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用绒毛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62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底布以及从该底布的至少一个面上伸出的多个割绒形成的绒毛层构成的绒毛的长度为2~30mm的绒毛布料,作为拂拭清除效果及抗倒伏性优异的清扫布料是非常有用的,其中,形成前述割绒的绒毛丝条是由具有5~5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粗纤维(优选地为长丝)形成的芯部,以及由具有0.01~2.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细纤维(优选地为长丝)形成的、包围被覆前述芯部的鞘部构成的芯鞘型复合丝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扫用绒毛布料。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拂拭清除污垢的效果及绒毛的耐倒伏性优异的绒毛层的清扫用绒毛布料。
技术介绍
例如,特公平5-32049号公报所述,对于清扫用抹布及眼镜揩布等,使用含有极细的纤维丝条的拉绒布料,或者,用极细的纤维丝条形成的卡环绒毛毛巾布。前述极细的纤维形成的拉绒层或者卡环绒毛层虽然拂拭效果良好,但对绒毛倒伏的抵抗性不足,由于拉绒层或卡环绒毛层的拉绒纤维或卡环绒毛倒伏,拂拭时的摩擦阻力增大,产生拂拭操作性能降低的问题。这种操作性能的降低,在拂拭用布料处于湿润状态时比干燥状态更为显著。此外,例如,在特开平7-82656号公报中描述了为了提高卡环绒毛层的耐倒伏性,作为绒毛丝条,使用含有卷曲加工丝的空气交织混合长丝条。但是,当将具有利用这种含有卷曲加工丝的混合长丝条形成的绒毛层的布料用于清扫时,虽然改善了绒毛的耐倒伏性,但是,还存在着污垢的拂拭清除效果不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还不知道具有污垢拂拭清除效果及耐倒伏性两方面都优异的绒毛层的清扫用绒毛布料,因此,希望开发具有上述特性的清扫用绒毛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污垢拂拭清除效果及耐倒伏性的绒毛层的清扫用绒毛布料。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编织物底布,以及织入或编入前述底布的多个绒毛丝条,前述绒毛丝条的多数部分在前述底布的至少一个面上伸出而形成多个割绒,借此形成绒毛层,前述绒毛丝条具有芯鞘型复合结构,前述绒毛丝条的芯部由具有5~5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根粗纤维组成的至少一根芯部形成丝条构成,此外,前述绒毛丝条的包围前述芯部的鞘部由具有0.01~2.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条细纤维组成的至少一根鞘部形成丝条形成,在前述底布面上伸出的前述割绒的绒毛的长度为2~30mm。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的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中,可以在由至少一根前述芯部形成丝条构成的芯部的周面上缠绕一根前述鞘部形成丝条,形成单层包覆合股线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的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中,可以在由至少一根前述芯部形成丝条构成的芯部的周面b,将两根以上的前述鞘部形成丝条缠绕两层以上,形成多层包覆合股线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的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中,前述下部芯部的粗纤维的一部分和前述鞘部的细纤维的一部分可以相互缠绕。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的芯部用粗纤维优选地从天然植物纤维、天然动物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以及合成纤维中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的鞘部用细纤维优选地从聚酯、聚酰胺、聚偏氯乙烯、以及聚丙烯纤维中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的鞘部形成丝条优选地从复丝丝条中选择。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的鞘部形成复丝丝条优选地进行过加捻卷曲加工、塔斯伦(喷射卷曲变形)加工、以及/或者交织加工。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芯鞘型复合丝条的鞘部形成丝条优选地由100~1500条复丝丝条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前述布料可以包括含有具有80~150℃的熔点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的热熔合性纤维。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可以只在前述布料的表面上具有绒毛层,在其背面上进一步形成由透水性树脂构成的涂敷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说明图;图2是表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构成的清扫用具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清扫工具中,清扫布料构件及其保持构件的每一个与构成扣件的线圈面构件及卡钩面构件的每一个接合连结的一个例子的剖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由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构成的清扫用具用的清扫布料构件与扣件的带有线圈层的线圈面构件缝合连结的清扫用具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包含由编织物构成的底布,织入或编入该底布中的多个绒毛丝条,前述绒毛丝条的多个部分在前述底布的至少一个面上伸出,形成多个割绒,利用该割绒形成绒毛层。前述绒毛丝条具有芯鞘型复合结构,绒毛丝条的芯部由具有5~55dtex、优选地10~3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个粗纤维组成的至少一个芯部形成丝条构成,并且,其鞘部由包围前述芯部、具有0.01~2.5dtex、优选地0.1~1.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个细纤维组成的至少一个鞘部形成丝条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绒毛布料中,绒毛层既可以只形成在底布的一个面上,也可以形成在两个面上。一般地,为了防止绒毛丝条从底布上脱丝、并降低清扫用绒毛布料的制造成本,优选地,只在底布的一个面上形成绒毛层,在其背面(相反面)上没有绒毛层,根据需要,可以在其背面侧(非绒毛层)上进行防止绒毛丝条的脱丝处理,例如,可以形成衬里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绒毛布料中,绒毛层只由多个割绒形成,不包含卡环绒毛。当绒毛层含有卡环绒毛时,难以除去附着在它上面的尘埃,并且在清扫过程中,卡环绒毛与地板等的突起部或突出物卡合,会妨碍顺滑地进行清扫作业。在本专利技术的绒毛布料中,伸出到底布表面上的割绒的绒毛长度为2~30mm,优选地为6~25mm。当绒毛的长度不足2mm时,获得的绒毛布料的污垢拂拭清除性能不足,此外当其超过30mm时,割绒相互缠绕,因此拂拭作业的作业性能不足,并且污垢的拂拭效果不足。图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的绒毛布料的一个例子,表示经起绒织物的截面,经绒毛丝线3织入由底经丝1-1及1-2和底纬丝2构成的底布内,经绒毛丝的多个部分伸出到底布的表面上,形成绒毛长度为L的割绒3a。绒毛布料既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经起绒织物及纬起绒织物的任何一种,也可以是绒毛编织物。割绒的绒毛长度只要在2~30mm的范围内,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绒毛布料中,形成绒毛层的绒毛丝条是一种由单纤维纤度5~55dtex的多个粗纤维构成的芯部,以及由单纤维的纤度0.01~2.5dtex的多个细纤维构成、包围前述芯部的周围的鞘部构成的芯鞘型复合丝。当构成芯部的粗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不足5dtex时,获得的割绒的耐倒伏性不足,获得的绒毛布料的拂拭作业性能不足,此外,当其超过55dtex时,绒毛层的刚性过高,为了与将要拂拭的面相对应的变形、以便将其全部包覆所需的柔软性不足,只与拂拭面部分接触,在拂拭面上滑动,污垢的拂拭效果不足。当构成鞘部的细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不足0.01dtex时,将清扫作业中使用所获得的绒毛布料时容易被切断,被切断的细纤维形成尘埃。此外,当细纤维的单纤维纤度超过2.5dtex时,所获得的割绒的鞘部的污垢拂拭效果不足。芯部可以由一根粗纤维丝条构成,也可以是在组成、粗度等中相互相同或不同的两根以上的粗纤维丝条的并合丝或合股线,各粗纤维丝条可以是由单一种类的粗纤维构成的,也可以是制成相互混合纤维的两种以上的粗纤维构成的。构成芯部的粗纤维优选地具有连续长丝的形状。此外,鞘部可以是由一根细纤维丝条构成的,或者,也可以是由其组成、粗细等相互相同或不同的两根以上的细纤维丝条的并合丝或合股线形成的。各细纤维丝条可以是由单一种类的细纤维构成的,或者,也可以是由相互混合纤维制成的两种以上的细纤维构成的。鞘部用细纤维优选地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用绒毛布料,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编织物底布,以及织入或编入前述底布的多个绒毛丝条,前述绒毛丝条的多数部分在前述底布的至少一个面上伸出而形成多个割绒,借此形成绒毛层,前述绒毛丝条具有芯鞘型复合结构,前述绒毛丝条的芯部由具 有5~5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根粗纤维组成的至少一根芯部形成丝条构成,此外,前述绒毛丝条的包围前述芯部的鞘部由具有0.01~2.5dtex的单纤维纤度的至少一种的、并且由多条细纤维组成的至少一根鞘部形成丝条形成,   在前述底布面上伸出的前述割绒的绒毛的长度为2~30m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典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岩帝人商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