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42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茵陈5‑25份、连翘3‑18份、板蓝根5‑25份、败酱草5‑25份、陈皮3‑18份、车前草5‑25份、丹参5‑25份、红花3‑1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具有疏肝理气、补脾和胃、行滞消胀、制酸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治疗肝炎疗效显著,作用安全可靠。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hepatitis: the raw material and weight ratio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re: 25 copie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3 Forsythia forsythia, 25 parts of Radix Isatidis 5, 25 herbs of Patrinia, 18 copies of citrus peel, 18 copies of plantain grass, 25 copies of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25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and red flower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wide drug source and low cost, and has the efficacy of dispersing liver and Qi, reinforcing spleen and stomach, making stagnation and swelling of the stomach, making acid to relieve pain and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stasis, and its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the effect is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肝炎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组织坏死和炎症,感染肝炎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都会导致发病,其早期临床表现为厌油、恶心、乏力、食欲不振、肝生化检查异常,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肝硬化。目前治疗慢性肝炎多采用保肝,抗纤维化,抗病毒等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正气不足、饮食不节、邪毒侵袭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治疗应从扶正祛邪、清热解毒、健脾化湿、化瘀益气入手。针对该病特点,专利技术人对用中药治疗慢性肝炎,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茵陈5-25份、连翘3-18份、板蓝根5-25份、败酱草5-25份、陈皮3-18份、车前草5-25份、丹参5-25份、红花3-18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茵陈15份、连翘10份、板蓝根15份、败酱草15份、陈皮10份、车前草15份、丹参15份、红花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茵陈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调中利水、燥湿化痰的功效;车前草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从上述各味药材的入经、功能、主治可以看出,这些药物对治疗肝炎针对性很强,纵观整体组方,按君,臣,佐,使相配伍,在各种药材相互配合下,使其发挥最大效率,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对肝炎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5%,治愈率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15g、连翘10g、板蓝根15g、败酱草15g、陈皮10g、车前草15g、丹参15g、红花10g。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5g、连翘14g、板蓝根10g、败酱草25g、陈皮3g、车前草10g、丹参20g、红花6g。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20g、连翘3g、板蓝根25g、败酱草10g、陈皮14g、车前草5g、丹参10g、红花14g。实施例4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25g、连翘6g、板蓝根20g、败酱草5g、陈皮18g、车前草20g、丹参25g、红花3g。实施例5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10g、连翘18g、板蓝根5g、败酱草20g、陈皮6g、车前草25g、丹参5g、红花18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以实施例1给出的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20~65岁。二、诊断依据: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组织坏死和炎症,厌油、恶心、乏力、食欲不振、肝生化检查异常。肝功检查呈阳性即可确诊。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五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1、治愈:黄疸消退,体征消失,肝功能检查正常;2、有效: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等检查尚未完全恢复正常;3、无效:黄疸未消退或加深,症状无改善。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6个疗程,治愈72例,随访未见复发;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病例1:姚某,男,52岁,2012年8月就诊。患者年初体检查出肝炎,采用保肝疗法治疗,乏力、食欲不振症状未见好转,近期复查肝功呈阳性,确诊为慢性肝炎。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1疗程,食欲不振症状减轻,共服4疗程,肝功检查转阴,随访,未复发。病例2:侯某,女,46岁,2013年3月就诊。患者患慢性肝炎一年,采用抗纤维化治疗慢性肝炎,肝功检查指标仍呈阳性。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6疗程,肝功检查转阴,随访,未复发。病例3:吕某,男,59岁,2014年11月就诊。患者半年前诊断为酒精肝,近期出现乏力、恶心症状,检查诊断为慢性肝炎,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5疗程,,肝功检查转阴,随访,未复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15g、连翘10g、板蓝根15g、败酱草15g、陈皮10g、车前草15g、丹参15g、红花1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茵陈15g、连翘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辉涛刘凡磊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昊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