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及其介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52577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及其介质、系统,包括工作线程和写日志线程,步骤包括:启动工作线程执行事务操作;将执行事务产生的行为信息记录在计算机缓存;判断事务是否结束;将结束的事务行为信息发送到暂存队列;所述暂存队列为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空间;启动写日志线程,读取暂存队列的行为信息,并写入到日志文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日志写入操作问题,特别是多线程并发情况下日志写入问题,让日志数据写入不影响正常的执行操作,并让多线程的日志数据写入归一,自动分辨错误日志,有效地保证日志数据的完整性及分类处理,提高系统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及其介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领域,特指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及其介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在开发高性能、高并发计算机服务器时,后台系统记录日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在密码服务平台、综合密钥管理系统、制卡系统等产品的实际应用中,记录日志有便于后台排查错误,当后台服务系统日志库性能不好时,会严重影响平台系统的性能。现有技术的日志库,每次记录一行日志,就往日志文件中写入操作。例如在后台服务程序的每笔交易,都会记录多条日志,每记录一条日志都需要往日志文件中写日志。如图1所示,现有的写日志流程:(1)写日志线程加锁;(2)打开日志文件;(3)将日志信息写入到日志文件中;(4)关闭日志文件句柄;(5)释放线程锁;(6)继续执行,是否需要写日志,如果需要,返回步骤(1);否则结束写日志。上述步骤,每次将日志写入到日志文件中,都需要执行打开文件,写日志到文件和关闭文件句柄等操作。由于写日志是同步进行的,只有日志写完到日志文件中,才会继续往下执行下一步操作,这样的写日志方式将非常消耗服务器性能,增加服务器的运载负担。另外,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线程和写日志线程,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工作线程执行事务操作;S2:将执行事务产生的行为信息记录在计算机缓存;S3:判断事务是否结束;S4:将结束的事务行为信息发送到暂存队列;所述暂存队列为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空间;S5:启动写日志线程,读取暂存队列的行为信息,并写入到日志文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日志数据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线程和写日志线程,至少包括如下步骤:S1:启动工作线程执行事务操作;S2:将执行事务产生的行为信息记录在计算机缓存;S3:判断事务是否结束;S4:将结束的事务行为信息发送到暂存队列;所述暂存队列为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空间;S5:启动写日志线程,读取暂存队列的行为信息,并写入到日志文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判断事务是否结束步骤包括:A1:判断事务是否为完成操作的行为指令;A2:如是,跳转到S4,结束工作线程的事务操作;否则,返回S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还包括对写入的日志数据分析步骤,包括:B1:对写入日志文件的日志数据作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错误日志数据,所述错误日志数据为执行事务中存在的报错行为信息;B2:将错误日志数据复制到错误日志文件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暂存队列同时接收多个工作线程的行为信息,并以堆栈形式存储在临时存储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暂存队列的临时存储空间的重复使用步骤,包括:C1:当暂存队列接收的行为信息容量达到设定容量值时,所述工作线程将重新尝试将该行为信息发送到暂存队列的操作;当所述暂存队列接收失败时,将该行为信息作清除处理;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定李文俊杨武雷朋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江南科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