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1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包括控制主机、电机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电机单元驱动的电眼控制单元和活塞调节单元,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活塞面板,两个所述活塞面板之间的宽度用来界定吸风区域的大小,所述电眼控制单元与活塞调节单元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以使该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机单元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移动相应距离。相比现有技术而言,该调节机构能够实现通过控制主机全自动调节,而且吸风区域的调节宽度更加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在吸风平台上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瓦楞纸板喷墨机的吸风平台是通过吸风区域内吸风孔的吸气作用产生负压,使得纸板在吸风平台上能够稳稳地吸附在输送带上。现有吸风平台的吸风区域的调节大多数为人工调节,利用折弯板遮挡吸风窗口,当吸风区域的宽度大的时候,需要很多排折弯板,而且改变宽度的时候,会需要人工开关闭大量的折弯板,这种半自动化调节方式效率很低。在实际打印的时候,纸板的宽度会根据各种产品而参差不齐,吸风区域的吸风范围也要根据纸板的宽度作出改变。现有的吸风区域会在活塞附近设置接近开关来调节吸风区域的宽度,但因为其封闭性使得很难二次调节接近开关的位置,而且人为手动地调节接近开关的位置往往会存在误差,当调节后的位置不满意的时候,还要反复地进行调节操作,这样会带来吸风区域维护和修正上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调整吸风区域宽度数值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包括控制主机、电机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电机单元驱动的电眼控制单元和活塞调节单元,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活塞面板,两个所述活塞面板之间的宽度用来界定吸风区域的大小,所述电眼控制单元与活塞调节单元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以使该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机单元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移动相应距离。进一步,所述电机单元包括伺服电机、活塞联动轴以及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上用于带动该活塞联动轴转动的一级减速机,在所述活塞联动轴上还安装有多个二级减速机,对应连接有多个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进一步,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还包括活塞螺杆和与该活塞螺杆螺接的活塞调节螺母,所述活塞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活塞面板上,所述二级减速机与所述活塞螺杆连接并带动该活塞螺杆转动,以使所述活塞调节螺母、活塞面板前后移动。进一步,在所述两个活塞面板之间的吸风区域内开设有若干吸风孔。进一步,所述电眼控制单元包括电眼触发板和固定在该电眼触发板上的电眼调节螺母,所述电眼调节螺母与所述活塞联动轴螺接,以使所述活塞联动轴可驱动所述电眼触发板左右移动。进一步,所述电眼控制单元还包括电眼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电眼触发板下方用来代表零位电眼的接近开关以及安装在所述电眼触发板末端的用于限位的行程开关。进一步,所述电眼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接近开关放置位置的末位电眼调节座,在所述末位电眼调节座与所述电眼安装架之间连接有一弹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在本技术中,所述电眼控制单元与活塞调节单元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以使该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机单元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移动相应距离,电眼控制单元中的电眼触发板的移动距离与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的移动距离成一定比例,使吸风区域的宽度能够方便调节,而且精确地调整宽度数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电机单元和电眼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涉及的活塞调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涉及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作进一步阐述: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包括控制主机100、电机单元200以及通过所述电机单元200驱动的电眼控制单元300和活塞调节单元400,活塞调节单元400设置为多个,对应于多个吸风区域500,可实现同时一致调节吸风区域500的面积大小。所述活塞调节单元400至少包括两个活塞面板402,两个所述活塞面板402之间的宽度用来界定吸风区域500的大小,所述电眼控制单元300与活塞调节单元400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200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300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100,以使该控制主机100控制所述电机单元200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400中的活塞面板402移动相应距离。所述活塞调节单元400还包括活塞螺杆401和与该活塞螺杆401螺接的活塞调节螺母403,所述活塞调节螺母403固定在所述活塞面板402上,所述二级减速机204与所述活塞螺杆401连接并带动该活塞螺杆401转动,以使所述活塞调节螺母403、活塞面板402前后移动。所述电眼控制单元300包括电眼触发板301和固定在该电眼触发板301上的电眼调节螺母304,所述电眼调节螺母304与所述活塞联动轴202螺接,以使所述活塞联动轴202可驱动所述电眼触发板301左右移动。上述电机单元200包括伺服电机201、一级减速机203、二级减速机204和活塞联动轴202。伺服电机201与一级减速机203连接,一级减速机203带动活塞联动轴202转动,活塞联动轴202又与多个二级减速机204相连,二级减速机204带动相应的活塞螺杆401转动。伺服电机201的作用是给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带来传动的动力,而且能够按照控制主机100发出的脉冲数值转动相应的圈数,而后把动作的行程通过伺服电机201上的编码器反馈给控制主机100,使得吸风区域的调节能够精确定位。从上述可知,一级减速机203控制电眼触发板301的左右移位,二级减速机204控制活塞面板402的前后移位,通过电眼触发板301和活塞面板402的位置关系,可以推算出通过电眼触发板301的位置来调节活塞面板402界定的吸风区域宽度的公式,因此用一个活塞联动轴202就能实现两者的同步调节。上述电眼控制单元300还包括电眼安装架305、末位电眼调节座306、弹簧307、接近开关302、行程开关303。电眼触发板301通过活塞联动轴202带动电眼调节螺母304来左右移动,末位电眼调节座306用来限定接近开关放置301的末位位置,与电眼安装架305之间连有弹簧307,可以实现接近开关301位置的微调操作。接近开关301的位置代表活塞面板402和电眼触发板301的零位电眼,在第一次调节的时候会先调节好电眼触发板301的位置,然后在下面安装接近开关301,行程开关302用来限位电眼触发板301的移动极限位置,其设置在距离此时电眼触发板的末端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以防止活塞面板402会压到两侧横梁。上述活塞调节单元400通过二级减速机204带动活塞螺杆401旋转,活塞面板402利用活塞调节螺母403在活塞螺杆401上前后移动并固定在设置的位置上。每个吸风区域500内设置有果然吸风孔501,吸风孔501设置在吸风梁的中间,活塞面板402之间的宽度决定了吸风区域500的大小,以此来达到吸风区域调节的目的。上述活塞联动轴202可与其后多台二级减速机204相连,每个二级减速机204都与活塞螺杆401连接,而各个吸风区域500的结构均为一致,这就实现了单单转动一条活塞联动轴202,通过电眼触发板301离开零位电眼的设定距离,统一对各个吸风区域500的活塞面板402进行前后移动的定位,这样子大大提升了吸风区域调节的效率,并方便操作。在具体操作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电机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电机单元驱动的电眼控制单元和活塞调节单元,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活塞面板,两个所述活塞面板之间的宽度用来界定吸风区域的大小,所述电眼控制单元与活塞调节单元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以使该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机单元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移动相应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电机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电机单元驱动的电眼控制单元和活塞调节单元,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活塞面板,两个所述活塞面板之间的宽度用来界定吸风区域的大小,所述电眼控制单元与活塞调节单元联动并呈相互垂直方向移动,所述电机单元用于反馈所述电眼控制单元的控制行程至所述控制主机,以使该控制主机控制所述电机单元驱动所述活塞调节单元中的活塞面板移动相应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单元包括伺服电机、活塞联动轴以及连接在所述伺服电机上用于带动该活塞联动轴转动的一级减速机,在所述活塞联动轴上还安装有多个二级减速机,对应连接有多个所述活塞调节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吸风区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调节单元还包括活塞螺杆和与该活塞螺杆螺接的活塞调节螺母,所述活塞调节螺母固定在所述活塞面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希望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