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针织物的装置的驱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24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针织物的装置的驱动机构,该装置具有一个包括织针和至少一个成圈位置的针织机构。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该成圈位置前面的牵伸机构以用于拉伸纤维须条。为该牵伸机构配设至少一个驱动马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针织物的装置,具有一个包括织针和至少一个成圈位置(Strickstelle)的针织机构,其中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成圈位置前面的、用于拉伸纤维须条的牵伸机构,为该牵伸机构配设至少一个驱动马达。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装置由现有技术的WO 2004/079068 A2公开。在此针织物并不象通常的那样由输入针织机构的纱线织成,而是直接由通过牵伸机构拉伸的纤维条织成。优点是,通过编结基本上未加捻的具有几乎平行的纤维的纤维须条产生了一种极其柔软的具有非常“柔软的手感”以及相应很高的穿着舒适度的针织物。此外针织物可以非常有利地进行制造,因为避免了传统纱线生产过程的中间步骤,也就是形成纱线、卷绕以及必要时倒筒。在此纤维须条或者未经加捻立即输送到在成圈位置中作业的织针,或者当牵伸机构相对于成圈位置以一个确定的空间距离布置时,通过加捻机构给予确定的强度,该强度实现了到成圈位置的输送。因为纤维须条对于输送到成圈位置不需要特别高的强度,对纤维须条进行微小的加捻就足够了。这可以通过空气喷嘴非常良好地加入到纤维须条中。如果纤维须条在针织机构中一次编结成针织物,那么针织物的强度通过纤维须条缠绕到各针织物中来保证。纤维须条的加捻不再必要,正好相反,在普通的针织物中包含的纱线捻度甚至会导致制成的针织物非常“硬的手感”。尤其有利的是假捻机构的使用,因为为纤维须条的输送强度进行的加捻在成圈位置中进行针织过程时还要开松。也可以在牵伸机构中向纤维条输入辅助用线,例如弹性纱线,其有助于纤维须条从牵伸机构到成圈位置的输送,并且也会进一步有利地改善制成的针织物的特性。所述方法也称为“直接针织(Direktstricken)”或者“纺纱针织(Spinnstricken)”。已知所述装置由转速可调的驱动马达进行驱动。在此为牵伸机构配设了一个转速可调的驱动马达,其转速额定值可以相应于针织机构的速度进行设定。通过调节器使得牵伸机构的驱动马达的转速实际值跟踪转速额定值。在此这种已知的驱动机构的缺点是,原理上不能避免转速额定值和转速实际值之间的调节偏差。通过非常精确的转速传感器以及非常敏感的调节器可以在许多情况下将调节偏差保持很小,使得可以避免对制成的针织物、尤其是其均匀性的显著负面影响。但是这种驱动机构的实现非常费事且昂贵。此外,这种转速可调的驱动机构的缺点是,由驱动马达和牵伸机构构成的系统由于调节波动而会发生振动,这会引起拉伸的纤维须条中的不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简化和改善用于生产针织物的装置的驱动机构。该任务如此解决,即驱动马达是一种磁阻马达。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磁阻马达尤其应该理解为一种不能调节的交流同步马达。在此将至少一个磁阻马达用于驱动牵伸机构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可控制的驱动系统,其中没有设置调节器和转速传感器。为磁阻马达根据针织机构的速度设定转速额定值,然后该速度自动精确地跟随该转速额定值。由此避免了由于调节偏差引起的不均匀性。另外,避免了系统受激振动。应用磁阻马达的另一个优点是该系统较高的耐用性以及较低的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中有利的是,将多个磁阻马达配设于一个共同的变频器。由此驱动机构可以得到进一步简化,并且可以成本更低廉地进行实施。因为通常在所述装置上的所有牵伸机构都以相同的速度进行工作,这种实施方式还有额外的优点,也就是由此直接保证了配设于牵伸机构的所有磁阻马达同步运转。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中,可以将多个牵伸机构组合成一个牵伸机构组,其中为每个牵伸机构组配设至少两个磁阻马达。这种配置的优点是,无需干涉机械驱动机构就可以改变牵伸机构中的拉伸比。在此尤其有利的是,为牵伸机构组的输出下罗拉配设一个自身的磁阻马达。另外有利的是,为在牵伸机构组的输出下罗拉前面的下罗拉共同配设一个第二磁阻马达。牵伸机构组的一种特别节省位置空间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此实现,即这两个磁阻马达从对置侧驱动至少牵伸机构组的输出下罗拉以及前置下罗拉。对于这种实施方式,第一磁阻马达从下罗拉的第一端部驱动输出下罗拉。第二磁阻马达在输出下罗拉的对置端部上配设于至少一个前置于输出下罗拉的下罗拉。通过这种布置保证了在下罗拉相应端部上必要的驱动机构、例如齿轮或者齿盘不会相互妨碍。尤其在输出下罗拉上可以通过这种布置使用具有大的多的直径的齿轮或者齿盘,这会减小磁阻马达和输出下罗拉之间的驱动机构的功率损失。对于齿轮通过扩大直径来改善滚切情况,从而提高齿轮传动级的效率。对于齿形带驱动机构,由于输出下罗拉上齿盘较大的直径可以使用较小的或者说较薄的齿形带,其具有较小的由交变弯曲负荷引起的内部摩擦损失。这种措施在输出下罗拉上尤其重要,因为为驱动输出下罗拉需要所有牵伸机构组的大部分驱动功率。另外有利的是,输出下罗拉的磁阻马达和前置下罗拉的磁阻马达与一个共同的变频器连接。对于这种布置,对于纤维须条拉伸所必要的输出下罗拉的较高速度可以特别简单地由此实现,方法是输出下罗拉的磁阻马达具有不同的、优选比前置下罗拉的磁阻马达小的极数。除了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变型方案,还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磁阻马达作为针织机构的驱动马达。由此可以在整个装置中避免可调节的驱动马达的缺点。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配设于牵伸机构的磁阻马达以及配设于针织机构的磁阻马达与一个共同的控制器连接。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它优点和特征在下面对一种实施例的说明中获得。附图示出图1是用于直接针织的、具有牵伸机构和一个针筒的装置的非常简化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装置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其中可以看到在牵伸机构和针织机构中进行处理的纤维须条的走向;图3是牵伸机构组的一种变型方案类似于图1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非常简化地示出了用于直接针织或者也用于纺纱针织的装置,借助于该装置无需进行传统纱线生产的“绕弯”进行针织物生产。该装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个商业上可以获得的横机或者圆形针织机,其中在图1中示出了圆形针织机的针筒1。与一般的针织过程相反,针织物不是由通过针筒1输入的纱线产生,而是由很大程度上未加捻的纤维须条2产生,这些纤维须条在紧邻针筒1的牵伸机构3中产生。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十二条点划线所示的纤维须条2的牵伸机构3组合在一个牵伸机构组4中。为了简单起见,仅仅示出了从牵伸机构组4到针筒1运行的纤维须条2中的两个外部的纤维须条2。向每个牵伸机构3输入粗纱或者纤维条5形式的纤维材料,纤维材料分别从未示出的粗纱管或者条筒6获得。为了简单起见,也仅仅示出了两个外部纤维条5的走向。有利的是以未示出的方式在针筒1的圆周上设置多个、例如四个牵伸机构组4,由此尽可能环绕地向针筒供给纤维须条2。图2示出了来自条筒6的纤维条5经过牵伸机构3一直到针筒1的运行过程。纤维条5在此通过一个或者多个导向辊7拉出,并且沿着纤维输送方向A输入牵伸机构,并由该牵伸机构拉伸到所期望的细度。牵伸机构3众所周知包括多个罗拉对,其中每个罗拉对包括一个受驱动的下罗拉8、10、12以及一个弹性压紧该下罗拉的上罗拉9、11、13。在此一个或者多个罗拉对可以是皮圈罗拉对10、11,为皮圈罗拉对同样以公知的方式配设皮圈14和15作为下皮圈14和上皮圈15。作为所示三滚筒牵伸机构构成的牵伸机构3的结构方案的替代方案,同样有利的是使用四滚筒牵伸机构或者五滚筒牵伸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制造针织物的装置的驱动机构,该装置具有一个包括织针(20)和至少一个成圈位置(17)的针织机构(18),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布置在该成圈位置(17)前面的牵伸机构(3)以用于拉伸纤维须条(2),为该牵伸机构配设至少一个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驱动马达是磁阻马达(26、2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沙菲勒
申请(专利权)人:叙森芯轴制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