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83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及制备方法,其中,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该面料以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计,包括以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构成的混纺纱。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选择,步骤2)纺纱,步骤3)整经,步骤4)浆纱,步骤5)穿综筘,步骤6)织造,步骤7)修布整理,步骤8)印染及后整理,步骤9)成品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按照DL/T320‑2010标准评定,电弧防护性能均能满足ATPV值远远超过标准要求,Ebt值满足标准要求。

A high efficiency arc protective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fficient arc protective fabric and preparation method, in which a high efficiency arc protective fabric, with a total of 100% fiber mass percentage, consists of 30% to 75% nitrile fiber fibers, 10% to 20% bit aramid fibers, 10 to 35%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5% to 10% polyamide fiber. A blended yarn consisting of a 0 - 5% conductive fiber.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high efficient arc protective fabric, including steps as follows: Step 1) material selection, step 2) spinning, step 3), step 4) sizing, step 5) reed, step 6) weaving, step 7), step 8) printing and finishing, step 9, step 9) inspec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DL / T320 2010 standard, the arc protection performance can meet the ATPV value far exceeding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and the Ebt value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弧防护面料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弧是高压电器在短路或介质被击穿情况下的瞬时放电,将产生巨大的热量和热冲击。电弧产生的能量高达8-60MW。电弧发生速度非常快,持续时间短,产生的总能量又非常大,核心温度可达10000℃。短时间内高能量的聚集会对电弧界面附近的工人产生致命伤害。电弧事故主要是由于电弧引起燃烧,对于电力设备如,开关设备的零部件、电缆、变压器等造成损坏,而此时对于正在维修的工作人员来说,电弧燃烧释放的巨大能量给他们的人身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或者伤害,如严重的灼伤、死亡。一般来说,电弧事故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第一,不可预测性。由于电弧是一种气体有力放电现象,电弧事故是一种由微观的反应所引起的,因而人们对于电弧事故发生的预测就非常困难。最常见的情况是,电弧事故发生后,电力人员才开始补救。第二,瞬时性。电弧事故的发生时间非常短暂,况且它所产生的能量还非常大,也就是说在工作人员进行工作时,可能在不知的情况下,电弧事故就可能发生。同时,一旦电弧事故发生,工作人员没有时间离开,伤害不可避免。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作者暴露在电弧的危险之中。最常见在电力行业,但同时也发生在石化、燃气、化工、自来水公司、炼油厂等行业。据统计,大约1/3的电弧烧伤事故发生在配电网,90%事故都发生在不超过1000V的低电压下,超过1/2的事故发生在开关组件附近,包括纤维内衣的燃烧熔滴给工人的人身造成的烧伤,会形成严重的灼伤。在对于电弧事故,控制意外电弧产生的同时,还必须为工作人员配备电弧防护服,以降低电弧对人体产生的伤害。根据电弧产生及其造成的伤害分析,要求电弧防护服具备以下特性。(1)优良的电弧热防护性能。电弧发生时产生高温,电弧防护面料遇高温会膨胀变厚,增加热源与人皮肤之间的防护屏障,使灼伤的程度降至最低;同时面料在高温或火焰中不会熔融、滴落,脱离火源时会自动熄灭,暴露于火焰时,能够在热源与皮肤之间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能够给予穿着者足够的保护时间逃离现场。(2)优良的抗爆裂性能。现今的很多服装材料在高温环境下,自身会产生发生爆裂现象,使皮肤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下,加重了受害者的伤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因此普遍要求防护服装,特别是对于有可能应用高温场合下的防护服,要求服装面料能够提供更多的防爆裂性能,不会在高温条件下爆裂。(3)良好的服用性。防护服作为服装的一种,在保证优良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必需要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保证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利用新型电弧防护面料制备一款有效而实用的电弧防护服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的电弧防护面料则是重中之重。目前,电弧防护面料电弧防护性能一般,防爆裂性能不够高,舒适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及制备方法。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该面料以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计,包括以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构成的混纺纱。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尺寸稳定纤维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组合。进一步地,当同时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时,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为任意比例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由混纺纱按照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线密度为13tex×2~37tex×2。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2/1斜纹、2/2斜纹、3/1斜纹、5/2缎纹以及5/3缎纹中的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150~290g/m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选择:按照质量百分比选取以下组分的物质: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步骤2)纺纱:以步骤(1)为原料,依次经原料预处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捻线,制成混纺成品纱;步骤3)整经;步骤4)浆纱:在经纱上施加浆料,所述浆料按质量比例计包括85.5%~92.5%的淀粉、3.5%~5.5%的改性剂、2%~4.5%的平滑剂、2%~4.5%的抗静电剂,所述浆料的含固率为4.0~5.5%;步骤5)穿综筘;步骤6)织造:将混纺纱喂入剑杆织机,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2/1斜纹、2/2斜纹、3/1斜纹、5/2缎纹以及5/3缎纹中的一种,上机参数为:车速:260~320r/min,后梁高度:980~1020mm,停经架位置:高度55~75mm、前后125-135mm,综平时间:300°~330°;步骤7)修布整理;步骤8)印染及后整理:面料后整理工艺流程为坯布检验→翻缝→退煮→染色→烘干→柔软整理→拉幅、定型→预缩→打卷;步骤9)成品检验。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采用宽温酶退浆剂进行退煮,是为防止破坏纤维的化学结构。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染色工艺为采用阳离子染料浸染染色方式对腈氯纶纤维进行染色,采用原液染色方式对芳纶纤维染色,染色温度为90~105℃,染深色时,可使用5~20g/L盐作为促染剂。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定型温度为160~18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合理优选了原料组分,并设计了最佳纤维配伍方案,通过对各种纤维含量配比对织物的电弧防护性能、阻燃性、防静电性、断裂强力、撕破强力、耐磨性、舒适性等的影响分析,提高了面料的电弧防护性能、防爆裂性能、舒适性、耐磨性。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性能优异,尤其是电弧防护性能突出,同时成本较低,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弧防护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该面料以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计,包括以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构成的混纺纱。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尺寸稳定纤维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组合。进一步地,当同时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时,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为任意比例的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由混纺纱按照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线密度为13tex×2~37tex×2。进一步地,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2/1斜纹、2/2斜纹、3/1斜纹、5/2缎纹以及5/3缎纹中的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150~290g/m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选择:按照质量百分比选取以下组分的物质: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步骤2)纺纱:以步骤(1)为原料,依次经原料预处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并线→捻线,制成混纺成品纱;步骤3)整经;步骤4)浆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以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计,包括以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构成的混纺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以纤维质量百分数总和为100%计,包括以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构成的混纺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尺寸稳定纤维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之一或者两者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包括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时,对位芳纶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为任意比例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由混纺纱按照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的线密度为13tex×2~37tex×2。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效电弧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2/1斜纹、2/2斜纹、3/1斜纹、5/2缎纹以及5/3缎纹中的一种,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为150~290g/m2。7.一种高效电弧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原料选择:按照质量百分比选取以下组分的物质:30%~75%腈氯纶纤维、10%~20%间位芳纶纤维、10~35%高温尺寸稳定纤维、5%~10%聚酰胺纤维以及0~5%导电纤维;步骤2)纺纱:以步骤(1)为原料,依次经原料预处理→梳棉→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孙凯飞王君刘琳刘长兵肖秋利孙志超李磊周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体育文化产业分公司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