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文艺专利>正文

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79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特别是指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包括基座、边撑刺辊支架等部件,刺辊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采用套装配合;固定有边撑支架的基座后部固定于边撑板表面,边撑盖一侧的边撑支架内侧纵向装有边撑刺辊支架,刺辊支架上并排设有中部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导向板弧形弯曲部与刺辊表面间隙配合,导向板经纵向开设的条孔与刺辊支架采用螺栓紧固,螺栓在条孔内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导向板弧形弯曲部之间间隙,两导向板位于纬纱上下两侧,导向板前部为楔形且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前端内侧为刃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多,故障率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废边纱少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特别是指一种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技术背景现有的剪纬机构是由固定在踏盘轴上的链轮,经链条及转动套装在刺毛 辊上的过桥双排链轮的运动,由此被传递到选色箱导轴上,通过各种连接件, 将动力传递到剪刀箱,经过剪刀箱内部的两只凸凹偏心轮带动上下两只剪刀 杆,再由上下剪刀片作主动剪錄动作,还有基座、边撑支架、边撑盖、刺辊支架、废边纱剪刀等约80余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织机在工作过程中,是 由送纬剑和接纬剑将纬纱引入梭口内,钢扣开始打纬,随着钢扣向前运动, 梭口开始闭合,将纬纱夹紧并打錄,当钢扣推动纬纱向前运动将到织口时, 剪纬刀下刀开始向上运动并将纬纱勾住,上刀开始缓慢向下靠拢,等到送纬 剑将纬纱夹紧并向梭口送纬时,上下两刀片合拢,作剪纬动作。上述现有技 术存在着零部件多,工作程序及安装调试复杂,故障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釆用被动剪纬动作的剑杆织 机的剪纬机构。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是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包括基座4、边撑支架3、边撑盖l、边撑刺辊支 架2,刺辊的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上的开孔釆用套装配合;基座4后部固定于 边撑板5表面,边撑支架3固定于基座4上表面,位于边撑盖1 一侧的边撑 支架3内侧纵向装配有边撑刺辊支架2,边撑刺辊支架2上部并排设置有中部 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8、 6,上、下导向板8、 6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与刺 辊表面呈间隙配合,上、下导向板8、 6通过其上纵向开设的条形孔与边撑刺 辊支架2釆用螺栓紧固,且螺栓在条形孔内的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上、下导 向板8、 6中部弧形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上、下导向板8、 6分别位于纬纱的 上下两侧,上、下导向板8、 6的前部为楔形,相邻的上、下导向板8、 6前部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6的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的前端内侧为刃部结构。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设计还有边撑刺辊支架2与位于边撑盖1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表面开设的纵向 凹槽固定装配。基座4后部穿接装配于边撑板5表面,并与边撑板5表面釆用螺栓紧固 配合。上、下导向板8、 6沿送纬剑7的径向分布。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纬纱由送讳剑7和接纬剑引进梭口,钢扣9开始打纬,随钢扣9的前行, 开口开始闭合,将纬纱夹紧并打纬,当钢扣9推动纬纱向前运动将到织口时, 由于上导向板8的导向作用,纬纱进入下导向板6的倒钩形凹槽,钢扣9到 达前死心位置后开始后退,退到一定位置时,送纬剑7此时也运动到导向板8、 6处,送纬剑7在进剑的同时接住并夹紧纬纱向梭口运动,纬纱在下导向板6 的倒钩形凹槽的刃部作用下被割断,送纬剑7向梭口送纬,完成剪纬、送纬 (引纬)、打纬过程。本技术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改变了现有剪纬机构的工作模式,即将主动剪纬变成静止被 动剪绛,从而使剪纬机构的结构更趋于简单化,安装维修简便,同时大幅度 降低了能耗;因本机构为紧贴钢扣进行工作,所以废边纱比现有剪纬机构大 量减少(约50%),在钢扣的利用率得以提高的同时,使布幅的幅面得到有效 加宽从结构上能够实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有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下导向板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整体机结构如图示,包括基座4、边撑支架3、边撑盖l、边撑刺辊支架2,刺辊的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上的开孔釆用凹凸套装配合;基座 4后部卡装固定于边撑板5表面,边撑支架3釆用螺栓固定于基座4上表面, 位于边撑盖1 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釆用螺栓纵向装配有边撑刺辊支架2,边 撑刺辊支架2上部并排设置有中部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8、 6,上、下 导向板8、 6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与刺辊表面呈间隙配合,上、下导向板8、 6 通过其上纵向开设的条形孔与边撑刺辊支架2釆用螺栓紧固,且螺栓在条形 孔内的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上、下导向板8、 6中部弧形弯曲部之间的间隙, 上、下导向板8、 6分别位于纬纱的上下两侧,上、下导向板8、 6的前部为 楔形,相邻的上、下导向板8、 6前部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6 的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的前端内侧为刃部结构。边撑刺辊支架2与位于边撑盖1 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表面开设的纵向 凹槽釆用螺栓固定装配。基座4后部穿接装配于边撑板5表面,并与边撑板5表面釆用螺栓紧固 配合。上、下导向板8、 6沿送纬剑7的径向分布。 其余结构如前述。权利要求1. 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包括基座(4)、边撑支架(3)、边撑盖(1)、边撑刺辊支架(2),刺辊的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上的开孔采用套装配合;其特征在于基座(4)后部固定于边撑板(5)表面,边撑支架(3)固定于基座(4)上表面,位于边撑盖(1)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纵向装配有边撑刺辊支架(2),边撑刺辊支架(2)上部并排设置有中部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8)、(6),上、下导向板(8)、(6)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与刺辊表面呈间隙配合,上、下导向板(8)、(6)通过其上纵向开设的条形孔与边撑刺辊支架(2)采用螺栓紧固,且螺栓在条形孔内的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上、下导向板(8)、(6)中部弧形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上、下导向板(8)、(6)分别位于纬纱的上下两侧,上、下导向板(8)、(6)的前部为楔形,相邻的上、下导向板(8)、(6)前部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6)的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的前端内侧为刃部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撑 刺辊支架(2)与位于边撑盖(1) 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表面开设的纵向 凹槽固定装配。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 (4)后部穿接装配于边撑板(5)表面,并与边撑板(5)表面釆用螺栓紧固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 下导向板(8)、 (6)沿送纬剑(7)的径向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特别是指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包括基座、边撑刺辊支架等部件,刺辊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采用套装配合;固定有边撑支架的基座后部固定于边撑板表面,边撑盖一侧的边撑支架内侧纵向装有边撑刺辊支架,刺辊支架上并排设有中部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导向板弧形弯曲部与刺辊表面间隙配合,导向板经纵向开设的条孔与刺辊支架采用螺栓紧固,螺栓在条孔内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导向板弧形弯曲部之间间隙,两导向板位于纬纱上下两侧,导向板前部为楔形且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前端内侧为刃部。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零部件多,故障率高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废边纱少等优点。文档编号D03D47/36GK201080535SQ200720102198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0日专利技术者孙文艺 申请人:孙文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剑杆织机的剪纬机构,包括基座(4)、边撑支架(3)、边撑盖(1)、边撑刺辊支架(2),刺辊的端部与边撑刺辊支架上的开孔采用套装配合;其特征在于基座(4)后部固定于边撑板(5)表面,边撑支架(3)固定于基座(4)上表面,位于边撑盖(1)一侧的边撑支架(3)内侧纵向装配有边撑刺辊支架(2),边撑刺辊支架(2)上部并排设置有中部呈弧形弯曲的上、下导向板(8)、(6),上、下导向板(8)、(6)中部的弧形弯曲部与刺辊表面呈间隙配合,上、下导向板(8)、(6)通过其上纵向开设的条形孔与边撑刺辊支架(2)采用螺栓紧固,且螺栓在条形孔内的行程小于刺辊表面与上、下导向板(8)、(6)中部弧形弯曲部之间的间隙,上、下导向板(8)、(6)分别位于纬纱的上下两侧,上、下导向板(8)、(6)的前部为楔形,相邻的上、下导向板(8)、(6)前部呈“八”字形不相交设置,下导向板(6)的上表面为倒钩形凹槽,倒钩形凹槽的前端内侧为刃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艺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