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458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预针刺加固方法,不经过高温处理,利用纤维的卷曲度和针刺摩擦力使纤维间互相交叉,使纤维网既具有一定强度又保持了一定的蓬松度。同时针刺加固法流程简单,相比热风加固法能耗低,降低了絮片产品生产成本,减少了化学气体排放,是一种环保的絮片加固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织造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保暖絮片大多采用合成纤维、棉纤维、丝绵纤维、羽绒等,由于经过改性的合成纤维保暖性好,价格低,因此在保暖絮片上被广泛使用。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作为絮片时,无法将人体表面的显汗及时吸收,汗液附着在皮肤表面,影响表皮细胞的正常呼吸作用,减弱了皮肤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们产生闷热感。另外合成纤维的放湿性较差,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者人体的汗液后,不能及时的排出,存留在纤维间,使得絮片有潮湿感,保暖性和舒适度大大降低。保暖絮片的加固方法目前较多采用热风黏合法,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增加了生产能耗和化学气体排放。合成纤维多由高聚物合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生物降解,产品废弃后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保暖絮片能耗高、难以生物降解的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Viloft纤维是由木质素制成的带有独特的扁平横截面并且表面成钝锯齿形的特种粘胶纤维,扁平截面所构成的大量空气囊起到保温御寒作用,表面大量的沟槽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比表面积,使得纤维有更多机会与空气接触,因此吸放湿速度都明显优于其它纤维。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其具有更优的可生物降解性,在特定条件下可在21天内可完全分解。所述Viloft纤维长度为38~51mm,线密度2.4dtex,干强2.7cN·dtex-1,湿强1.7cN·dtex-1,回潮率13%,干伸长率21%,湿伸长率28%。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开松、混合:对Viloft纤维进行开松并混合;采用自动抓棉机或自动称量加混棉设备对Viloft纤维进行开松,采用多仓混棉机或大仓混棉机对初步开松后纤维进行混合;(2)梳理成网:将步骤(1)开松混合后的Viloft纤维输送至棉箱进一步开松,并采用气流调整的方法输出厚薄均匀的延绵提供给梳理机,梳理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后由剥棉罗拉剥取纤维网输送至交叉铺网设备;梳理机各辊间隔距从纤维进入到输出按由大渐小设定;(3)交叉铺网:将步骤(2)梳理成网后的纤维采用交叉铺网设备铺叠成均匀并纤维杂乱排列的纤维网;(4)多辊牵伸:将步骤(3)的纤维网送至多辊牵伸装置进行牵伸;通过多级小倍数牵伸,使交叉铺网纤网中原来呈横向排列的纤维部分纵向移动,从而减小纤网纵横向的强力差异,同时调节纤网的单位面积质量;(5)针刺加固:采用针刺加固法,将(4)中牵伸后的纤维网采用预针刺机进行加固,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抱合,得到三维立体结构的絮片;所述预针刺机中针板植针密度为2000-4000枚/m,针刺深度6~12mm,产品针密30~70刺/cm2;(6)将步骤(5)中絮片经烫光机熨烫整理,得到保暖絮片。所述步骤(3)纤维网克重150~350g/m2。所述步骤(6)中保暖絮片的面密度150~350g/m2,厚度3~8mm,针刺密度60~100刺/m2,蓬松度15~22cm3/g,压缩率10~16%,回复率40~80%,透气性460~600mm/s,保温率70~8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具有独特纤维结构的viloft纤维,导湿、透气性好,其保暖性优于其他普通纤维素纤维,又因其具有更优的可生物降解性,解决了废旧纺织品处理难的问题。同时采用了预针刺加固方法,不经过高温处理,利用纤维的卷曲度和针刺摩擦力使纤维间互相交叉,使纤维网既具有一定强度又保持了一定的蓬松度。同时针刺加固法流程简单,相比热风加固法能耗低,降低了絮片产品生产成本,减少了化学气体排放,是一种环保的絮片加固方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Viloft纤维电镜图。图2为交叉铺网示意图。图3是多辊牵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针刺加固加工而成。所述Viloft纤维长度为38mm,线密度2.4dtex,干强2.7cN·dtex-1,湿强1.7cN·dtex-1,回潮率13%,干伸长率21%,湿伸长率28%。(1)开松、混合:采用自动抓棉机或自动称量加混棉设备对步骤纤维进行开松,采用多仓混棉机或大仓混棉机对初步开松后纤维进行混合;(2)梳理成网:将步骤(1)纤维输送至棉箱进一步开松,开松后的纤维在风机产生的气流带动下经过下棉箱的排气栅栏,实现气、纤分离的同时保持纤维储量横向分布均匀,输出厚薄均匀的延绵提供给梳理机,梳理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后由剥棉罗拉剥取纤维网输送至交叉铺网设备;梳理机各辊间隔距从纤维进入到输出按由大渐小设定。(3)铺叠成网:将步骤(2)采用交叉铺网设备将絮片按设计厚度铺叠成均匀并纤维杂乱排列的纤维网,纤维网克重200g/m2,其中L-成网宽度、W-单网宽度、V1-铺网速度、V2-成网帘速度。(4)多辊牵伸:将步骤(3)絮片送至多辊牵伸装置,通过多级小倍数牵伸,使交叉铺网纤网中原来呈横向排列的纤维纵向移动,从而减小纤网纵横向的强力差异,同时调节纤网的单位面积质量。(5)纤网加固:采用针刺加固法,将(4)中纤维网采用预针刺机进行加固,使纤网中的部分纤维缠结抱合,由二维变成三维立体结构,增加了纤维网强力;针板植针密度为3000枚/m,针刺深度7mm,产品针密60刺/cm2。(6)所述步骤(6)中絮片经烫光机熨烫整理,得到本专利技术透气透湿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7)所述絮片面密度200g/m2,厚度4.33mm,针刺密度60刺/m2,蓬松度21.56cm3/g,压缩率15.2%,回复率78%,透气性576.5mm/s,保温率75.2%。实施例2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针刺加固加工而成。所述Viloft纤维长度为45mm,线密度2.4dtex,干强2.7cN·dtex-1,湿强1.7cN·dtex-1,回潮率13%,干伸长率21%,湿伸长率28%。(1)开松、混合:采用自动抓棉机或自动称量加混棉设备对步骤纤维进行开松,采用多仓混棉机或大仓混棉机对初步开松后纤维进行混合;(2)梳理成网:将步骤(1)纤维输送至棉箱进一步开松,开松后的纤维在风机产生的气流带动下经过下棉箱的排气栅栏,实现气、纤分离的同时保持纤维储量横向分布均匀,输出厚薄均匀的延绵提供给梳理机,梳理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后由剥棉罗拉剥取纤维网输送至交叉铺网设备;梳理机各辊间隔距从纤维进入到输出按由大渐小设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其特征在于: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其特征在于:保暖絮片由Viloft纤维通过梳理成网→交叉铺网→多辊牵伸→针刺加固加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Viloft纤维长度为38~51mm,线密度2.4dtex,干强2.7cN·dtex-1,湿强1.7cN·dtex-1,回潮率13%,干伸长率21%,湿伸长率28%。3.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针刺保暖絮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开松、混合:对Viloft纤维进行开松并混合;(2)梳理成网:将步骤(1)开松混合后的Viloft纤维输送至棉箱进一步开松,并采用气流调整的方法输出厚薄均匀的延绵提供给梳理机,梳理机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后由剥棉罗拉剥取纤维网输送至交叉铺网设备;(3)交叉铺网:将步骤(2)梳理成网后的纤维采用交叉铺网设备铺叠成均匀的纤维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新石素宇娄辉清秦龙威王朔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