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723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滑块、滑轮、安全绳、回位弹簧、固定块、挂钩、圆环、固定绳;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第一圆筒侧面设有开口,滑块位于第一圆筒内,箱体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回位弹簧下端与箱体连接,回位弹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方的墙面上;固定绳上端与箱体下端连接,固定绳下端与圆环连接,挂钩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下方的墙面上,实现了将配电箱安装在墙面上,节约地面空间,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配电箱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在现有技术中,配电箱通常安装在地面上,导致地面拥挤,占用了较多的地面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占用较多的地面面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配电箱安装在墙面上,节约地面空间,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设备,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滑块、滑轮、安全绳、回位弹簧、固定块、挂钩、圆环、固定绳;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第一圆筒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第一圆筒侧面设有开口,滑块位于第一圆筒内,箱体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回位弹簧下端与箱体连接,回位弹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方的墙面上;固定绳上端与箱体下端连接,固定绳下端与圆环连接,挂钩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下方的墙面上。其中,本技术的原理为:将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然后将配电箱与导轨滑动连接,间接滑动固定在墙面上,在需要使用时,拉动固定绳,将配电箱拉下,然后将圆环挂在挂钩上进行固定,方便对配电箱进行维护,使用完成后利用回位弹簧将配电箱收回至墙面上方,节约地面空间,使用方便,且还设有可以随着移动的安全绳,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防止箱体掉落,安全性较高。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GPS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与通信模块。利用GPS定位模块可以获得箱体的位置信息,利用通信模块可以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实现对箱体的监控,防止被盗。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皮带、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控制器、电机;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电机通过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齿轮连接,滑轮通过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连接。其中,利用控制器可以对电机进行控制,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带动滑轮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箱体移动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外壳,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侧开门,所述侧开门上设有锁扣。进一步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分别通过多个真空吸盘吸附在墙面上。利用真空吸盘可以实现可拆卸固定,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安装在不同的墙面上,或者墙面的不同位置上。进一步的,真空吸盘包括连接端和吸附端,连接端与箱体连接,吸附端吸附在墙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端上设有多个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第二圆筒、第二弹簧、丝杆、旋转手柄,所述第二圆筒上表面设有螺孔,所述第二圆筒下端为开口状且与吸附端上表面连接,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圆筒内,丝杆上端与旋转手柄连接,丝杆下端穿过螺孔后与第二弹簧上端连接,第二弹簧下端与吸附端上表面接触。传统的真空吸盘在吸附一段时间后,吸附力会下降,导致脱落具有安全隐患,本申请中设置了防脱结构,转动旋转手柄,使得丝杆前进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第二弹簧对吸附端上表面进行挤压防止其翘起漏气,防止其脱落。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上下端均设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表面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海绵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多个波纹软管,所述配电箱的传输线穿过波纹软管两端。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占用较多的地面面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配电箱安装在墙面上,节约地面空间,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是本申请中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配电箱中的传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中防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解决了现有的配电箱占用较多的地面面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将配电箱安装在墙面上,节约地面空间,且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考图1-图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箱体内的设备,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第一圆筒4、滑块5、滑轮6、安全绳7、回位弹簧8、固定块9、挂钩10、圆环11、固定绳12;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第一圆筒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第一圆筒侧面设有开口,滑块位于第一圆筒内,箱体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回位弹簧下端与箱体连接,回位弹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方的墙面上;固定绳上端与箱体下端连接,固定绳下端与圆环连接,挂钩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下方的墙面上。其中,本技术的原理为:将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然后将配电箱与导轨滑动连接,间接滑动固定在墙面上,在需要使用时,拉动固定绳,将配电箱拉下,然后将圆环挂在挂钩上进行固定,方便对配电箱进行维护,使用完成后利用回位弹簧将配电箱收回至墙面上方,节约地面空间,使用方便,且还设有可以随着移动的安全绳,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防止箱体掉落,安全性较高。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GPS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与通信模块。利用GPS定位模块可以获得箱体的位置信息,利用通信模块可以将位置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实现对箱体的监控,防止被盗。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5、皮带14、第一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6、控制器18、电机17;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电机通过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齿轮连接,滑轮通过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连接。其中,利用控制器可以对电机进行控制,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带动滑轮转动,进而实现了对箱体移动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还包括:外壳,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外壳设有侧开门,所述侧开门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滑块、滑轮、安全绳、回位弹簧、固定块、挂钩、圆环、固定绳;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第一圆筒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第一圆筒侧面设有开口,滑块位于第一圆筒内,箱体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回位弹簧下端与箱体连接,回位弹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方的墙面上;固定绳上端与箱体下端连接,固定绳下端与圆环连接,挂钩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下方的墙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包括:箱体和箱体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滑块、滑轮、安全绳、回位弹簧、固定块、挂钩、圆环、固定绳;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圆筒均固定在墙面上,第一圆筒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第一圆筒侧面设有开口,滑块位于第一圆筒内,箱体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安全绳一端与箱体连接,安全绳另一端穿过开口与滑块连接,滑块的尺寸大于开口尺寸;回位弹簧下端与箱体连接,回位弹簧上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块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上方的墙面上;固定绳上端与箱体下端连接,固定绳下端与圆环连接,挂钩固定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下方的墙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GPS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与通信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占地面积较小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皮带、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控制器、电机;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电机通过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齿轮连接,滑轮通过第二转动杆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皮带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万谢兴敏冯婷姜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得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