盘17定位,止挡转动体15在座体19内定位的止挡座18通过螺栓32固定于座体19,如图4、5、6所示,微调装置10的主要构件转动体15其后端面上设有辐射状齿槽20,在安装于座体19内部时,用于配合钢球21和弹簧22,使转动体15在转动时能有段落感,因此可由前端的刻度盘17显示出转幅刻度,转动体15前端设轴径较小的凸轴段23,凸轴段23的前端外缘设有外齿环24及夹槽25,外齿环24用于对应于刻度盘17轴孔所设的内齿环33,夹槽25供C形夹31夹持使刻度盘17定位,转动体15的轴孔26前端为六角形轴孔27,与后端具有内螺纹28的轴孔同轴连通,可分别从其后端穿设第一种滑移轴12,也可以从其前端穿设第二种滑移轴14,第一种滑移轴12前端有一体连接的螺杆段29,底缘设有供鸠尾形调整座11的鸠尾梢卡合触接的缺槽30,螺杆段29从转动体15后端旋入具有内螺纹28的轴孔26内,第二种滑移轴14前端设有用于抵触在斜面形调整座13斜向面35的尖锥34,尾端设有配合转动体15前端六角形轴孔27的六角面26。图4所示是本技术使用鸠尾形调整座11与第一滑移轴12的组合状态,其工作原理是,当欲作微调调整时,将六角形调整工具置入转动体15前端的六角形轴孔27内,旋转调节转动体15而使转动体15旋转运动,此时,因滑移轴12的螺杆段29与转动体15轴孔内螺纹28的相互作用。使滑移轴12可作轴向滑移,从而带动鸠尾形调整座11,使调整座11上的传动菱角变化位置,达到微调目的,当转动体15旋转运动时,座体19端面的刻度盘17因其内齿环33与转动体15前端外齿环24的相互作用,使刻度盘17同步旋转运动,利用止挡座18前端面的注记37,配合刻度盘17表面的刻度,可一目了然其微调的幅度,并能迅速规零。图8所示是本技术使用斜面形调整座13与第二种滑移轴14的组合状态,其工作原理是,欲作微调调整时,将六角形调整工具(或平头起子)置入转动体15前端的六角形轴孔27内(平头起子是配合一字形槽),旋转调节转动体15而使转动体15旋转运动,通过第二滑移轴14的轴向运动,推送斜面形调整座13滑移运动,使调整座13上的传动菱角变化其位置,达到微调目的,同理,当转动体15旋转运动时,座体19端面的刻度盘17也由于其内齿环33与转动体15前端外齿环24的相互作用,使刻度盘17同步旋转运动,利用止挡座18前端面的注记37,配合刻度盘17表面的刻度,可一目了然其微调的幅度,并能迅速规零。刻度盘17所显示的微调幅度与转动体15后端面辐射状齿槽20的数量有关,辐射状齿槽20越多,刻度盘17的每一刻度表示的微调幅度越小,传动菱角的位移也越精密,因此设计具有凸轴段的转动体15与刻度盘17,能配合使用第一种滑移轴12从后方插置组合,以应用于鸠尾形调整座11,也可迅速更换使用第二种滑移轴14,从前方插置组合,以应用于斜面形调整座12,使同一微调装置能应用于不同规格的传动菱角调整座,另外设计具有刻度盘的规零系统,能统一织机上每一微调装置的调幅,简化操作,无论调幅大小都能一目了然,而且可快速规零,达到使针织机传动菱角的微调操作更加完善的效果。本技术的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设计合理、实用,简化了操作,使用方便,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由座体、调整座、滑移轴、转动体、弹簧、刻度盘及止挡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织机上的传动菱角固定于调整座,滑移轴穿设在转动体的轴孔内,弹簧套设在转动体前端凸轴段外,并止抵在刻度盘的后方,用一个C形夹将刻度盘定位,止挡转动体在座体内定位的止挡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包括其后端面上设有配合钢球和弹簧的辐射状齿槽,转动体前端设有轴径较小的凸轴段,凸轴段的前端外缘设有外齿环及供C形夹夹持的夹槽,外齿环对应在刻度盘轴孔所设的内齿环,转动体的轴孔前端为六角形轴孔,与后端具有内螺纹的轴孔同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机传动菱角微调装置,由座体、调整座、滑移轴、转动体、弹簧、刻度盘及止挡座组成,其特征在于,针织机上的传动菱角固定于调整座,滑移轴穿设在转动体的轴孔内,弹簧套设在转动体前端凸轴段外,并止抵在刻度盘的后方,用一个C形夹将刻度盘定位,止挡转动体在座体内定位的止挡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座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陈好
申请(专利权)人:林陈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