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083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面中间设置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旋动柱,所述旋动柱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槽底端壁的左侧设置有簧件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右端壁的底部设置有限移槽,所述第一滑移块右端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配合连接的限移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根据太阳的运动轨迹而实现自动控制光电板的倾斜角度以及朝向,采用阳光进行发电,节约能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方便搬动,适宜在户外使用。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industrial 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new industrial fan, including a base. A spinning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op end of the base, and a swirling rotary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rotary chamber. The first slip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rotary column, and the first slip block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lip block in the first slip groove, and the first slip block is provided in the first slip groove. The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slip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slots. The bottom of the right end wall of the first slip slot is set with a finite shift slo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slip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shift block connected with the limit shift slot.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low in production cost, and can be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motion track of the sun. The tilt angl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light plate are made with sunlight, energy saving, efficient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nvenient moving, suitable for outdoor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
技术介绍
炎热的夏天仍有许多工人需要在户外工作,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作业,会导致自身肾脏负担加重,从而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加明显,同时高温也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下降。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又会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导致中暑,因此需要使用风扇对人体表面进行降温,但是目前的工业用风扇耗电量大,需要接到电源,不适宜在户外使用,而且本身难以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面中间设置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旋动柱,所述旋动柱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槽底端壁的左侧设置有簧件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右端壁的底部设置有限移槽,所述第一滑移块右端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配合连接的限移块,所述限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限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电转子动力连接,所述簧件槽中设置有簧件,所述第一滑移块中设置有电能储藏部,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左侧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右侧设置有上升槽,所述上升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滑移块,所述上升槽底端壁中设置有第二电转子,所述第二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滑移块底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螺型纹配合连接的螺眼,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和所述支杆顶部之间设置有光电板,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杆顶部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基座左右两端面上相称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容装槽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装置,所述旋动柱底端面中间设置有凹进槽,所述旋动腔底端壁中间设置有第三电转子,所述第三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端块,所述凸端块用以与所述凹进槽配合连接,所述基座顶端面的左右两端相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面固定设置有风扇结构,所述风扇结构包括壳体和可与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壁旋动配合连接的轴心,所述轴心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片扇叶,所述转动柱中设置有触控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搬移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容装槽中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块,所述搬移块中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旋动配合连接的通孔,所述搬移块背向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前后穿通设置有杆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转子设置在所述限移槽的底端壁中,所述第一螺杆上端与所述限移槽的顶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下端与所述第一电转子的扭矩传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转子、第三电转子和第二电转子均与所述电能储藏部电接,所述电能储藏部与所述光电板电接,所述风扇结构与所述电能储藏部电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簧件上端与所述第一滑移块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簧件下端与所述簧件槽底端壁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搬移块的两端以及所述光电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度面,所述杆件与所述搬移块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触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限移槽顶壁的触控器,所述触控器与所述第一电转子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控制第一电转子工作旋动驱动限移块向上滑移,限移块向上滑移带动第一滑移块向上滑移,从而使得光电板露出第一滑移槽外,簧件对第一滑移块的左端起到支撑作用,当限移块向上滑移到限移槽的最顶端时,控制第二电转子工作旋动,第二电转子工作旋动驱动第二滑移块向上滑移,从而将光电板的右端顶起,以调整光电板的倾斜角度,最后,通过控制第三电转子旋动驱动凸端块旋动,凸端块旋动带动旋动柱旋动,从而可以根据太阳的运动而调节光电板的朝向,以便于更好的吸收太阳光,最终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两个所述风扇结构工作进行吹风使用。2.通过控制第二电转子工作反转,使得光电板处于平行状态,而后控制第一电转子工作将光电板收回到第一滑移槽中,从而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因此对光电板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光电板因外界因素而损坏。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根据太阳的运动轨迹而实现自动控制光电板的倾斜角度以及朝向,采用阳光进行发电,节约能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方便搬动,适宜在户外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电板处于工作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端面中间设置有旋动腔10,所述旋动腔10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旋动柱2,所述旋动柱2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20,所述第一滑移槽20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3,所述第一滑移槽20底端壁的左侧设置有簧件槽21,所述第一滑移槽20右端壁的底部设置有限移槽23,所述第一滑移块3右端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23配合连接的限移块26,所述限移槽23中设置有与所述限移块26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杆24,所述第一螺杆24与第一电转子25动力连接,所述簧件槽21中设置有簧件22,所述第一滑移块3中设置有电能储藏部77,所述第一滑移块3顶端面左侧固定设置有支杆75,所述第一滑移块3顶端面右侧设置有上升槽7,所述上升槽7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滑移块73,所述上升槽7底端壁中设置有第二电转子70,所述第二电转子70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移块73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71,所述第二滑移块73底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71螺型纹配合连接的螺眼72,所述第二滑移块73顶部和所述支杆75顶部之间设置有光电板4,所述第二滑移块73顶部通过第一铰轴74与所述光电板4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杆75顶部通过第二铰轴76与所述光电板4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基座1左右两端面上相称设置有容装槽6,所述容装槽6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装置,所述旋动柱2底端面中间设置有凹进槽13,所述旋动腔10底端壁中间设置有第三电转子11,所述第三电转子11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端块12,所述凸端块12用以与所述凹进槽13配合连接,所述基座1顶端面的左右两端相称设置有支座50,所述支座50顶面固定设置有风扇结构5,所述风扇结构包括壳体51和可与所述壳体51前后两侧壁旋动配合连接的轴心52,所述轴心52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片扇叶53,所述转动柱2中设置有触控装置。其中,所述搬移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容装槽6中的固定柱62,所述固定柱62上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块61,所述搬移块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面中间设置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旋动柱,所述旋动柱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槽底端壁的左侧设置有簧件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右端壁的底部设置有限移槽,所述第一滑移块右端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配合连接的限移块,所述限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限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电转子动力连接,所述簧件槽中设置有簧件,所述第一滑移块中设置有电能储藏部,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左侧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右侧设置有上升槽,所述上升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滑移块,所述上升槽底端壁中设置有第二电转子,所述第二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滑移块底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螺型纹配合连接的螺眼,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和所述支杆顶部之间设置有光电板,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杆顶部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基座左右两端面上相称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容装槽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装置,所述旋动柱底端面中间设置有凹进槽,所述旋动腔底端壁中间设置有第三电转子,所述第三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端块,所述凸端块用以与所述凹进槽配合连接,所述基座顶端面的左右两端相称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面固定设置有风扇结构,所述风扇结构包括壳体和可与所述壳体前后两侧壁旋动配合连接的轴心,所述轴心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多片扇叶,所述转动柱中设置有触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新型工业风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端面中间设置有旋动腔,所述旋动腔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旋动柱,所述旋动柱顶端面上设置有第一滑移槽,所述第一滑移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一滑移块,所述第一滑移槽底端壁的左侧设置有簧件槽,所述第一滑移槽右端壁的底部设置有限移槽,所述第一滑移块右端面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移槽配合连接的限移块,所述限移槽中设置有与所述限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电转子动力连接,所述簧件槽中设置有簧件,所述第一滑移块中设置有电能储藏部,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左侧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第一滑移块顶端面右侧设置有上升槽,所述上升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滑移的第二滑移块,所述上升槽底端壁中设置有第二电转子,所述第二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移块螺型纹配合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滑移块底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杆螺型纹配合连接的螺眼,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和所述支杆顶部之间设置有光电板,所述第二滑移块顶部通过第一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支杆顶部通过第二铰轴与所述光电板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基座左右两端面上相称设置有容装槽,所述容装槽中设置有可旋动的搬移装置,所述旋动柱底端面中间设置有凹进槽,所述旋动腔底端壁中间设置有第三电转子,所述第三电转子的扭矩传轴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端块,所述凸端块用以与所述凹进槽配合连接,所述基座顶端面的左右两端相称设置有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承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腾谱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