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信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53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31
本公开提供一种稳定地支承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固定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和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并支承显示器(16)的背面(16a)的支承板(18)。而且,支承板(18)具有配置于第一壳体部件(12A)的内表面侧的第一板部件(28A)、配置于第二壳体部件(12B)的内表面侧的第二板部件(28B)以及将第一板部件(28A)与第二板部件(28B)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的片状部件(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信息设备
本公开涉及在能够折叠的一对壳体部件的内侧设置有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有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且不具有物理键盘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设备迅速普及。这种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器在使用时大一些较为理想但在携带时又被希望小型化。因此,有人提出了通过使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等柔性显示器从而不仅是使壳体能够折叠、使显示器也能够折叠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器非常薄,且耐冲击等能力也弱。因此,显示器需要在能够对折活动的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被稳定地支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考虑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产生,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支承能够折叠的显示器的便携式信息设备。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板,该支承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器的背面,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以及挠性片状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可以构成为,所述挠性片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并且在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的表面固定所述显示器。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同该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对置的一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形成缝隙,而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间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不形成缝隙。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板形成,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由金属箔形成。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端面的局部向外侧突出的安装片,并借助该安装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边缘部的背面突出的安装部,并借助该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夹设有缓冲部件。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侧设置有减振部件。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进行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借助从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一板部件电连接,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电连接,所述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和第二导电部件,其通过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板部件之间电连接,由此将所述显示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和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供运算装置安装的主基板,而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对所述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副基板,所述主基板与所述副基板之间由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的主布线电连接,所述显示器借助从所述显示器的位于靠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部分引出的副布线与所述副基板电连接。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和矩形状的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所述显示器的同一端部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之间电连接。根据本公开,能够将能够折叠的显示器借助支承板在能够折叠的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稳定地支承。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闭合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侧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支承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A是沿图4中的VA-VA线的剖视图。图5B是示出将图5A所示的支承板对折折叠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片将支承板向壳体部件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安装部将支承板向壳体部件固定的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设置有减振片作为减振部件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图9是示出设置有减振弹簧作为减振部件的结构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侧剖视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布线构造的结构图。图11A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显示器反过来配置于外部并连接了主布线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1B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显示器从图11A所示的状态固定安装于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2A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接地构造的侧视图。图12B是示意性地示出该便携式信息设备的主要接地构造的结构图。图13是示出用接地带连接显示器与第一板部件之间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便携式信息设备;12A…第一壳体部件;12B…第二壳体部件;14…脊部;16…显示器;18…支承板;19…铰接机构;20…主基板;20a…中央处理器;22…导电螺钉;24…副基板;26…电池装置;28A…第一板部件;28B…第二板部件;30…片状部件;32…折曲部;34…缝隙;38…安装片;40…安装部;41…缓冲部件;48…减振片;49…减振弹簧;56…主布线;58…电池布线;60…布线;62…副布线;66…地线;68…接地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例举优选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对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1是示出闭合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收纳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开图1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而设定为使用形态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便携式信息设备10的侧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信息设备10具备第一壳体部件12A和第二壳体部件12B、脊部14以及显示器1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便携式信息设备10,例示能够如书般对折折叠的平板电脑。便携式信息设备10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或者电子记事本等。各壳体部件12A、12B分别为在与脊部件14对应的边以外的三条边立起形成有侧壁的矩形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板,该支承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器的背面,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以及挠性片状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1.10 JP 2017-0020621.一种便携式信息设备,具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它们能够对折折叠;以及显示器,其能够对折折叠,跨该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地设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支承板,该支承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支承所述显示器的背面,所述支承板具有:第一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第二板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侧;以及挠性片状部件,其将所述第一板部件与所述第二板部件之间连结得能够对折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片状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的整个表面,并且在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的表面固定所述显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二板部件的同该第一板部件的一端面对置的一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对折折叠了的状态下形成缝隙,而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之间打开为平板状的状态下不形成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由纤维强化树脂板形成,所述挠性片状部件由金属箔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端面的局部向外侧突出的安装片,并借助该安装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件和所述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具有从其外周边缘部的背面突出的安装部,并借助该安装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壳体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以及在所述支承板的背面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内表面之间中的至少一者夹设有缓冲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信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村宪司堀越正太天野将之山内武仁土桥守幸藤井一男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