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96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基座;固定于基座的纵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一驱动端;固定于基座的竖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二驱动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端的横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三驱动端;打印平台,其固定于第一驱动端;打印喷头,其固定于第三驱动端;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在纵向方向移动;所述竖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喷头在横向方向移动。纵向、竖向、横向驱动装置独立的实现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快速拼装,易于维修、拆分运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大力推广于市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目前,3D打印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现有的3D打印机内部结构复杂,组装和维修时的操作比较繁琐,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结构紧凑且易于组装和维修方便的3D打印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基座;固定于基座的纵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一驱动端;固定于基座的竖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二驱动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端的横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三驱动端;打印平台,其固定于第一驱动端;打印喷头,其固定于第三驱动端;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在纵向方向移动;所述竖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喷头在横向方向移动。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模组;所述第三驱动模组包括所述的第三驱动端,第三固定架,横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杆和第三导轨组件,第三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三固定架的第三固定件、第三安装件;所述第三传动丝杆、第三导轨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三固定件和第三安装件之间,第三传动丝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端与第三传动丝杆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端与第三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驱动模组还包括设于第三传动丝杆一端或两端的第三限位开关,设于第三传动丝杆与第三驱动电机之间的第三联轴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限位开关电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驱动端包括第三驱动块,二个第三T型螺母,第三消隙弹簧;所述第三驱动块设有用于穿过第三传动丝杆的第三安装孔;所述二个第三T型螺母分别安装于第三驱动块的第三安装孔两端,二个第三T型螺母分别与第三传动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消隙弹簧弹性顶压与二个第三T型螺母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竖向驱动装置包括二个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驱动模组包括所述的第二驱动端,第二固定架,竖向设置的第二传动丝杆和第二导轨组件,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二固定架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传动丝杆、第二导轨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二固定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第二传动丝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端与第二传动丝杆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端与第二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横向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二个第二驱动模组的第二驱动端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驱动模组包括所述的第一驱动端,纵向设置的第一传动丝杆和第一导轨组件,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基座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传动丝杆、第一导轨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固定件和第一安装件之间,第一传动丝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端与第一传动丝杆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端与第一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板上的加热板,固定于加热板上的贴片;所述第一驱动端包括第一驱动块,二个第一T型螺母,第一消隙弹簧;所述第一驱动块设有用于穿过第一传动丝杆的第一安装孔;所述二个第一T型螺母分别安装于第一驱动块的第一安装孔两端,二个第一T型螺母分别与第一传动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消隙弹簧弹性顶压于二个第一T型螺母之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模组还包括设于第一传动丝杆一端或两端的第一限位开关,设于第一传动丝杆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的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限位开关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3D打印机,通过纵向、竖向、横向驱动装置实现三维空间位置的调节,并且纵向、竖向、横向驱动装置独立的实现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快速拼装,易于维修、拆分运输;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大力推广于市场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3D打印机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图1实施例横向驱动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图1实施例纵向驱动装置、打印平台的立体视图。附图标记103D打印机1基座2纵向驱动装置21第一驱动端211第一驱动块212第一T型螺母213第一消隙弹簧22第一传动丝杆23第一导轨组件24第一驱动电机25第一固定件26第一安装件3竖向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端4横向驱动装置41第三驱动端411第三驱动块412第三T型螺母413第三消隙弹簧42第三固定架43第三传动丝杆44第三导轨组件45第三驱动电机46第三固定件47第三安装件48第三限位开关49第三联轴器5打印平台51固定板52加热板53贴片6打印喷头7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一种3D打印机,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的纵向驱动装置,固定于基座的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打印平台,打印喷头。纵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一驱动端,竖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二驱动端,横向驱动装置固定于第二驱动端,横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三驱动端,打印平台固定于第一驱动端,打印喷头固定于第三驱动端。其中,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为模块化的直线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在纵向方向移动,竖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喷头在横向方向移动,通过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运动状态的合成,以使得打印喷头形成空间打印。如图1所示,一种3D打印机10,包括:基座1,固定于基座1的纵向驱动装置2,固定于基座1的竖向驱动装置3,横向驱动装置4,打印平台5,打印喷头6,控制装置7。纵向驱动装置2设有第一驱动端21,竖向驱动装置3设有第二驱动端31,横向驱动装置4固定于第二驱动端31,横向驱动装置4设有第三驱动端41,打印平台5固定于第一驱动端21,打印喷头6固定于第三驱动端41。纵向驱动装置2、竖向驱动装置3、横向驱动装置4分别与控制装置7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7固定于竖向驱动装置3。其中,纵向驱动装置2、竖向驱动装置3、横向驱动装置4为模块化的直线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2驱动打印平台5在纵向方向移动,竖向驱动装置3驱动横向驱动装置4在竖直方向移动,横向驱动装置4驱动打印喷头6在横向方向移动,通过纵向驱动装置2、竖向驱动装置3、横向驱动装置4运动状态的合成,以使得打印喷头6形成空间打印。如图2所示,横向驱动装置4包括第三驱动模组,第三驱动模组包括第三驱动端41,第三固定架42,横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杆43和第三导轨组件44,第三驱动电机45,固定于第三固定架42的第三固定件46、第三安装件47,设于第三传动丝杆43一端的第三限位开关48,设于第三传动丝杆43与第三驱动电机45之间的第三联轴器49,以及固定于第三固定架42的电机保护壳。第三传动丝杆43、第三导轨组件44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三固定件46和第三安装件47之间,第三传动丝杆43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45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端41与第三传动丝杆43传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的纵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一驱动端;固定于基座的竖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二驱动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端的横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三驱动端;打印平台,其固定于第一驱动端;打印喷头,其固定于第三驱动端;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在纵向方向移动;所述竖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喷头在横向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的纵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一驱动端;固定于基座的竖向驱动装置,其设有第二驱动端;固定于第二驱动端的横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设有第三驱动端;打印平台,其固定于第一驱动端;打印喷头,其固定于第三驱动端;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平台在纵向方向移动;所述竖向驱动装置驱动横向驱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横向驱动装置驱动打印喷头在横向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纵向驱动装置、竖向驱动装置、横向驱动装置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模组;所述第三驱动模组包括所述的第三驱动端,第三固定架,横向设置的第三传动丝杆和第三导轨组件,第三驱动电机,固定于第三固定架的第三固定件、第三安装件;所述第三传动丝杆、第三导轨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三固定件和第三安装件之间,第三传动丝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端与第三传动丝杆传动连接,第三驱动端与第三导轨组件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模组还包括设于第三传动丝杆一端或两端的第三限位开关,设于第三传动丝杆与第三驱动电机之间的第三联轴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三限位开关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端包括第三驱动块,二个第三T型螺母,第三消隙弹簧;所述第三驱动块设有用于穿过第三传动丝杆的第三安装孔;所述二个第三T型螺母分别安装于第三驱动块的第三安装孔两端,二个第三T型螺母分别与第三传动丝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三消隙弹簧弹性顶压于二个第三T型螺母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少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康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