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流护岸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岸坡稳定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基本功能,在护岸工程设计中,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物繁衍栖息、景观、娱乐等其他功能。由于护岸形式的单一性,使河流栖息地的多样性受到破坏,而生境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破坏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近年来,利用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的生态护岸技术快速发展,在河岸带绿化、景观、亲水以及增强河道自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多侧重于植被和景观效果,而很少考虑水生动物繁衍、栖息的需求。传统护岸和生态岸坡很少设计有孔洞和巢穴,又缺少适宜附着基质,不适于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受精和孵化,使得多种鱼类失去了自然的繁衍条件,不利于为鱼类提供生存环境。因此,将岸坡工程防护措施与植被防护和鱼类栖息地保护相结合,在保证稳固又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的绿色植被的基础上,研发鱼巢式生态护岸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包括斜披式护岸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斜坡式护岸基础自下而上码放的N层鱼巢,位于上层的鱼巢的底部固定于下层鱼巢的顶部上,N层鱼巢整体为台阶式结构,每层鱼巢由多个鱼巢单元体预制件沿斜坡式护岸基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为混凝土框架式结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包括顶板和底座,顶板和底座相互平行,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内设有附着基质,各层鱼巢与斜坡式护岸基础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1#鹅卵石,各层鱼巢的底部上放置有2#鹅卵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包括斜披式护岸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斜坡式护岸基础自下而上码放的N层鱼巢,位于上层的鱼巢的底部固定于下层鱼巢的顶部上,N层鱼巢整体为台阶式结构,每层鱼巢由多个鱼巢单元体预制件沿斜坡式护岸基础长度方向依次连接而成,所述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为混凝土框架式结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包括顶板和底座,顶板和底座相互平行,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内设有附着基质,各层鱼巢与斜坡式护岸基础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1#鹅卵石,各层鱼巢的底部上放置有2#鹅卵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巢式生态护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巢单元体预制件还包括多根斜柱、边沿立柱和中间立柱支撑,鱼巢单元体预制件呈四棱台状,鱼巢单元体预制件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顶板为透水板,底座为方格网状结构,顶板的面积小于底座的面积,顶板通过多根斜柱、边沿立柱和中间立柱支撑在底座上,各斜柱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底座对应的边沿上,各斜柱的上端固定于顶板对应的边沿上,各边沿立柱的下端固定于底座对应的边沿上,各边沿立柱的上端固定于顶板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伟,彭建华,丁庆秋,邹曦,胡莲,万成炎,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