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39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软垫,所述软垫的后端从套筒后端口伸出并外翻包裹在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筒后端侧壁设有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均包括连接带和胶布带,所述连接带与套筒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胶布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包皮手术部位进行保护,避免手术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碰触,减少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

Protective sleeve for children's circumci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a child's circumcisi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ushion. The back end of the cushion is extended from the rear end of the sleeve and wrapped arou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leeve. The side wall of the rear end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fixed belt and a right fixed belt, and both the left fixed belt and the right fixed belt include a connecting belt and a rubber belt. The connec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hesive ta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otect the operation parts of the circumcision, avoid the unnecessary touch of the operation par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
技术介绍
小儿的包皮是比较疏松幼嫩的组织,对外部的刺激来得敏感,比较容易出现肿胀或感染。术后,坐在凳子上时手术部位易被触碰,加重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可对包皮手术部位进行保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壁设有软垫,所述软垫的后端从套筒后端口伸出并外翻包裹在套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筒后端侧壁设有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所述左固定带与右固定带分别位于套筒的相对侧。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侧壁布设有若干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均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后端口径大于前端口径。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均设有两条。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均包括连接带和胶布带,所述连接带与套筒连接,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与胶布带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后端侧壁的两相对侧均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左固定带的一端从一侧的进线孔穿进后又从同侧的出线孔穿出;所述右固定带的一端从另一侧的进线孔穿进后又从同侧的出线孔穿出。进一步的,所述左固定带的中部在进线孔和出线孔处打结,所述左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分开;所述右固定带的中部在进线孔和出线孔处打结,所述右固定带的两个自由端分开。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长度为6cm,套筒后端口径为3.5cm,套筒前端口径为3cm。进一步的,所述软垫材质为棉,所述套筒的材质为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对包皮手术部位进行保护,避免手术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碰触,减少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软垫、3-左固定带、4-右固定带、5-进线孔、6-出线孔、11-透气孔、31-连接带、32-胶布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包括套筒1,套筒1内壁设有软垫2,软垫2的后端从套筒1后端口伸出并外翻包裹在套筒1的外侧壁上,套筒1后端侧壁设有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左固定带3与右固定带4分别位于套筒1的相对侧,左固定带3用于固定在左腿上,右固定带4用于固定在右腿上,如此将套筒1固定,套筒1套在小儿阴茎上并将小儿包皮手术部位抬起,减少手术部位与椅子或凳子等物品的摩擦。为提高透气效果,套筒1侧壁布设有若干透气孔11,透气孔11均布设置。作为优选,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均包括连接带31和胶布带32,连接带31与套筒1连接,连接带31的另一端与胶布带32连接,使用时,将胶布带32粘在患者腿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均设有两条,一条左固定带3的胶布带32粘在左腿上侧,另一条左固定带3的胶布带32粘在左腿下侧,右固定带4的固定方式同理。其中,软垫2为棉垫或泡沫垫,套筒1的材质为塑料。其中,套筒1前端口径小于后端口径,套筒1的长度为6cm,套筒1后端口径为3.5cm,套筒1前端口径为3cm。胶布带32的长度为10cm,宽度为1cm。透气孔11的直径为0.8cm,水平方向相邻的两个透气孔11的间距为1cm,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透气孔11的间距为1cm。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套筒1后端侧壁的两相对侧均设有进线孔5和出线孔6,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均只有一条,左固定带3的一端从一侧的进线孔5穿进后又从同侧的出线孔6穿出;右固定带4的一端从另一侧的进线孔5穿进后又从同侧的出线孔6穿出。为避免固定带在进线孔5和出线孔6处滑移,左固定带3的中部在进线孔5和出线孔6处打结,左固定带3的两个自由端分开;右固定带4的中部在进线孔5和出线孔6处打结,右固定带4的两个自由端分开。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也均包括连接带31和胶布带32,只是连接带31的两端均连接有胶布带32。使用时,左固定带3一端的胶布带32粘在左腿上侧,左固定带3另一端的胶布带32粘在左腿下侧,右固定带4的固定方式同理。本技术可对包皮手术部位进行保护,避免手术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碰触,减少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内壁设有软垫(2),所述软垫(2)的后端从套筒(1)后端口伸出并外翻包裹在套筒(1)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筒(1)后端侧壁设有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所述左固定带(3)与右固定带(4)分别位于套筒(1)的相对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内壁设有软垫(2),所述软垫(2)的后端从套筒(1)后端口伸出并外翻包裹在套筒(1)的外侧壁上,所述套筒(1)后端侧壁设有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所述左固定带(3)与右固定带(4)分别位于套筒(1)的相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侧壁布设有若干透气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均布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后端口径大于前端口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均设有两条。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小儿包皮手术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带(3)和右固定带(4)均包括连接带(31)和胶布带(32),所述连接带(31)与套筒(1)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小芹练娟杨益琼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