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气候环境实验室是在室内人工模拟自然中各种气候环境的特殊实验厂房,模拟的气候环境通常包括高温、低温、湿、热、淋雨、吹雨、吹风、冻雨、降雪以及太阳辐照等以及各单项气候条件的组合。气候环境试验室可以完成飞机、兵器、汽车、电力输变电系统等的气候环境实验。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与一般工业厂房相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需要有保温隔热性能;二、须满足极端冻融条件下的耐久性要求;三、适应的剧烈冷热温度变化;四、能够承受较大使用荷载。显然,一般工业厂房中的普通地坪做法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现有的冷库工程中单元板体的做法具有保温隔热和防潮防水功能,但冷库环境下低温是基本上恒定的,低温一般在零下20摄氏度~零下30摄氏度之间,不会有快速剧烈的冷热温度变化,而且冷库荷载较小而且均匀,使用要求不同,其地坪做法亦不能直接应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现有地坪系统无法满足气候环境实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包括地基(15)、双层垫层和复合板体,所述复合板体位于地基(15)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体与地基(15)之间垫有双层垫层,所述双层垫层包括下层的细沙滑移垫层(16)和上层的混凝土垫层(17),所述复合板体自下至上依次由下层基础板(18)、下防潮隔汽层(19)、保温隔热层(20)、上防潮隔汽层(26)、水泥砂浆找平防护层(27)、承力板滑移层(28)和上层承力板(29)层层复合连接而成,所述下层基础板(18)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复合板体和混凝土垫层(17)整体与细沙滑移垫层(16)可相对滑动,所述上层承力板(29)与承力板滑移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包括地基(15)、双层垫层和复合板体,所述复合板体位于地基(15)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体与地基(15)之间垫有双层垫层,所述双层垫层包括下层的细沙滑移垫层(16)和上层的混凝土垫层(17),所述复合板体自下至上依次由下层基础板(18)、下防潮隔汽层(19)、保温隔热层(20)、上防潮隔汽层(26)、水泥砂浆找平防护层(27)、承力板滑移层(28)和上层承力板(29)层层复合连接而成,所述下层基础板(18)为钢筋混凝土板,所述复合板体和混凝土垫层(17)整体与细沙滑移垫层(16)可相对滑动,所述上层承力板(29)与承力板滑移层(28)可相对滑动,所述上层承力板(29)为钢筋混凝土板,由一组单元板体(30)拼接组成,所述单元板体(30)之间形成伸缩缝(10),所述伸缩缝(10)内设置连接结构,所述单元板体(30)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体(30)为矩形,边长为5m-1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层(20)为泡沫玻璃保温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板滑移层(28)为PE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潮隔汽层(19)和上防潮隔汽层(26)的材料为改性沥青或基于改性沥青和异氰酸酯的双组份密封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沿伸缩缝(10)布满整个上层承力板的单元板体(30)之间,包括封边钢结构、封边限位结构、防水结构和传力结构;所述封边钢结构沿伸缩缝(10)的长度方向通长对称设置,竖向外包于两侧单元板体(30)的侧端面,包括上部的封闭角钢(1)和下部的封边薄壁型钢(2);所述封边限位结构为限制封边薄壁型钢相对位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伸缩缝的长度方向通长填充在伸缩缝的下部、两侧的封边薄壁型钢(2)之间,所述防水结构沿伸缩缝(10)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伸缩缝上宽下窄,包括上侧的宽部(101)和下侧的窄部(102),所述宽部(101)位于两侧的封闭角钢(1)之间,所述窄部(102)位于两侧的封边薄壁型钢(2)之间,所述防水结构填满伸缩缝;所述传力结构沿伸缩缝(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传力结构以伸缩缝竖向中轴线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位于相邻的单元板体(30)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气候环境实验室的地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角钢(1)包括水平肢(11)和竖向肢(12),所述封闭角钢(1)上固定连接有锚固筋(9),所述水平肢(11)的上侧面与单元板体(30)的上侧面平齐,所述竖向肢(12)的外侧面与该处单元板体(30)的侧端面平齐;所述封边薄壁型钢(2)的顶部承托竖向肢(12)的底端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封边薄壁型钢(2)的外侧面与该处单元板体(30)的侧端面平齐,所述封边薄壁型钢(2)的底侧面与单元板体(30)的下侧面平齐;所述封边薄壁型钢(2)包括侧板(25),所述侧板(25)的顶端朝向单元板体弯折两次形成上弯边,所述上弯边按弯折顺序依次形成承托封闭角钢的顶端水平边(21)和斜向向下的顶端锚固边(22),所述侧板(25)的底端朝向单元板体弯折两次形成下弯边,所述下弯边按弯折顺序依次形成与单元板体的下侧面平齐的底端水平边(23)和向上的底端弯折边(24),所述顶端锚固边(22)和底端水平边(2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永忠,田先锋,覃杰,毕学文,张广英,金来建,陈海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