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晓梅专利>正文

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3399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便于将会阴部患者的双腿撑开,从而有利于其术后恢复;其技术方案是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滑道,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分别包括用于夹持腿关节的弧形板和调节杆,两个弧形板为半椭圆状,其开口相背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插入所述滑道且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弧形板被软质硅胶垫所包覆;所述底板的两端通过夹子或系带与床体连接。

An opening device for the leg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perineu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eg extension device after perineal oper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leg support device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perineum,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legs of the perineum patient to open, and thus facilitate the recovery of the leg.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leg support device after the perineum operation, including the floor and the left support mechanism and the right support mechanism on the floor. The left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mechanism include an arc plate and an adjusting rod for holding the leg joint, and the two arc plates are semi elliptical, and the opening phase is arranged. The bottom of the adjusting rod is inserted by the slideway and slips in the slideway; the arc plate is wrapped with a soft silica gel pad. The two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ed through a clip or tie b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病人进行会阴部手术后,为了利于会阴部的术后恢复,需要将两腿分开;但是目前没有专用的腿部制成装置,一般医护人员在患者的两腿之间放置毛巾垫、枕头、矫形器,来维持下肢的正常位置。但是上述物品均不能保持正常的体位,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特提供一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的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术后腿部不易固定的问题,有效增加患者舒适感,有利于患者恢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滑道,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分别包括用于夹持腿关节的弧形板和调节杆,两个弧形板为半椭圆状,其开口相背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插入所述滑道且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弧形板被软质硅胶垫所包覆;所述底板的两端通过夹子或系带与床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分别为两对;其分别对应患者的大腿内侧以及腿关节处。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分别为三对;其分别对应患者的大腿内侧、腿关节处以及小腿内侧。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该滚珠卡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滑道的侧壁设有多个对应设置的穿孔,一螺栓经过滑道一侧的穿孔经过调节杆上的螺栓孔进入另一侧的滑道的穿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上粘附有吸水棉;所述弧形板采用柔性可延展医用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滑道为直线型或弧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根据需要设置对应数量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将腿部进行分开支撑操作;从而保证不同的患者可根据需要调节两腿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其舒适度。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滑道3、弧形板4、调节杆5、系带6、螺栓7、穿孔8、吸水棉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便于将会阴部患者的双腿撑开,从而有利于其术后恢复。请结合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包括底板1和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所述底板1上设有左右设置的滑道2,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分别包括用于夹持腿关节的弧形板3和调节杆4,两个弧形板3为半椭圆状,其开口相背设置;所述调节杆4的底部插入所述滑道2且在滑道2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弧形板3被软质硅胶垫所包覆;所述底板1的两端通过夹子或系带5与床体连接。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将患者腿部夹持在合适大小的弧形板3内,同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调整调节杆4和滑道2之间的滑动距离,以满足患者需要为准;同时该调节杆4的高度可调,其为升降杆,可根据需要将患者的双腿适度抬高,或者便于医护人员检查或者换药操作。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该弧形板3的尺寸不定其可根据使用的患者进行选择,故在此处不作具体限定;其制造的尺寸为多种,医护人员可根据具体的患者进行挑选。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其在使用的时候,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双腿置于弧形板3内,将调节杆4在滑道2进行滑动,待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将一螺栓6经过滑道2一侧的穿孔7经过调节杆4上的螺栓6孔进入另一侧的滑道2的穿孔7内从而起到固定弧形板3的目的;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2分别为两对;其分别对应患者的大腿内侧以及腿关节处。实施例2,本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2分别为三对;其分别对应患者的大腿内侧、腿关节处以及小腿内侧。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由于该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2的数量不同,其与本技术方案中的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以及对应的滑道2的数量不同,其分别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选择不同的撑开装置,以完成适度的支撑。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所述调节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该滚珠卡在滑道2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滑道2的侧壁设有多个对应设置的穿孔7,一螺栓6经过滑道2一侧的穿孔7经过调节杆4上的螺栓6孔进入另一侧的滑道2的穿孔7内。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滑道,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分别包括用于夹持腿关节的弧形板和调节杆,两个弧形板为半椭圆状,其开口相背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插入所述滑道且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弧形板被软质硅胶垫所包覆;所述底板的两端通过夹子或系带与床体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该滚珠卡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滑道的侧壁设有多个对应设置的穿孔,一螺栓经过滑道一侧的穿孔经过调节杆上的螺栓孔进入另一侧的滑道的穿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会阴部术后腿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所述底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滑道,所述左支撑机构和右支撑机构分别包括用于夹持腿关节的弧形板和调节杆,两个弧形板为半椭圆状,其开口相背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底部插入所述滑道且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弧形板被软质硅胶垫所包覆;所述底板的两端通过夹子或系带与床体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该滚珠卡在滑道内进行左右滑动;所述滑道的侧壁设有多个对应设置的穿孔,一螺栓经过滑道一侧的穿孔经过调节杆上的螺栓孔进入另一侧的滑道的穿孔内。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梅候春丽孙永强夏薇敬佩青杨阳吴艳芳张帅施多芹黄小妮刘佳红李贞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