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261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且上安装板的下方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与上安装板对应的位置固定有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密集的铝箔板,所述铝箔板的内部穿过有铝箔外管,所述铝箔外管靠近上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热换气体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螺旋的铝箔外管和铝箔内管,增长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再管内进行热交换的时间,使热交换更加彻底,保证了液体的热交换率;将铝箔内管的管壁设置成为凹凸不平状,增加了热交换气体和需要热交换的液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

A kind of spiral full effect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iral full effect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n upper mounting plate. The lower side of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is fixed with a lower mounting plate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A dense aluminum foil 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and the lower mounting plate. The inner of the aluminum foil plate is penetrated with an aluminum foil outer tub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aluminum foil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hot gas exchange inlet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upper end.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spiral aluminum foil outer tube and an aluminum foil inner tube, and increases the liquid re tube requiring heat exchange. The time of heat exchange makes the heat exchange more thorough, ensures the heat exchange rate of the liquid, sets the tube wall of the inner tube of the aluminum foil into a concave and convex shape, increases the heat exchange area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 gas and the liquid requiring heat exchange, and improves the heat exchang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是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全效换热器芯体由铝箔分隔组成多层交叉流动空气通道,通过压边流胶等工艺对边角密封后,使交叉两股流动空气隔离,当两股空气存在温差时,通过空气之间隔离的铝箔实现冷热量的传送交换,无需其它介质,但是现有的全效换热器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停留在换热器内部的时间较短,不能够彻底换热,并且由于现有的全效换热器只有一个通道进行换热,换热更加不彻底更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包括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且上安装板的下方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下端与上安装板对应的位置固定有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密集的的铝箔板,所述铝箔板的内部穿过有铝箔外管,所述铝箔外管靠近上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热换气体进口,且热换气体进口的上端穿过上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外管靠近下端的下表面固定有热换气体出口,且热换气体出口穿过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所述铝箔外管的管内设置有铝箔内管,所述铝箔内管的上端固定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上端穿过安装板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内管的下端固定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上端依次穿过铝箔外管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铝箔外管通过铝箔外管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铝箔外管通过支撑柱与下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铝箔内管的管壁为凹凸不平状。优选的,所述铝箔板为波纹状。优选的,所述铝箔内管通过铝箔内管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优选的,所述铝箔外管为螺旋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螺旋的铝箔外管和铝箔内管,增长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再管内进行热交换的时间,使热交换更加彻底,保证了液体的热交换率;将铝箔内管的管壁设置成为凹凸不平状,增加了热交换气体和需要热交换的液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率;设置了铝箔板,铝箔板可以吸收热交换气体的温度传递给铝箔管,增加了热交换的热换效率;铝箔外管内部的换热气体和铝箔板上流通的换热气体同时对液体进行换热,两个通道换热,换热更加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铝箔板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上安装板、2-铝箔内管、3-热换气体进口、4-进液口、5-第一支撑板、6-铝箔外管支撑架、7-铝箔外管、8-铝箔内管支撑架、9-出液口、10-下安装板、11-热换气体出口、12-支撑柱、13-铝箔板、14-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包括上安装板1,上安装板1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5,且上安装板1的下方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14的下端与上安装板1对应的位置固定有下安装板10,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10之间设置有密集的的铝箔板13,铝箔板13可以更好的传导热交换空气,铝箔板13的内部穿过有铝箔外管7,铝箔外管7靠近上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热换气体进口3,热换气体进口3用于将热交换空气导入铝箔外管7的内部,且热换气体进口3的上端穿过上安装板1的上表面,铝箔外管7靠近下端的下表面固定有热换气体出口11,热换气体出口11用于将热交换空气从铝箔外管7的内部导出,且热换气体出口11穿过第二支撑板14的外表面,铝箔外管7的管内设置有铝箔内管2,铝箔内管2的上端固定有进液口4,进液口4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导入铝箔内管2内,且进液口4的上端穿过安装板1的上表面,铝箔内管2的下端固定有出液口9,出液口将热交后的液体导出铝箔内管2,且出液口9的上端依次穿过铝箔外管7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板5的外表面。铝箔外管7通过铝箔外管支撑架6与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14之间固定连接。由于铝箔外管7通过支撑柱12与下安装板10之间固定连接,所以铝箔外管7可以固定在下安装板10上。通过铝箔内管2的管壁为凹凸不平状,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和热交换气体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通过铝箔板13为波纹状,热交换气体和铝箔外管7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增大。由于铝箔内管2通过铝箔内管支撑架8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上,所以铝箔内管2可以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上。通过铝箔外管7为螺旋状,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在铝箔内管2内的时间更长,热交换的时间更长,热交换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安装好之后,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从进液口4通入铝箔内管2的内部,将热交换气体通过热换气体进口3通入铝箔外管7的内部,再从铝箔板13的前方通入另外一部分热换气体,需要进行热交换的液体在铝箔内管2的内部流动,铝箔外管7内部的热换气体将铝箔内管2内部的液体进行热交换,铝箔板13的前方通入的热换气体可以加强热交换的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包括上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5),且上安装板(1)的下方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14)的下端与上安装板(1)对应的位置固定有下安装板(10),所述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10)之间设置有密集的铝箔板(13),所述铝箔板(13)的内部穿过有铝箔外管(7),所述铝箔外管(7)靠近上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热换气体进口(3),且热换气体进口(3)的上端穿过上安装板(1)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外管(7)靠近下端的下表面固定有热换气体出口(11),且热换气体出口(11)穿过第二支撑板(14)的外表面,所述铝箔外管(7)的管内设置有铝箔内管(2),所述铝箔内管(2)的上端固定有进液口(4),且进液口(4)的上端穿过安装板(1)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内管(2)的下端固定有出液口(9),且出液口(9)的上端依次穿过铝箔外管(7)的下端面与第一支撑板(5)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全效换热器,包括上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板(1)的下方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板(5),且上安装板(1)的下方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支撑板(14)的下端与上安装板(1)对应的位置固定有下安装板(10),所述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10)之间设置有密集的铝箔板(13),所述铝箔板(13)的内部穿过有铝箔外管(7),所述铝箔外管(7)靠近上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热换气体进口(3),且热换气体进口(3)的上端穿过上安装板(1)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外管(7)靠近下端的下表面固定有热换气体出口(11),且热换气体出口(11)穿过第二支撑板(14)的外表面,所述铝箔外管(7)的管内设置有铝箔内管(2),所述铝箔内管(2)的上端固定有进液口(4),且进液口(4)的上端穿过安装板(1)的上表面,所述铝箔内管(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密升田俊雄刘观林郭飞祥李韶峰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