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95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机构,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电机,蜗壳内设有进风腔、内端与进风腔连通的风道,电机固定在进风腔内,叶轮组件与电机的轴端连接,叶轮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导风罩,进风腔的两端均设有防护网,防护网与进风腔的端部螺栓连接,防护网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滤网,防护网的外侧中心设有转动卡接座,活性炭滤网的内侧中心设有与转动卡接座卡接的转动卡接头。活性炭滤网能有效过滤掉空气中残留的油烟,使得排到外界的空气更加干净、污染小,活性炭滤网与防护网连接、拆卸非常方便,长时间使用后便于更换活性炭滤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结构
本技术涉及流体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结构。
技术介绍
离心风机是依靠输入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建筑通风等领域。目前油烟机排烟也是采用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排风量大、噪音小的特点,能快速将厨房内的油烟排出室外。虽然油烟机本身能过滤掉大量的油烟,然而仍然会有部分油烟会排出室外,然而目前普通的离心风机本身不具备过滤性能,也无法对空气进行二次过滤,经过油烟机后的空气中残留的油烟直接排出室外,易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小区内餐饮业,对于厨房排烟具有很高的要求,普通的离心风力无法二次过滤、无法满足油烟机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过滤掉油烟机尾气中的油烟、减小油烟机尾气污染的油烟机用离心风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机构,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电机,蜗壳内设有进风腔、内端与进风腔连通的风道,所述的电机固定在进风腔内,所述的叶轮组件与电机的轴端连接,叶轮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导风罩,所述进风腔的两端均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进风腔的端部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网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滤网,所述防护网的外侧中心设有转动卡接座,所述活性炭滤网的内侧中心设有与转动卡接座卡接的转动卡接头。活性炭滤网能有效过滤掉空气中残留的油烟,使得排到外界的空气更加干净、污染小,活性炭滤网与防护网连接、拆卸非常方便,长时间使用后便于更换活性炭滤网。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卡接座包括定位轴、位于定位轴周围的三个弧形卡接块,所述弧形卡接块的外弧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卡接头包括定位孔、位于定位孔周围的三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外侧壁的一端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安装活性炭滤网时,先将定位孔与定位轴对其,然后将三个弧形卡接块一一对应插入三个弧形槽内,再旋转活性炭滤网,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移动一个角度后,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实现活性炭滤网与防护网的快速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进风腔的内壁设有电机定位环,所述电机定位环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外端通过螺栓与蜗壳上进风腔的外端连接,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设有若干连接耳,连接耳与电机定位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电机定位环通过连接条与蜗壳连接,电机通过连接耳与电机定位环连接,整体连接紧凑、稳定。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条的两侧设有定位翻边,所述防护网的内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翻边一一对应的定位缺口。定位翻边一方面增加连接条自身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在安装防护网的时候起到定位作用,使得防护网与蜗壳上的螺纹孔能够快速对齐。作为优选,所述的叶轮组件包括两个支撑环、位于支撑环之间的若干叶片,所述支撑环上均匀设有若干长槽孔,所述叶片的两端设有耳片,所述的耳片插入长槽孔内后弯折限位,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流道。现有技术中的叶片与支撑环均采用焊接连接,拆卸困难;本结构中通过耳片弯折与支撑环连接,叶片损坏后可单独拆卸、更换。作为优选,叶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加强环,每个叶片均穿过加强环。由于叶片长度较大,叶轮组件转动时受到风压较大,加强环能增加叶片的强度,防止叶片变形。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对油烟机尾气进行过滤、极大减少油烟机尾气中的油烟、减小环境污染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动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蜗壳1、叶轮组件2、电机3、连接环30、连接耳31、进风腔4、风道5、导风罩6、防护网7、转动卡接座70、定位轴700、弧形卡接块701、导向槽702、限位槽703、定位缺口704、活性炭滤网8、转动卡接头80、定位孔800、弧形槽801、导向块802、限位块803、支撑环20、叶片21、长槽孔22、耳片23、加强环24、电机定位环9、连接条90、定位翻边9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机构,包括蜗壳1、叶轮组件2和电机3,蜗壳内设有进风腔4、内端与进风腔连通的风道5,电机固定在进风腔内,叶轮组件与电机的轴端连接,叶轮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导风罩6,进风腔的两端均设有防护网7,防护网与进风腔的端部螺栓连接,防护网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滤网8,防护网的外侧中心设有转动卡接座70,活性炭滤网的内侧中心设有与转动卡接座卡接的转动卡接头80。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进风腔4的内壁设有电机定位环9,电机定位环的两侧设有若干连接条90,连接条的外端通过螺栓与蜗壳上进风腔的外端连接,电机3的外侧设有连接环30,连接环上设有若干连接耳31,连接耳与电机定位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条90的两侧设有定位翻边91,防护网7的内侧边缘处设有与定位翻边一一对应的定位缺口704。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卡接座70包括定位轴700、位于定位轴周围的三个弧形卡接块701,弧形卡接块的外弧面上设有导向槽702,导向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槽703;转动卡接头80包括定位孔800、位于定位孔周围的三个弧形槽801,弧形槽的外侧壁的一端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802,导向块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803。如图2和图6所示,叶轮组件2包括两个支撑环20、位于支撑环之间的若干叶片21,支撑环上均匀设有若干长槽孔22,叶片的两端设有耳片23,耳片插入长槽孔内后弯折限位,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流道;叶片的中间部位设有加强环24,每个叶片均穿过加强环。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原理如下:电机转动带动叶轮组件转动,空气经过活性炭滤网、防护罩进入到进风腔内,随着叶轮组件的转动,进风腔内的空气从两个叶片之间的流道进入风道内,最后从风道的外端排出蜗壳;含有油烟的空气经过活性炭滤网时被过滤,最后从风道外端排出的空气更加干净、污染小,长时间使用后,活性炭滤网的过滤性能降低,可以通过旋转的方式取下活性炭滤网,然后更换上新的活性炭滤网,更换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机构,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电机,蜗壳内设有进风腔、内端与进风腔连通的风道,所述的电机固定在进风腔内,所述的叶轮组件与电机的轴端连接,其特征是,叶轮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导风罩,所述进风腔的两端均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进风腔的端部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网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滤网,所述防护网的外侧中心设有转动卡接座,所述活性炭滤网的内侧中心设有与转动卡接座卡接的转动卡接头;所述的转动卡接座包括定位轴、位于定位轴周围的三个弧形卡接块,所述弧形卡接块的外弧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卡接头包括定位孔、位于定位孔周围的三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外侧壁的一端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机用离心风机机构,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电机,蜗壳内设有进风腔、内端与进风腔连通的风道,所述的电机固定在进风腔内,所述的叶轮组件与电机的轴端连接,其特征是,叶轮组件的两端均设有导风罩,所述进风腔的两端均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进风腔的端部螺栓连接,所述防护网的外侧设有活性炭滤网,所述防护网的外侧中心设有转动卡接座,所述活性炭滤网的内侧中心设有与转动卡接座卡接的转动卡接头;所述的转动卡接座包括定位轴、位于定位轴周围的三个弧形卡接块,所述弧形卡接块的外弧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卡接头包括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刚蔡无及孙利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意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