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用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支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需要手动夹紧固定,有少数是自动夹紧设计的,其一般是通过压力感应传感器检测是否放置手机,单片机或微控制器等根据所检测到的手机旋转状态而控制电动驱动实现自动夹紧,其存在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耗电、易出故障、使用稳定性欠佳等不足,不适于推广应用。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支架,其有效解决了上述种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利用设置于支架上的产品自身重力实现支架的自动夹紧及复位松开,尤其是,其结合齿轮与扭簧的设置,提高了复位快捷性及联动稳定性,也有利于缩小支架壳体占用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包括有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底部支撑臂、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自动复位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底部支撑臂上设置有竖向直齿条部;所述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均具有横向直齿条部;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底部支撑臂、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自动复位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底部支撑臂上设置有竖向直齿条部;所述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均具有横向直齿条部;所述自动复位齿轮组件包括有齿轮和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簧体和分别连接于簧体两端的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所述簧体与齿轮均前后延伸布置且两者共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扭臂作用于齿轮上,所述第二扭臂作用于壳体上;所述齿轮具有外齿牙,其外齿牙啮合于竖向直齿条部上;以及,所述外齿牙分别联动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的横向直齿条部横向位移;放置产品于重力支架上时,底部支撑臂受产品重力作用而向下位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及装设于壳体内的底部支撑臂、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自动复位齿轮组件;其中,所述底部支撑臂上设置有竖向直齿条部;所述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均具有横向直齿条部;所述自动复位齿轮组件包括有齿轮和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簧体和分别连接于簧体两端的第一扭臂、第二扭臂,所述簧体与齿轮均前后延伸布置且两者共中心轴线;所述第一扭臂作用于齿轮上,所述第二扭臂作用于壳体上;所述齿轮具有外齿牙,其外齿牙啮合于竖向直齿条部上;以及,所述外齿牙分别联动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的横向直齿条部横向位移;放置产品于重力支架上时,底部支撑臂受产品重力作用而向下位移,前述竖向直齿条部联动齿轮正向转动,第一扭臂随齿轮扭转变形,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的横向直齿条部受齿轮联动作用而向内横向位移夹紧;将产品从重力支架上移开时,齿轮受第一扭臂的复位作用力而反向转动,竖向直齿条部受齿轮联动而向上位移,左侧夹持臂、右侧夹持臂的横向直齿条部分别受齿轮联动作用而向外横向位移松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轴孔和围绕于安装轴孔外围的扭簧安装孔;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伸入安装轴孔内;所述簧体位于扭簧安装孔内,且,簧体围绕定位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一端对应扭簧安装孔所在部位形成有挡板部,簧体的一端受限于挡板部;以及,于挡板部上开设有第一让位孔,第一扭臂穿过第一让位孔形成与齿轮的联动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簧复位式重力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臂穿过第一让位孔后,其末端一体弯折形成有勾部,所述勾部受限于齿轮外表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耐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