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月婵专利>正文

一种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3164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活性成分为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为10:1~3:1,优选比为7:1~5:1。二氯噁菌唑和与嗪氨灵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后对病原物真菌室内活性有协同作用,适用于防治由病原物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wo chloroxazole and triaz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wo chloroxazole and zazine, the ratio of the mass ratio of two chloroxazole and mazine is 10:1 to 3:1, and the preferred ratio is 7:1 to 5:1. The combination of two chloroxazole and zazine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has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indoor activity of pathogenic fungi,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caused by the fungus of the dis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效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二氯噁菌唑是一种噁唑砜类杀菌剂,化学名称为:2-甲基砜基-5-(2,4-二氯苯基)-1,3,4-噁二唑,是一种新型低毒、安全的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作物灰霉病、作物炭疽病、水稻纹枯病等真菌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嗪氨灵(triforine),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树和谷物的白粉病和锈病,可有效地防治水果和浆果白粉病、疮痂病和其他病害。还可防治水果贮存中的病害。草莓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侵染发生。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实腐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草莓灰霉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农作物病害最有效的化学手段之一;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农作物病害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要筛选上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的上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合理的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时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风险、减少残留、延缓病原物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优点,所以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然而因为农药混配之间作用机理复杂,组合后是否增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依赖实验结果加以验证,无法进行预期。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增效组合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增效杀菌组合物,便于作物病害抗性管理、健康管理以及减少农药使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优选的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3:1。进一步优选的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7:1~5:1。进一步优选的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7:1。进一步优选的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1。进一步优选的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5:1。所述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除含有活性成分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外,还含有助剂;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1%~60%,其余为农药助剂;优选的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5%~40%,其余为农药助剂。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加工成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便于农业上使用,也可以加工成水悬浮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悬乳剂、可湿性粉剂等其他农药剂型。所述水分散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二氯噁菌唑0.1~40%,嗪氨灵0.01~20%、分散剂0.1~12%、崩解剂0.1~12%、润湿剂0.1~5%,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活性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水分散粒剂。所述微乳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二氯噁菌唑0.1~20%,嗪氨灵0.01~10%、分散剂0.1~10%、乳化剂2~15%、溶剂0.1~30%、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活性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活性成分和助剂溶解后,置于容器中用剪切机剪切5分钟~2小时,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微乳剂。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丙三醇、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麦麸、高粱淀粉、荞麦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化剂可以是农乳33#、农乳34#、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农乳1601#、农乳1602#、T60、S80、TX-10、OP-10、NP-10、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BBM-3、环氧氯丙烷、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山梨糖醇油酸酯、二丁基萘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木粉、胡桃壳粉、木质素、麦麸、稻糠、木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可以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溶剂油S-150、溶剂油S-200、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己烷、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油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醋酸仲丁酯。所述的去离子水是工业去离子水。通过试验发现,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混合使用质量份数比例在10:1~3:1范围内对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布氏白粉菌属(Blumiria)、白粉菌属(Erysiphe)、赤霉属(Gibberella)、核盘菌属(Sclerotinia)、葡萄核盘菌属(Botryotinia)、柄锈菌属(Puccinia)、腥黑粉菌属(Tilletia)、胶锈菌属(Gymnosporzngium)、层锈菌属(Phakopsora)、黑粉菌属(Ustilago)、丝核菌属(Rhizoctonia)、轮枝孢属(Vert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梨孢属(Pyriculara)、葡萄孢属(Botrytis)、尾孢属(Cercospora)、镰孢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具有协同作用。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由葡萄孢属(Botrytis)病原物侵染引起的作物灰霉病如草莓灰霉病、番茄灰霉病,也可以防治由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霜霉属(Peronospora)、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单丝壳属(S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3:1。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有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二氯噁菌唑与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0: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7:1~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7: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氯噁菌唑和嗪氨灵的质量份数比例为: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张月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