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及其泵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208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及其泵头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体、流量调节阀,外壳体上一体铸造成型有主出水管,还包括副出水管,副出水管设有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出水口以及两个对接口,两个对接口分别对接于主出水管口部以及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当外部水管管径大小发生变化时,拆卸掉连接螺栓,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便可直接轻松分离,将能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副出水管更换到泵头结构当中,使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实现相连;无需整体性更换,更换成本降低;转动驱动把手,选择性地控制通水间隙的大小,控制出水口的出水流量大小,对接于喷雾器时,喷雾效果好。

A type of plunger pump and its pump head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lunger pump and its pump head structur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the shell body and the flow regulating valve are included, the main outlet pipe is formed on the shell body,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is also included,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outlet of the joint with the external pipe, and the two opposite interfaces, and the two interfaces are butted to the main interface respectively. The outlet pipe and the flow control valve, the flow control valve,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and the main outlet pipe are connected by three connecting bolts. When the diameter of the external pipe is changed, the connecting bolt can be dismantled, and the flow regulating valve,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and the main outlet pipe can be separated directly and easily.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which can butt with the external pipe is replaced to the pump head structure, which connects the flow regulating valve, the auxiliary outlet pipe and the main outlet pipe,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integrated. Body replacement, replacement cost reduction, rotating drive handle, selective control of the size of the water gap, control the outlet of the outlet flow size, butt in the spray, the spray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泵及其泵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及其泵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柱塞泵结构,如公告号为CN10168478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柱塞泵,其包括泵壳,在泵壳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突出于泵壳之外,在传动轴上还设置有摆动件;传动轴旋转会带动摆动件的摆动旋转,摆动件能带动多根柱塞杆进行运动,以使对应的待抽动液体从进口处进入,再从出口处喷出。上述传统类型柱塞泵的泵头部分结构,可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泵头结构,该泵体结构包括外壳体a,外壳体a上设置有主出水管b,在主出水管b上还设置有副出水管c、流量调节阀e,经过加压的水流经主出水管b,再从副出水管c中喷出,流量调节阀e则可对副出水管c内的出水量进行调节,副出水管c的外管口处还会设置外螺纹段d,以提升与外部水管对接的稳定性;但是受到实际使用环境的影响,其对接外部水管管径以及其形状结构也会发生对应变化,传统的泵头结构当中,考虑到生产的便利性,外壳体a、主出水管b、副出水管c三者之间通过一体铸造成型的方式相连,当对接的外部水管管径出现变化时,需要整体对外壳体a、主出水管b、副出水管c三者进行更换,更换的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头结构,其能根据外部水管管径的变化需求,降低泵头内部部件的更换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泵头结构,包括外壳体、流量调节阀,所述外壳体上一体铸造成型有主出水管,还包括副出水管,所述副出水管设有用于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出水口以及两个对接口,两个对接口分别对接于主出水管口部以及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之间通过连接螺栓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水管管径大小发生变化时,只需拆卸掉连接螺栓,此时,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便可直接轻松分离,可将能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副出水管更换到泵头结构当中,利用连接螺栓的连接作用,进而使流量调节阀、副出水管、主出水管三者实现相连;上述步骤过程中,无需整体性更换,更换成本大幅度得到降低。优选的,所述副出水管内设有封水面,封水面位于靠近主出水管的对接口一侧,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通过所述连接螺栓与副出水管相连,阀壳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阀芯、弹簧,所述弹簧弹力驱使阀芯端部与封水面密封抵紧,以限制靠近主出水管一侧的对接口水流进入到出水口内;所述阀芯背离封水面的一端上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阀芯往背离副出水管一侧进行滑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未受到驱动件的驱动作用时,利用弹簧的弹力,阀芯端部会长时间与封水面密封抵紧,能有效减少灰尘从出水口处进入到外壳体内部;在需要进行放水时,驱动件会驱动阀芯往背离副出水管一侧进行滑移,且此时弹簧受到拉伸,阀芯与封水面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间隙,以供主出水管内的水从间隙进入到副出水管的出水口。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把手、连接于阀芯的驱动杆,所述阀壳上设有腰型孔,所述驱动杆穿过腰型孔且能沿着腰型孔上下滑移;所述驱动把手一端铰接于阀壳外壳体,所述驱动把手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驱动杆相卡接的卡位槽,当卡位槽与驱动杆相配合时,阀芯端部与封水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通水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旋转驱动把手,驱动把手会对驱动杆产生挤压作用,并使驱动杆沿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滑移,随着驱动杆的上下运动,阀芯端部与封水面之间的通水间隙大小会发生变化,当驱动杆与卡位槽相卡合时,该通水间隙的大小便得到限定,此时便能稳定保证出水口的出水流量。优选的,所述卡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位槽分别为低位卡槽、高位卡槽,所述驱动把手的铰接点位于驱动杆的下方位置;驱动把手绕铰接轴单向旋转,能驱使驱动杆从低位卡槽单向卡嵌至高位卡槽,或从高位卡槽单向卡嵌至低位卡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施力于驱动把手,驱动把手会绕着铰接轴进行周向旋转,当需要调大出水流量时,将驱动杆从低位卡槽单向卡嵌至高位卡槽;当需要调小出水流量时,将驱动杆从高位卡槽单向卡嵌至低位卡槽;两种状态变换操作非常简便、省力。优选的,所述空腔内滑移设置有滑板,所述阀壳背离副出水管的端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推力丝杆,所述推力丝杆的端部连接于滑板,弹簧端部相抵于滑板背离推力丝杆的侧壁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推力丝杆,利用推力丝杆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配合,可调整弹簧对滑板产生的侧面挤压力,当弹簧对滑板产生的挤压力越大,驱动杆与卡位槽之间的卡嵌越稳定,流量输出也会更稳定;当弹簧对滑板产生的挤压力越小时,驱动杆与卡位槽之间的卡嵌较松,可方便驱动杆的卡槽之间的换位操作。优选的,位于阀壳之外的推力丝杆的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力丝杆旋转到理想位置时,周向旋转锁紧套,并使锁紧套外套壁与阀壳外侧壁发生抵触,以锁定推力丝杆的位置。优选的,所述阀芯靠近封水面的侧壁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会被挤压于阀芯端部与封水面之间,以助于提升阀芯端部与封水面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包括软连接管,所述推力丝杆上沿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通气滑槽,所述通气滑槽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推气片,所述推气片上连接有推气杆,推气杆端部延伸出通气滑槽之外,所述推气片上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所述通气滑槽靠近阀芯的槽口处安装有单向出气阀;所述阀芯内设有通气通道、靠近橡胶套端部的储气槽,所述储气槽的槽口处设有与橡胶套相邻的弹性隔膜;所述通气通道一端与储气槽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软连接管与通气滑槽靠近阀芯的槽口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橡胶套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阀芯端部与封水面之间的密封性会有所降低,此时,使用者施力于推力杆,推力片能沿着通气滑槽进行上下往复移动,通气滑槽外部的空气会从推气片上的单向进气阀进入到通气滑槽内部,进入到通气滑槽内部的空气会从通气滑槽槽口位置的单向出气阀进入到软连接管,空气会挤压进入到储气槽内,弹性隔膜会涨大,并对橡胶套产生挤压作用,最终提升橡胶套与封水面之间的挤压密封性,大幅度减少橡胶套与封水面之间的间隙。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其能根据外部水管管径的变化需求,降低泵头内部部件的更换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柱塞泵,包括泵体、带轮,所述泵体包括泵壳以及安装于泵壳内的传动轴,在泵体的一侧安装有上述的泵头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若外部水管的管径发生变化时,只需对泵头结构内部的副出水管进行针对性替换,进而降低泵头内部部件的更换成本。优选的,还包括防尘罩,所述传动轴的两个端部均为传动端,所述传动端均突出于泵壳之外,所述传动端分为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带轮安装于第一端,所述防尘罩安装于泵壳靠近第二端的侧壁且罩设于第二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柱塞泵放置于指定的安装位置时,靠近传动轴其中一端的安装空间偏小时,使用者可将该侧的带轮拆卸下来,并将带轮安装于传动轴的另一端上,然后将外置传动源通过同步带连接于带轮上,将动力稳定传递至传动轴上;因此,柱塞泵能依据实际的安装空间,来调整带轮的安装位置,以适应实际安装需求,安装的灵活度大幅度提升;另外,带轮安装于传动轴的第一端时,防尘罩则会罩设于第二端上,一方面,能减少传动轴的第二端沾染外界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头结构,包括外壳体(1)、流量调节阀(8),所述外壳体(1)上一体铸造成型有主出水管(2),其特征是:还包括副出水管(3),所述副出水管(3)设有用于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出水口(4)以及两个对接口(5),两个对接口(5)分别对接于主出水管(2)口部以及流量调节阀(8),所述流量调节阀(8)、副出水管(3)、主出水管(2)三者之间通过连接螺栓(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头结构,包括外壳体(1)、流量调节阀(8),所述外壳体(1)上一体铸造成型有主出水管(2),其特征是:还包括副出水管(3),所述副出水管(3)设有用于与外部水管对接的出水口(4)以及两个对接口(5),两个对接口(5)分别对接于主出水管(2)口部以及流量调节阀(8),所述流量调节阀(8)、副出水管(3)、主出水管(2)三者之间通过连接螺栓(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副出水管(3)内设有封水面(7),封水面(7)位于靠近主出水管(2)的对接口(5)一侧,所述流量调节阀(8)包括阀壳(9),所述阀壳(9)通过所述连接螺栓(6)与副出水管(3)相连,阀壳(9)内设有空腔(10),所述空腔(10)内设有阀芯(11)、弹簧(12),所述弹簧(12)弹力驱使阀芯(11)端部与封水面(7)密封抵紧,以限制靠近主出水管(2)一侧的对接口(5)水流进入到出水口(4)内;所述阀芯(11)背离封水面(7)的一端上连接有驱动件(13),所述驱动件(13)用于驱动阀芯(11)往背离副出水管(3)一侧进行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13)包括驱动把手(14)、连接于阀芯(11)的驱动杆(15),所述阀壳(9)上设有腰型孔(16),所述驱动杆(15)穿过腰型孔(16)且能沿着腰型孔(16)上下滑移;所述驱动把手(14)一端铰接于阀壳(9)外壳体(1),所述驱动把手(14)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驱动杆(15)相卡接的卡位槽(17),当卡位槽(17)与驱动杆(15)相配合时,阀芯(11)端部与封水面(7)之间存在一定的通水间隙(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卡位槽(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卡位槽(17)分别为低位卡槽(18)、高位卡槽(19),所述驱动把手(14)的铰接点位于驱动杆(15)的下方位置;驱动把手(14)绕铰接轴单向旋转,能驱使驱动杆(15)从低位卡槽(18)单向卡嵌至高位卡槽(19),或从高位卡槽(19)单向卡嵌至低位卡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吉分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蒙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