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54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形成在第一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块状电极,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不同;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连接导线,分别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且多条连接导线均沿第二方向引出;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与第一触控电极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连接导线之间或第二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之间。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可以实现减小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盲区,提高触控面板的精确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触控面板作为一种信息输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公共场所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各种产品中。这样,用户只需用手指触摸触控面板就能够实现对该电子设备的操作,消除了用户对其他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等)的依赖,使人机交互更为简易。图1为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触控面板为常见的单层多点式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测电极12。该触控面板中各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测电极12由同一层透明导电材料膜制备形成,不需要架桥搭接,制作工艺简单且制作成本低廉。同时,与触控驱动电极11或触控感测电极12电连接的连接导线13可在面内完成,这样有利于实现超窄边框设计。触控面板中,触控位置的识别是通过检测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测电极12上的电容变化量完成的,连接导线13仅起到信号传输的功能,并不能实现触控位置识别的功能。因此,触控面板中,除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测电极12的布设区域外,其余区域均称为触控盲区。现有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11、触控感测电极12以及与触控驱动电极11或触控感测电极12电连接的连接导线13排布不合理,触控驱动电极11和触控感测电极12所占据的区域较小,致使触控面板中存在较大的触控盲区。无疑这会将降低触摸面板的精确度,制约其在高端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以实现减小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盲区,提高触控面板的精确度的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块状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且所述多条连接导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出;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为块状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进一步地,沿远离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方向,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长。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为梳状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进一步地,沿远离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方向,所述辅助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长。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为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条状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所述第二辅助电极设置于与不同的所述重复单元对应的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触控面板包括N个重复单元,其中N≥2;第奇数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侧;第偶数个所述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关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称。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重复单元的连接导线由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引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触控面板中增设与第一触控电极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该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连接导线之间或第二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之间,解决了现有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所占据的区域较小,致使触控面板中存在较大的触控盲区,在该触控盲区内无法检测触控位置的问题,实现了减小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盲区,提高触控面板的精确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区域D的局部放大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中区域E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块状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且所述多条连接导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出;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在具体使用时,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或者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一触控电极为触控感测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触控面板中增设与第一触控电极和/或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该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连接导线之间或第二触控电极与连接导线之间,解决了现有的触控面板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所占据的区域较小,致使触控面板中存在较大的触控盲区,在该触控盲区内无法检测触控位置的问题,实现了减小触控面板中的触控盲区,提高触控面板的精确度的效果。实施例二图2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为前述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示例。参见图2a和图2b,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21;形成在衬底基板21上的沿第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块状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且所述多条连接导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出;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一个第一触控电极,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侧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块状电极,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连接导线,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连接,且所述多条连接导线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引出;以及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邻的所述连接导线之间或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连接导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为块状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连接导线引出的方向,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逐渐增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包括第一辅助电极和第二辅助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为梳状电极;所述第一辅助电极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极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辅助电极、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所述第一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辅助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电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郁仁刘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