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391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贴覆结构,属于贴覆结构领域。该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该贴覆结构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通过在所述贴覆结构上设置碳材料,使得该贴覆结构具有极强的吸附功能,能够吸附人体皮肤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lad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icking structur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bonding structure. The cladd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structure body attached, and a stick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ticking structure body. The cladding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carbon material, the carbon material is an adsorptive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 cladding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the carbon material on the side of the cladding layer. By setting carbon materials on the cladding structure, the cladding structure has a strong adsorption function and can adsorb the harmful substances in human sk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覆结构
本技术属于贴覆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作为优选而非限定,贴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膏药,能够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然而在贴覆结构贴覆于人体的过程中,并不具有吸附人体皮肤内有害物质的功能。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而且,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覆结构,用以实现良好的吸附功能。该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该贴覆结构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为一种膏药。进一步,还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设于贴覆层上,所述粘合剂用于把所述碳材料紧固在所述贴覆层上。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具有热塑性。进一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和所述碳材料的连接方法为:a,把所述贴覆结构本体加热至可塑状态;b,把所述碳材料置于所述贴覆结构本体的贴覆层;c,对所述碳材料施加压力,把所述碳材料压入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中。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网状结构。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颗粒状,且所述碳材料均匀设于所述贴覆层上。进一步,所述设于所述贴覆层上的碳材料相邻之间有空隙。进一步,所述碳材料颗粒为U型封闭结构,所述U型结构正设于所述贴覆层上。进一步,所述碳材料为图钉状结构,所述图钉状结构包括钉帽和钉针,所述钉针从所述贴覆层穿入所述贴覆结构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举例:在贴覆结构上设有碳材料后,贴覆结构就具有了很强的吸附性。当贴覆结构贴于身体上时,设于贴覆结构上的碳材料能够吸附皮肤中的有害物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为第一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添加粘合剂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嵌入型结构剖视图,为第二实施例。图4为设有网状结构碳材料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为第三实施例。图5为U型结构碳材料的剖视图,为第四实施例。图6为图钉状结构碳材料的剖视图,为第五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100,所述贴覆结构本体100上设有贴覆层110。该贴覆结构还包括碳材料120,所述碳材料120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100设有贴覆层110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120。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碳材料120为颗粒状,具体的,为球形颗粒状,球形颗粒状的碳材料直径设置为1-10mm,贴覆层110为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的胶装物质,把碳材料120撒于贴覆层110上,由于贴覆层有一定的粘附作用,碳材料120不容易脱落下来。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贴覆层110的粘附效果,在贴覆层中添加粘合剂。如图2所示,图2为添加粘合剂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在贴覆层110上涂抹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130,然后把碳材料120通过粘合剂层固定于贴覆层110上,达到更加牢固的效果。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贴覆结构本体100具有热塑性。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贴覆结构本体100采用聚乙烯塑料和/或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把贴覆结构本体100加热至融化的临界状态,然后把碳材料置于所述贴覆层上,然后对碳材料施加压力。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本实施例采用木板和/金属板对碳材料施加压力,由于贴覆结构本体加热后具有热塑性,碳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会挤入碳材料本体中。作为优选而非限定,在每个碳材料颗粒的二分之一被压入贴覆结构本体中后,停止对碳材料施加压力,最后的效果是每个碳材料颗粒一部分位于贴覆结构本体内,一部分位于贴覆结构本体外,待贴覆结构本体冷却后,碳材料就会被贴覆结构本体固定住,从而达到不易脱落的效果。如图4所示,图4为设有网状结构碳材料的贴覆结构的爆炸图。作为优选而非限定,碳材料120设置为网状结构,把网状结构的碳材料120置于贴覆层110上,然后对碳材料施加压力,由于贴覆层110具有粘性,碳材料120会粘附与贴覆层110上。由于碳材料120为网状结构,就不会影响贴覆层110与人体皮肤的直接接触。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把碳材料120做成U形结构,并使U形结构底部与贴覆结构本体接触,这样就能增加碳材料120顶部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碳材料120与人体接触的面积,增加了碳材料120的吸附能力。如图6所示,本实施中,所述碳材料120为图钉状结构。作为优选而非限定,所述图钉状结构包括钉帽121和钉针122,钉针122从贴覆层110穿入贴覆结构100中。作为举例而非限定,钉针122未从贴覆结构100另一侧穿出来。当然,从贴覆结构100另一侧穿出来这种情况也在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果钉针122从贴覆结构100另一侧穿出来,作为优选而非限定,可以采用硬金属块把从贴覆结构100另一侧穿出来的钉针122的部分压弯,这样,能够使得所述碳材料120与所述贴覆结构100的连接更加牢固。以上示意性地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所述贴覆结构为一种膏药;所述碳材料为颗粒状,碳材料颗粒为U型封闭结构,所述U型封闭结构正设于所述贴覆层上;或者,所述碳材料为图钉状结构,所述图钉状结构包括钉帽和钉针,所述钉针从所述贴覆层穿入所述贴覆结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覆结构,包括贴覆结构本体,所述贴覆结构本体上设有贴覆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材料,所述碳材料为具有吸附能力的活性炭,所述贴覆结构本体设有贴覆层的一面设有所述碳材料;所述贴覆结构为一种膏药;所述碳材料为颗粒状,碳材料颗粒为U型封闭结构,所述U型封闭结构正设于所述贴覆层上;或者,所述碳材料为图钉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宇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孩子国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