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桩体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施工时,常常会将混凝土浇筑到桩头上,从而使施工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目前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时,混凝土会浇筑到桩头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和第一挡板;其中,壳体置于桩的顶端,并且,壳体的任一开口端朝向桩的顶端;第一挡板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并且,第一挡板开设有使桩内钢筋穿设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桩头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第一挡板的边缘的形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还包括:与第一挡板并列设置的第二挡板,置于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并且,第二挡板开设有使桩内钢筋穿设的第二通孔。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第二挡板的边缘的形状与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上述保护装置中,还包括:支撑件,置于壳体内且置于第一挡板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1)和第一挡板(2);其中,所述壳体(1)置于桩(3)的顶端,并且,所述壳体(1)的任一开口端朝向所述桩(3)的顶端;所述第一挡板(2)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挡板(2)开设有使桩内钢筋(4)穿设的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装置,用于保护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1)和第一挡板(2);其中,所述壳体(1)置于桩(3)的顶端,并且,所述壳体(1)的任一开口端朝向所述桩(3)的顶端;所述第一挡板(2)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挡板(2)开设有使桩内钢筋(4)穿设的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所述桩(3)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边缘的形状与所述壳体(1)的内部空间的形状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挡板(2)并列设置的第二挡板(5),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