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373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着装者的体宽尺寸及易于设定穿着压力,并且易于穿脱的服装及其编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服装及其编织方法是,由无包覆弹性纱A添纱到底纱B编织而成的筒状衣料W制成,且以所述筒状衣料W原样为体宽,特别是,与底纱B相独立设定控制无包覆弹性纱A的供纱纱长,且可自由设定控制体宽地进行编织,而且,较窄的体宽部分3与其他体宽部分2、4相比,无包覆弹性纱A的周纱长短于底纱B的周纱长编织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服装,特别涉及一种由将无包覆弹性纱添纱 到底纱编织而成的筒状衣料制成的。
技术介绍
过去,检测出针织大圆机的针筒的转动状态,对应改检测到的信 号,驱动供纱装置的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该装置是 根据编织速度来驱动供纱装置以解决供纱不足及供纱过度。另外,检测出底纱的使用量,与之相匹配地供给弹性纱的装置也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装置是以相同供纱量供给底纱和 弹性纱(附加一定张力的状态)。专利文献1:特开2001-159056号公才艮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14840号公报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供纱装置供给底纱,使用上述专利文献2 的装置供给弹性纱以编织筒状衣料时,在筒状衣料的纵向方向的任何 位置,弹性纱的供纱量是随附于底纱的供纱量,而非独立的。因此,使用上述装置编织筒状衣料时,制成的筒状衣料的体宽与 弹性纱的供纱量成比例,但弹性纱的供纱量本身是随附于底纱的供纱 量,因此存在不容易适应着装者的体宽尺寸,也不易设定穿着压力的 问题。也就是说,有必要使底纱的供纱量大于着装者的体宽,以便易于 穿脱。因此弹性纱的供纱量是随附于该底纱的供纱量而被决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是由将无包覆弹性纱添纱到底纱编织而成的筒状衣料制成,且以所述筒状衣料原样为体宽的服装,特别是特征在于,与底纱相独立设定控制无包覆弹性纱的供纱纱长,且可自由设定控制体宽而编织,而且较窄体宽部分与其他体宽部分相比,无包覆弹性纱的周纱长短于底纱的周纱长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彰洋船冈正幸由井美也
申请(专利权)人:郡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