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226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2‑1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5‑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15‑22%、天然石墨8‑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1.8%、聚氧化乙烯5‑8%、玻璃微珠1‑3%、聚丙烯酰胺0.05‑0.5%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650‑820℃的温度下加热0.5‑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大幅提高了稳定性和散热性能,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墨烯散热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液晶显示器给其带来的便利。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均设置有用于给芯片进行散热处理的芯片散热结构,以保证芯片的正常工作。“CN201210218303.1”公开了一种芯片散热结构,所述芯片散热结构设置于一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芯片散热结构包括:一金属散热件,紧邻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芯片,并与所述芯片接触;所述金属散热件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印刷电路板的一金属护盖连接,所述金属散热件垂直于所述金属护盖;所述金属散热件包括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芯片凸伸,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芯片形成面接触。该结构的金属散热件与金属护盖之间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易损坏,且仅采用金属散热的方式,过于单一,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大幅提高了稳定性和散热性能,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通用性强。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2-1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5-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15-22%、天然石墨8-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1.8%、聚氧化乙烯5-8%、玻璃微珠1-3%、聚丙烯酰胺0.05-0.5%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的加入量为混合液A的0.8-3.2wt%,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650-820℃的温度下加热0.5-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中,其所应用的液晶显示器芯片,包括芯片主体和散热结构,芯片主体上粘接固定一个散热框架,散热框架的截面为n形结构,散热框架的顶壁和侧壁边缘处均设有导边;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片和金属盖板,金属散热片底部设有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散热片的底部,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金属盖板的顶部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之间,并通过若干固定板加以固定,固定板压合设置在第一插片与金属散热片或者第二插片与金属散热片上,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第一契块穿过第一固定槽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二契块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二插接槽中,从而使金属散热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盖板上;金属散热片中设有石墨烯散热片,石墨烯散热片下方设有与其相通的调节腔,散热板自下而上穿过金属散热片可移动的设置在调节腔中,散热板的顶部设有挡环,挡环与调节腔间隙配合;金属散热片的底部设有两个卡扣,截面为L形结构的两个卡扣镜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的两侧;散热框架卡入式的设置在两个卡扣之间,且将散热板压入调节腔中与石墨烯散热片相接触。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中,卡扣上水平的设有调节螺栓,通过旋转调节螺栓将芯片主体顶紧进行二次固定。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中,散热板包括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内散热板的外壁上垂直的设有若干截面为矩形的支撑凸条,外散热板粘接固定在内散热板的外壁上,且内散热板的支撑凸条间隙配合的固定在外散热板上相对于的缓冲槽中,外散热板的底部对称的设有两个定位凸条,定位凸条插入式的设置在内散热板外壁上的定位凹槽中。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中,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均为圆台形结构,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的固定端的直径小于自由端的直径。上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中,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槽、之间以及固定板与金属盖板之间均分别通过焊接进行二次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芯片主体通过散热底座卡入式的固定在两个卡扣之间,并将散热板压至与石墨烯散热片贴合,大幅提高了稳定性和散热性能,拆卸更加方便,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分放大图。图4为散热板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附图标记芯片主体1、散热框架2、金属散热片3、金属盖板4、第一插片5、第二插片6、第一固定槽7、固定板8、第一契块9、第二契块10、石墨烯散热片11、调节腔12、散热板13、挡环14、卡扣15、调节螺栓16、外散热板17、内散热板18、支撑凸条19、定位凸条20。实施例一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5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16%、天然石墨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聚氧化乙烯7%、玻璃微珠2%、聚丙烯酰胺0.12%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的加入量为混合液A的2.5wt%,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720℃的温度下加热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实施例二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3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22%、天然石墨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聚氧化乙烯5%、玻璃微珠1%、聚丙烯酰胺0.23%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的加入量为混合液A的1.3wt%,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750℃的温度下加热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如图所示应用上述石墨烯散热片的液晶显示器芯片,包括芯片主体1和散热结构,芯片主体上粘接固定一个散热框架2,散热框架的截面为n形结构,散热框架的顶壁和侧壁边缘处均设有导边;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片3和金属盖板4,金属散热片底部设有第一插片5和第二插片6,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散热片的底部,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槽7,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金属盖板的顶部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之间,并通过若干固定板8加以固定,固定板压合设置在第一插片与金属散热片或者第二插片与金属散热片上,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契块9和第二契块10,第一契块穿过第一固定槽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一插接槽中,第二契块过盈配合的插入位于金属盖板上的第二插接槽中,从而使金属散热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盖板上;金属散热片中设有石墨烯散热片11,石墨烯散热片下方设有与其相通的调节腔12,散热板13自下而上穿过金属散热片可移动的设置在调节腔中,散热板的顶部设有挡环14,挡环与调节腔间隙配合;金属散热片的底部设有两个卡扣15,截面为L形结构的两个卡扣镜像的设置在第一通道的两侧;散热框架卡入式的设置在两个卡扣之间,且将散热板压入调节腔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特征为,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2‑1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5‑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15‑22%、天然石墨8‑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1.8%、聚氧化乙烯5‑8%、玻璃微珠1‑3%、聚丙烯酰胺0.05‑0.5%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的加入量为混合液A的0.8‑3.2wt%,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650‑820℃的温度下加热0.5‑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特征为,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厚度为0.2-1mm的聚酰亚胺板,在聚酰亚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贴合固定一张厚度为0.05-0.08mm的铜膜;(2)按重量百分比称取氮化硼15-22%、天然石墨8-1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1.8%、聚氧化乙烯5-8%、玻璃微珠1-3%、聚丙烯酰胺0.05-0.5%和丁酮余量作为原材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3)在混合液A中加入膨胀石墨,膨胀石墨的加入量为混合液A的0.8-3.2wt%,混合均匀后得到浆料;(4)将浆料均匀涂覆在铜膜上,在650-820℃的温度下加热0.5-2h即可得到石墨烯散热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芯片的石墨烯散热片,其特征为,其所应用的液晶显示器芯片,包括芯片主体和散热结构,芯片主体上粘接固定一个散热框架,散热框架的截面为n形结构,散热框架的顶壁和侧壁边缘处均设有导边;散热结构包括金属散热片和金属盖板,金属散热片底部设有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垂直的固定在金属散热片的底部,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之间相互背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金属盖板的顶部插入式的设置在第一插片与第二插片之间,并通过若干固定板加以固定,固定板压合设置在第一插片与金属散热片或者第二插片与金属散热片上,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第一契块和第二契块,第一契块穿过第一固定槽过盈配合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杨源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中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