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璐专利>正文

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及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20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包括外套管、真空紫外光管,其中,真空紫外光管包括介质外壁和介质内壁,介质外壁套接在介质内壁的外部,对介质外壁和介质内壁之间的筒形腔体两端进行密封形成中间具有通孔的夹壁管结构,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内部充入激发气体,并在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内部设置电极;外套管套接在真空紫外光管的外部并与真空紫外光管密封连接,真空紫外光管的一端被容置在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的内壁之间保留距离,在外套管上设置有导电液体入口。导电液体进入到外套管之后经过真空紫外光辐射再进入到真空紫外光管内再次经过真空紫外光辐射,使导电液体内部的有机物能够更充分的被分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及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介质阻挡放电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及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利用紫外灯消解有机物的现有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号为ZL201310029760.0公开的双循环催化臭氧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一方面,受限制于紫外灯的结构,其不能充分发挥紫外的辐射效率,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的紫外灯的结构基础,再对水体进行辐射,其要求必然设计相应的石英管,避免水体直接和紫外灯接触,这也就导致了紫外灯对水体的辐射不仅会被石英管吸收部分能量,还会导致辐射距离过长,影响其辐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及水处理系统,突破现有紫外灯结构限制,使用夹壁管结构解决真空紫外辐射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包括外套管、真空紫外光管,其中,所述真空紫外光管,包括由透射紫外光且绝缘材料制成的呈筒形的介质外壁和介质内壁,所述介质外壁套接在所述介质内壁的外部,并且所述介质内壁与所述介质外壁之间形成筒形腔体,对所述介质外壁和所述介质内壁之间的筒形腔体两端进行密封形成中间具有通孔的夹壁管结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21)、真空紫外光管(10),其中,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包括由透射紫外光且绝缘材料制成的呈筒形的介质外壁(11)和介质内壁(12),所述介质外壁(11)套接在所述介质内壁(12)的外部,并且所述介质内壁(12)与所述介质外壁(11)之间形成筒形腔体(13),对所述介质外壁(11)和所述介质内壁(12)之间的筒形腔体(13)两端进行密封形成中间具有通孔(14)的夹壁管结构,所述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13)内部充入能够在施加电场之后处于激发状态并发出紫外线光的激发气体,并在所述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13)内部设置电极(15);所述外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21)、真空紫外光管(10),其中,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包括由透射紫外光且绝缘材料制成的呈筒形的介质外壁(11)和介质内壁(12),所述介质外壁(11)套接在所述介质内壁(12)的外部,并且所述介质内壁(12)与所述介质外壁(11)之间形成筒形腔体(13),对所述介质外壁(11)和所述介质内壁(12)之间的筒形腔体(13)两端进行密封形成中间具有通孔(14)的夹壁管结构,所述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13)内部充入能够在施加电场之后处于激发状态并发出紫外线光的激发气体,并在所述夹壁管结构的筒形腔体(13)内部设置电极(15);所述外套管(21)套接在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的外部并与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密封连接,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的一端被容置在所述外套管(21)内并与所述外套管(21)的内壁之间保留距离,以使所述外套管(21)内的导电液体能够进入到所述真空紫外光管(10)中,在所述外套管(21)上设置有导电液体入口(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放电真空紫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5)为通过粘贴、刻蚀或者印刷的方式连接在所述介质内壁(12)或者所述介质外壁(11)上的螺旋形导电膜或者梳齿形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璐江诗谦徐宝友刘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罗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