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肖专利>正文

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227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51
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升温/和降温功能的服装,其特征在于同时具备升温功能和降温功能,由热交换器和液体循环模块组成,还在于可以提供手机软件的人为精确化温度控制,其特征还在于由一个热交换器和液体循环模块组成,液体循环模块的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服装与单层液体循环管的结合方式,编织法,采用编织法结合,就是用纵向布置的单层循环管代替服装的经线进行编织结合,特点是其成衣厚度(除了热交换器的厚度之外)在0.01到1厘米之内运行时储存于液体循环模块里的循环液由热交换器部分的微型泵机带动经过热交换器从而达到升降温的目的,能有效的解决燥热和寒冷天气情况下人们对自身温度的调控需求。

Light intelligent external liquid circulating Lift / cooling su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arment with heating / cooling fun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both heating and cooling functions. It is composed of heat exchanger and liquid circulation module. It also provides artificial precise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mobile software, which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one of the features. It is composed of a heat exchanger and a liquid circulation module, a combination of a certain elastic garment and a single layer liquid circulating tube, and a knitting method. The knitting method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longitudinal layout of a single layer circular tube instead of the warp li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garment (except for heat interse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exchanger, the circulating liquid stored in the liquid cycle module within 0.01 to 1 centimeters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driven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ising and cooling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ntrol demand of the people's own temperatur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hot and cold wea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智能升/降温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同时具有智能升/降温功能的服装。
技术介绍
由于天气的变化多端,极端天气多发,夏天天气燥热难耐,冬天又十分的冷,所以人们需要能降温和御寒的服装来调节自身的体温,使人体感到舒适。关于降温服:现有的降温服装主要有水冷式和风冷式两种,进行专利检索会发现在中国申请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336327.7,公开号为CN206303247U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名称为“直接换热式降温服”的现有降温服(属于空调服类)。现以已授权的专利为
技术介绍
陈述说明。一、功能不同,经相关文献查阅(经专利局网站的专利检索功能查阅的)上述专利只具备降温功能,二、受众不同,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主要受众是从事高温工作的人群如消防员、电焊工人等,而不是普通人的日常降温使用,三、上述专利所使用的制冷原理与本专利技术降温模块基本的类似,都是采用冰箱的制冷原理,现有技术的上述专利基本就是由小型化的冰箱制冷体系构成,上述专利制冷所采用的压缩机、冷凝器和其他冰箱制冷体系的组件是属于小型化的且占用体积大,而本专利技术因需要符合大众日常使用所采用的制冷体系全属于超微型的,占用体积小,四、循环管构造及运行原理的不同,查阅文献上述专利所采用的循环管的结构是循环管外还套有一层管,其中间的空腔用于填充换热油,运行时循环管内的低温液体带走换热油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降温管是单层结构,采用直接接触换热的原理不在经过中间介质,五、冷却循环液的方式与蒸发器构造与位置的不同,上述专利采用将蒸发器置于大的储液箱里降低循环液温度,本专利技术的循环液是从蒸发器中流过冷却循环液的,没有储存循环液的储液箱,六、体积不同,上述专利属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服一类,优点是保温隔热效果好,缺点是体积和重量太大,不满足于推广使用,七、控制方式不同,据文献表明上述专利只存在简单的基于温度传感器等组件的电路模块的自主温度控制,和简单有限的人为控制,没有与本专利技术类似的智能手机软件温控功能,八、上述空调服的有些功能模块可拆卸,而本专利技术为一体化结构。关于升温服主要有常规保暖衣物(如:羽绒服等),但还未见同时具备升温或降温功能的服装;现有种类的升温或降温服,因为使用时长,升/降温幅度和穿着体验不能智能自主调控温度等原因并不能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使用时长在五个小时以上,温度调控在零下五度至六十摄氏度之间,可以自主调控温度,采用轻型化设计改善穿着体验等,从而达到,能满足民众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升温或降温服装的功能单一、穿着体验不佳、无法满足普通使用需求、温度调控范围小、不能智能自主调控温度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自主升/降温功能的服装。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是由一个热交换器、液体循环模块两大部分组成,热交换器部分由:(1):电路集成控制模块,(2):降温模块,(3):升温模块,(4):外壳,组成。外壳与液体循环模块的整体服装粘合置于整体服装后面、人体腰间位置,或不与整体服装粘合,像电视台麦克风的佩戴一样用具有弹性的带束于腰间。液体循环模块部分由:(1)液体循环管,和(2)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常规衣物,(3)循环液,组成。下面对各部分的组成和功能作逐一说明:热交换器部分:(1)电路集成控制模块是由:集成电路板(包括局域网连接功能模块)、电池(容量在10000毫安时以上)、微型循环泵机(圆柱形的直径小于1.5厘米,扁形的高小于1.5厘米)(数量1到100个)特征是采用了降噪技术(例如使用液态轴承马达)、温度检测器(数量1到100不等)等组成,其功能是:提供与手机连接的局域网络连接、可以提供整体组件的常规自主控制(在其热交换器外壳表面布置一些按钮开关可实现基本的温度升降和开关等操作)和手机应用控制(针对智能手机广泛应用,提供基带的局域网络与手机软件连接更加方便使用)、温度的精确控制避免造成低温烫伤等、循环动力提供、电力提供。热交换器部分:(2)降温模块是由微型储液罐(储存降温模块所需的极少量低温液体)和制冷体系组成。微型储液罐是用于储存制冷体系运作所需要少量的低温液体,微型化设计下,其储存容积在0.01升到0.5升,制冷体系提供两个技术方案:首选为方案1;方案1:使用超微型化的冰箱制冷体系,但对其降温性能要求只需要零度到二十七摄氏度温控范围即可,其技术特点:因在其密闭环境中运行考虑到冷凝器部分的冷凝效果可能会有所不佳,故可以对冷凝器采用低温液体浸泡,控制低温液体内能释放速度,来达到冷却冷凝器的效果;或是可能并不需要采用低温液体浸泡的方案,可看情况而定。方案2:将低温液体变为耗材使用,利用控制低温液体释放内能来降低循环液体温度。其功能是:当循环液流经制冷模块时带走循环液体的温度,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热交换器部分:(3)升温模块是由:一些电热丝等可将电能转化热能的部件组成,首选换热性能好的电热丝,升温控制范围10到60度,其功能是:当循环液流经升温模块时增加循环液体的温度加热,提升温度。热交换器部分:(4)外壳是由轻型保温效果好的复合材料组成,对材料无其他详细要求,外壳靠近人体一侧采用防电磁辐射膜等对其防护,对其形状提供一种方案;但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形状为一个长方体,其,长:1到30厘米,宽:1到29厘米,高:1到5.5厘米。其功能是:元器件集成,保护里面的各种元器件,美观隐形化等作用。液体循环模块部分:(1)液体循环管,是由导热抗压性好的材料制成无详细要求,单层,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圆形等抗压性好的形状均可,对其形状无其权利要求,循环管道壁厚在0.01厘米到0.2厘米之间,循环管采用纵向布置,间隔0.01到10厘米,循环管转折处采用非直角形转折,可参照说明书附图,循环管液体容积在0.1升到6升。其功能是:供液体循环,热交换的直接作用于人体。液体循环模块部分:(2)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常规衣物,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常规衣物与循环管结合,成为其降温服的主体部分,结合方式提供两种技术方案,1:粘合粘接法,用具有粘合功能的化学物体(如胶水)将循环管和具有弹性衣物给粘合在一起,2:编织法,将循环管替代一些“经线”一起编织成一个整体。其成衣厚度在0.01到1厘米(除了热交换器的厚度外)之间,其整衣外形类似于背心,无袖,也可做有袖延伸,为方便清洗,在其成衣外面套一层可拆卸的厚度小于0.2毫米的化纤衣物。液体循环模块部分:(3)循环液,采用冰点在零下十摄氏度,沸点在70摄氏度以上的导热性好的任意液体,其他无其详细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很大程度的改善了穿着体验,便于日常使用,同时具备了升温和降温功能,进一步的提升升降温效果,增加了使用时长,使其更加符合普通人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的“外观设计”和“循环管布置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及其运行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简单,所以共提供1个实施例,但不仅限于所提供的实施例。实施例1:1本专利技术由两大模块组成:(1)热交换器模块:包括电路集成控制模块、降温模块、升温模块、和外壳组成,其特征是属于一个集成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其特征在于同时具备升温和降温的功能,其特征还在于由一个热交换器和液体循环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其特征还在于可通过手机软件智能控制,运行时储存于液体循环模块里的循环液由热交换器部分的微型泵机带动经过热交换器从而达到升降温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智能体外液体循环升/降温服,其特征在于同时具备升温和降温的功能,其特征还在于由一个热交换器和液体循环模块两大部分组成,其特征还在于可通过手机软件智能控制,运行时储存于液体循环模块里的循环液由热交换器部分的微型泵机带动经过热交换器从而达到升降温的目的。2.液体循环模块的一层具有一定弹性的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朱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