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412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通过气滑环将负压空气分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上;循环闭路机构的闭合轨道设置与固定底板上,小车设于闭合轨道上,沿闭合轨道运动,正轮和偏心轮分别设置于闭合轨道内外两侧,小车通过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抱紧闭合轨道,小车与小车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轴承座安装与固定底板上,传动螺杆和同步带轮安装于轴承座上,传动螺杆上设有与小车定位轮配合的螺旋槽;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换向轮安装在换向座一端,换向座安装在吸杆上,吸杆通过吸取主座与小车相连,吸杆的端部设有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上游设备输出的产品不间断的拾取转接至下游设备,实现上下游设备一体化的生产,产品转移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械
,具体为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诸如药品、食品、日用品等进行包装时均使用包装机械进行,在整个包装过程中一般会有多道次的包装工序,分别完成不同的包装工作,这些不同的工序有时是由不同的设备完成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上一工序的设备称为上游设备,后面工序的设备称为下游设备,目前在上、下游设备间转移产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转移,另一种机械往复间隙式的转移,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及对包装机械生产效率提高以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在现有的包装机械中,如何提供一种使得上游设备输出的产品能高效率地拾取转接至下游设备的转接装置成为现有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能将上游设备输出的产品不间断的拾取转接至下游设备,实现上下游设备一体化高效率生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包括气路分组机构、循环闭路机构、传动系统机构以及旋转换向吸取机构,所述气路分组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电机安装架、气管、气管接头以及气滑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所述气滑环可转动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滑环上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数量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数量相同,每根所述气管通过气管接头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每一根吸杆连通,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气滑环转动;所述循环闭路机构包括闭合轨道、小车、连接杆,所述闭合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小车底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抱紧闭合轨道使小车可以沿所述闭合轨道运动,所述第一导轮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内侧,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外侧,所述小车有24个,所述小车与小车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系统机构包括轴承座、传动螺杆、同步带轮、小车定位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传动螺杆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螺杆一端,所述小车定位轮安装在小车上且位于与所述传动螺杆相临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且与所述同步带轮联动,所述传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小车定位轮配合的螺旋槽,随着传动螺杆的转动,所述小车定位轮在所述螺旋槽内滚动,进而带动所述小车沿着所述闭合轨道前进,所述小车沿所述闭合轨道前进的方向及速度与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气滑环转动的方向及转速相匹配,以防止所述气管打结;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包括换向凸轮、换向轮、换向座、吸杆、吸取主座、吸盘,所述换向凸轮安装在固定底板上位于小车上方且处于传动螺杆径向对侧,所述换向轮安装在换向座一端,所述换向轮可沿换向凸轮表面轨迹滚动,所述换向座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吸杆上,所述吸杆可转动安装于吸取主座上,所述吸取主座与所述小车相连,所述吸杆的下端部设有吸盘,所述吸杆的上端部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吸盘用于吸附产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轮为正轮,所述第二导轮为偏心轮。通过本设置第二导轮能够在安装及维护时方便的调节第二导轮与第一导轮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对闭合轨道抱紧的松紧程度,使小车在轨道上运行时顺滑平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通过本设置,在整机电控系统控制下,可以方便精确的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速,从而使小车的运行速度与气滑环的转动速度匹配,避免气管打结。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槽的螺距与两相邻小车之间的车距相等。通过本设置,小车在进入螺旋槽区域且小车定位轮进入螺旋槽时小车之间不会相互干涉,确保小车运行顺畅,位置准确。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通过气路分组机构的气滑环将负压空气分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上,为吸取物品提供负压,从上游设备连续出来的产品到达传动螺杆一侧的吸杆下端部的吸盘下时产品被吸盘吸取,由于小车通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抱紧闭合轨道,使得小车可以沿安装于固定底板上的闭合轨道上平稳移动,且小车与小车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第二电机带动同步带轮,进而带动传动螺杆运动,此时,小车通过定位轮与传动螺杆的螺旋槽进行配合,随着传动螺杆的运动而使得小车能沿着闭合轨道不间断地运转,从而带动吸取了产品的吸盘与小车一起沿闭合轨道前进,当小车前进到换向凸轮位置时,换向轮与换向凸轮的接触,带动换向座、吸杆及吸盘实现90°旋转换向,由此吸取在吸盘上的产品也将随之转向90°,当小车到达下游设备正上方时在主机电控系统的控制下该小车上吸杆的负压解除,吸盘上的产品掉入下游设备中,然后小车继续前进换向轮脱离换向凸轮,吸杆及吸盘复位,直到小车前进到上游设备处进行下一次的吸取产品,如此不间断的连续完成上游设备到下游设备之间产品的转移,其中,所述小车沿所述闭合轨道前进的方向及速度与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气滑环转动的方向及转速相匹配,有效的防止了连接在吸杆及气滑环之间的气管打结保证整个装置的正常有效运行。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不间断转接装置,能将上游设备输出的产品连续不间断的拾取并转移至下游设备,实现上下游设备一体化的生产的目的,并且转移产品的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循环闭路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系统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示意图。图中:100、气路分组机构;200、循环闭路机构;300、传动系统机构;400、旋转换向吸取机构;110、第一电机;111、电机安装架;120、气管;121、气管接头;130、气滑环;131、立柱;210、固定底板;220、闭合轨道;230、小车;240、连接杆;250、第一导轮;260、第二导轮;310、轴承座;320、传动螺杆;330、同步带轮;340、小车定位轮;350、螺旋槽;360、第二电机;410、换向凸轮;420、换向轮;430、换向座;440、吸取主座;450、吸杆;460、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包括气路分组机构100、循环闭路机构200、传动系统机构300以及旋转换向吸取机构400,气路分组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0、电机安装架111、气管120、气管接头121以及气滑环130,第一电机110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架111上,气滑环130可转动安装在立柱131上,立柱131与固定底板210固定连接,气滑环130上安装有气管120,气管120的数量与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450数量相同,每根气管120通过气管接头121与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每一根吸杆450连通,第一电机110驱动气滑环转动;循环闭路机构包括闭合轨道220、小车230、连接杆240,闭合轨道220设置在固定底板210上,小车230底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导轮250和第二导轮260,第一导轮250与第二导轮260抱紧闭合轨道220使小车230可以沿闭合轨道220运动,第一导轮250置于闭合轨道内侧,第二导轮260设置于闭合轨道外侧,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分组机构、循环闭路机构、传动系统机构以及旋转换向吸取机构,所述气路分组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电机安装架、气管、气管接头以及气滑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所述气滑环可转动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滑环上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数量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数量相同,每根所述气管通过气管接头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每一根吸杆连通,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气滑环转动;所述循环闭路机构包括闭合轨道、小车、连接杆,所述闭合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小车底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抱紧闭合轨道使小车可以沿所述闭合轨道运动,所述第一导轮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内侧,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外侧,所述小车有24个,所述小车与小车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系统机构包括轴承座、传动螺杆、同步带轮、小车定位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传动螺杆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螺杆一端,所述小车定位轮安装在小车上且位于与所述传动螺杆相临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下端面且与所述同步带轮联动,所述传动螺杆上设有与所述小车定位轮配合的螺旋槽,随着传动螺杆的转动,所述小车定位轮在所述螺旋槽内滚动,进而带动所述小车沿着所述闭合轨道前进,所述小车沿所述闭合轨道前进的方向及速度与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气滑环转动的方向及转速相匹配,以防止所述气管打结;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包括换向凸轮、换向轮、换向座、吸杆、吸取主座、吸盘,所述换向凸轮安装在固定底板上位于小车上方且处于传动螺杆径向对侧,所述换向轮安装在换向座一端,所述换向轮可沿换向凸轮表面轨迹滚动,所述换向座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吸杆上,所述吸杆可转动安装于吸取主座上,所述吸取主座与所述小车相连,所述吸杆的下端部设有吸盘,所述吸杆的上端部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吸盘用于吸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间断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路分组机构、循环闭路机构、传动系统机构以及旋转换向吸取机构,所述气路分组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电机安装架、气管、气管接头以及气滑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架上,所述气滑环可转动安装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滑环上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数量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吸杆数量相同,每根所述气管通过气管接头与所述旋转换向吸取机构的每一根吸杆连通,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气滑环转动;所述循环闭路机构包括闭合轨道、小车、连接杆,所述闭合轨道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小车底部设有可转动的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抱紧闭合轨道使小车可以沿所述闭合轨道运动,所述第一导轮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内侧,所述第二导轮设置于所述闭合轨道外侧,所述小车有24个,所述小车与小车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传动系统机构包括轴承座、传动螺杆、同步带轮、小车定位轮以及第二电机,所述轴承座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传动螺杆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同步带轮安装在所述传动螺杆一端,所述小车定位轮安装在小车上且位于与所述传动螺杆相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李雄柏薛书婷林威姚永明邱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