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光裕专利>正文

活动式涉水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88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涉水道路,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对地面道路的基础要求不高;该涉水道路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其使用范围很广。活动式涉水道路的特征是:支架设在淹水机动车道或淹水非机动车道上,支架与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起来;升降器设在支架上,路板设在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路板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道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

Active wading Roa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ctive wading Road, which can be quickly erected in a flooded motorway or non motorized lane, and can be quickly dismantled or displaced; it has a strong bearing capacity and a low base requirement for the ground road; the wading road can simultaneously pass a motor car or non motor vehicles or pedestrians, so that the wading road can be use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 wide range of us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ctive wading road is that the stents are located on the flooded motorway or inundated non motorized lane, which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device between the support and the support; the lifting device is located on the bracket and the road board is located on the shelf in the elevator; the road board has a motor vehicle with a non motor vehicle or a sidewalk, or no special provision. Vehicle traffic; the two ends of the wading road connect with the ground road through the ramp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动式涉水道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水道路。
技术介绍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是每次特大暴雨产生的大背景。受中低层切变线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来自东南沿海的夏季风北上缓慢,西副高与冷空气的剧烈碰撞引得大雨,常在我国南方城市一带徘徊形成大量降雨。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具有天然良好的调蓄雨水、涵养渗流功能的江河塘水系也随之“蒸发”,水系面积的大幅度减小,再加上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实则是当前诸多城市“逢雨必涝、逢雨必瘫”境况的一个缩影。在问题不断凸显引起诸多疑问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者是在认真反思和警醒。但是,在现实状况下他们想迅速解决问题确实很难,欲速则不达。所以说我们还需采取一定的积极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城市内涝、水淹道路、交通中断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危害,避免对城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动式涉水道路,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它自身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对地面道路的基础要求不高;该涉水道路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其使用范围很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活动式涉水道路的特征是:支架设在淹水机动车道或淹水非机动车道上,支架与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连接起来;升降器设在支架上,路板设在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路板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道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所述的支架,它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所述的升降器,承重壳体中设螺杆,搁置架内设螺母,搁置架置于承重壳体内、拧在螺杆之中,螺杆的口型头部露在承重壳体的上面;所述的涉水道路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路板的两侧设升降器的支承台。升降器中的螺杆的口型头部位于路板的两旁。本专利技术的作用是:⑴.它可以快速架设在水淹的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又能快速拆除或移位,这样既能重复使用而降低成本,又不对原道路产生影响。⑵.它是分段、分件现场吊装安置的,这样既能降低保管成本,又能轻松地运输、安装。⑶.它的底部支架,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平时只要2根承重梁下面的路基踏实就行了,其他承重梁下面悬空都没问题。况且,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支架与支架之间经连接装置又连接起来了,那样整体的抗沉降能力更强了。⑷.该涉水道路中的路板上可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栏,能同时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其使用范围较大。⑸.路板设在升降器中的搁置架上面,搁置架在螺杆带动下具有升降和锁定功能,即能根据水淹的高度来随时调节路板的离地高度,使其始终立在水淹的上面,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使用。⑹.该涉水道路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这样进一步拓展了它的使用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式涉水道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式涉水道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淹水机动车道,2.路板,3.支架,4.升降器,5.淹水非机动车道,6.支承台,7.连接装置,8.搁置架,9.螺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活动式涉水道路中的支架3设在淹水机动车道1或淹水非机动车道5上,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具体根据实地情况选择决定。支架3与支架3之间经连接装置7连接起来,支架8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7,那么,支架3中的承重梁之间都连接起来了,形成一个整体后其抗局部沉降能力更强。升降器4设在支架3上,所述的升降器4,承重壳体中设螺杆9,搁置架8内设螺母,搁置架8置于承重壳体内、拧在螺杆9之中,螺杆9的口型头部露在承重壳体的上面。路板2的两侧设升降器4的支承台6,路板2设在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面;路板2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道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另外,升降器4中的螺杆9的口型头部位于路板2的两旁,便于人们调整路板2的离地高度。安装时,先将支架3吊装在淹水路面上,支架3与支架3之间经连接装置7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支架整体。升降器4早已安置在支架3的上面了。把路板2吊装在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通过调整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的高度,使路板2露在水淹的上面,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它的一端也设升降器,高度也能调整)与地面道路衔接,使车辆能上(下)该涉水道路了。按上述的逆步聚就能拆除该涉水道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例所述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做出的进一步拓展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活动式涉水道路能减少城市内涝、水淹道路、交通中断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危害,避免对城市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式涉水道路,其特征是:支架(3)设在淹水机动车道(1)或淹水非机动车道(5)上,支架(3)与支架(3)之间经连接装置(7)连接起来;升降器(4)设在支架(3)上,路板(2)设在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面;路板(2)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道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所述的支架(8),它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7);所述的升降器(4),承重壳体中设螺杆(9),搁置架(8)内设螺母,搁置架(8)置于承重壳体内、拧在螺杆(9)之中,螺杆(9)的口型头部露在承重壳体的上面;所述的涉水道路还能直接铺设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面,或在人行道或临时路的路基上铺设枕木,支架设在枕木上面那更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涉水道路,其特征是:支架(3)设在淹水机动车道(1)或淹水非机动车道(5)上,支架(3)与支架(3)之间经连接装置(7)连接起来;升降器(4)设在支架(3)上,路板(2)设在升降器(4)中的搁置架(8)上面;路板(2)上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人行道的分隔栏,或不设专供机动车通行;涉水道路的两端经斜坡路板与地面道路衔接;所述的支架(8),它的纵向设3根或3根以上的承重梁,承重梁之间设连接横梁,承重梁、连接横梁的材料包括型材,承重梁的两端设连接装置(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裕
申请(专利权)人:张光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