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振珍专利>正文

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41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包括鼻饲管道、鼻饲头和喂饲口,喂饲口位于鼻饲头的端部,所述鼻饲管道的侧壁开有充气口,充气口与鼻饲管道内部的主充气管道相互接通,主充气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气囊内,气囊的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和鼻饲头固定连接,气囊的外壁设有辅助充气管道,辅助充气管道与主充气管道相互贯通,鼻饲管道的端口的内壁设有与鼻饲头端口外壁微凹槽相互配合的微凸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鼻饲管不便推送的时候,可通过对气囊充气辅助鼻饲头进入患者胃中,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且对该技术的要求降低。

A simple operation for a surgeon with a nasal feeding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asal feeding tube for a surgeon, which comprises a nasal feeding pipe, a nose feeding head and a feeding mouth. The feeding mouth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nose feeding head. The side wall of the nasal feeding pipe is opened with an inflatable port, the inflatabl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inflatable pipe inside the nasal feeding pipe,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inflatable pipe extends to the end. In the air bag, the two ends of the air bag are fixed to the nasal feeding pipe and the nose feeding head respectively. The outer wall of the air bag is provided with an auxiliary inflatable pipe, and the auxiliar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inflatable pipe. The inner wall of the port of the nose fee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micro flange which is cooperated with the outer grooves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nose feed por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inconvenient push of the nasal feeding tube, and can assist the nasal feeding head in the patient's stomach by inflating the air bag into the patient's stomach, reducing the burden of the medical staff and reducing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
本技术涉及内科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
技术介绍
鼻饲,就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通过胃管往患者胃中打食物,通常用于昏迷或者不能自已进食的患者。现有技术中的鼻饲管管道长度一定,不可人为调节其长度,但是鼻饲是将管道从患者的鼻孔送到胃中,由于需要鼻饲的患者大多数神志不清,并且送进管道的过程中不可视,不确定性过多,因此具备着一定的难度,非经验充足的医护人员,无法单独完成这一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鼻饲管管道长度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包括鼻饲管道、鼻饲头和喂饲口,喂饲口位于鼻饲头的端部,所述鼻饲管道的侧壁开有充气口,充气口与鼻饲管道内部的主充气管道相互接通,主充气管道的底端延伸至气囊内,气囊的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和鼻饲头固定连接,气囊的外壁设有辅助充气管道,辅助充气管道与主充气管道相互贯通,鼻饲管道的端口的内壁设有与鼻饲头端口外壁微凹槽相互配合的微凸缘。优选的,所述气囊为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和鼻饲头密封连接,气囊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气囊未充气时,微凸缘卡接在微凹槽内,使得鼻饲管道和鼻饲头密封连接,气囊层层折叠,气囊充气的时候,折叠的部分舒展开,微凸缘挣脱微凹槽,鼻饲管道和鼻饲头断开连接,且鼻饲管道和鼻饲头之间通过中空的气囊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充气管道紧贴鼻饲管道设置,主充气管道的直径为鼻饲管道的五分之一。优选的,所述气囊设有不少于2个,气囊的首尾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两段鼻饲管道,充气口分别与每个气囊相互接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充气口进行充气,气体随着主充气管道进入气囊,气囊舒展开而将鼻饲管道和鼻饲头分离,从而达到对鼻饲管道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使得鼻饲管道在进入到病患的体内,若遇到不便推送的时候,可通过该方法辅助鼻饲头进入患者胃中,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且对该技术的要求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囊折叠状态。图中:鼻饲管道1,充气口2,主充气管道3,气囊4,辅助充气管道5,微凸缘6,微凹槽7,鼻饲头8,喂饲口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包括鼻饲管道1、鼻饲头8和喂饲口9,喂饲口9位于鼻饲头8的端部,鼻饲管道1的侧壁开有充气口2,充气口2与充气泵的充气口相互接通,提前设置好气囊4展开需要的气体体积,充气口2与鼻饲管道1内部的主充气管道3相互接通,主充气管道3紧贴鼻饲管道1设置,主充气管道3的直径为鼻饲管道1的五分之一。主充气管道3位于鼻饲管道1内,且主充气管道3的直径较小,因此在既不阻挡营养液的输入的条件下,还能对气囊4进行充气,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主充气管道3的底端延伸至气囊4内,气囊4的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固定连接,气囊4的外壁设有辅助充气管道5,辅助充气管道5与主充气管道3相互贯通,辅助充气管道5能够辅助气囊4充气,鼻饲管道1的端口的内壁设有与鼻饲头8端口外壁微凹槽7相互配合的微凸缘6。气囊4为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密封连接,气囊4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气囊4未充气时,微凸缘6卡接在微凹槽7内,使得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密封连接,气囊4层层折叠,气囊4充气的时候,折叠的部分舒展开,微凸缘6挣脱微凹槽7,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断开连接,且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之间通过中空的气囊4密封连接。气囊4设有不少于2个,气囊4的首尾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两段鼻饲管道1,充气口2分别与每个气囊4相互接通。通过对充气口2进行充气,气体随着主充气管道3进入气囊4,气囊4舒展开而将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分离,从而达到对鼻饲管道1的长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从而使得鼻饲管道1在进入到病患的体内,若遇到不便推送的时候,可通过该方法辅助鼻饲头8进入患者胃中,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且对该技术的要求降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包括鼻饲管道(1)、鼻饲头(8)和喂饲口(9),喂饲口(9)位于鼻饲头(8)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道(1)的侧壁开有充气口(2),充气口(2)与鼻饲管道(1)内部的主充气管道(3)相互接通,主充气管道(3)的底端延伸至气囊(4)内,气囊(4)的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固定连接,气囊(4)的外壁设有辅助充气管道(5),辅助充气管道(5)与主充气管道(3)相互贯通,鼻饲管道(1)的端口的内壁设有与鼻饲头(8)端口外壁微凹槽(7)相互配合的微凸缘(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包括鼻饲管道(1)、鼻饲头(8)和喂饲口(9),喂饲口(9)位于鼻饲头(8)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道(1)的侧壁开有充气口(2),充气口(2)与鼻饲管道(1)内部的主充气管道(3)相互接通,主充气管道(3)的底端延伸至气囊(4)内,气囊(4)的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固定连接,气囊(4)的外壁设有辅助充气管道(5),辅助充气管道(5)与主充气管道(3)相互贯通,鼻饲管道(1)的端口的内壁设有与鼻饲头(8)端口外壁微凹槽(7)相互配合的微凸缘(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操作简便的普外科医生用鼻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为两端分别与鼻饲管道(1)和鼻饲头(8)密封连接,气囊(4)为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珍
申请(专利权)人:宋振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