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脱水减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51522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向剩余污泥内加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同时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S03.将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先在剩余污泥内投入电解质,能够使电解的过程中协同催化氧化活性污泥,然后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使得干燥的污泥上浮,从而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超声波将部分细胞进行破膜处理,增强污泥的流变性和脱水性能,最后通过机械压滤进行机械脱水。

Sludge dehydration red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closes the method of sludge dewatering reduc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01. adds electrolytes to the remaining sludge to carry out a mixed treatment; S02. has the first electroly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of residual sludge with electrolytes mixed with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time the gas is produced by electrolysis. The excess sludge after electroly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floated; S03. floated the excess sludge for pressure filtration. The electrolyte is put into the residual sludge to catalyze the oxidation of activated sludge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lysis, then the first electrolysis and ultrasonic treatment are carried out. The first electrolysis of gas makes the dry sludge floating, so that the separation of sludge and water is realized. The rheological and dewatering properties of the sludge were finally dehydrated by mechanical pressure filt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脱水减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减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不断的扩大,人们对水污染的控制的日益更新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污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随之不断的增长。目前,活性污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污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但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系统需要不断的向外排外大量的污泥,且污泥的成分很复杂,污泥是由多种微生物种群及其吸附在菌胶团上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其含有极大量的水分,还存在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重金属、其它盐类及少量病原寄生虫卵和微生物等。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传统的污泥脱水减量工艺一般采用石灰稳定法、化学调质和机械压滤脱水、焚烧技术、热干化技术、厌氧消化处理、超声波、微波破膜、臭氧及化学品氧化溶胞法、高温高压污泥热水解、碱处理技术等。对于石灰稳定法,石灰调质脱水中石灰的投加率为20%至30%,石灰投加量大导致污泥增重大和污泥体积较大,且泥饼和滤液是碱性,滤液还需调节PH值处理,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运行费用较高。对于化学调质加机械压滤脱水技术,使用化学药剂对污泥进行调理改性,改善了污泥菌胶团的沉降性能,并未对污泥进行本质上的改变,污泥的含水率只能降到50%~60%,且调理剂的总添加量占污泥干基比达到20%以上,污泥增容问题较严重,实际上并未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热干化技术由于污泥含水率较高,污泥热值不能维持自身污泥干化运行,需要额外增加外源能源,能耗较大,运行成本很高。对于焚烧技术,能使有机物全部碳化,杀死病原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体积,但是处理设施一次性投资大、工艺复杂、运行管理要求高和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并且存在着干泥氯离子含量高和对焚烧炉、水泥窑等腐蚀严重的问题。综上所述,传统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干固增加量多,干固增加量为30~50%,使得运输与处置成本高;(2)调理剂成本高、用量大、调理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过高,并未实现污泥减量化,容易影响污泥的后续利用,环境效益差。(3)大量投加石灰和药剂会造成泥饼的pH值过高,增加堆肥难度,并且降低了有机质在肥料中的比例,降低肥效。过量施用含石灰和药剂的有机肥还会造成土壤酸碱性增强以及酸和盐碱化严重的问题。(4)干泥焚烧耗能严重,需要外补能源,且氯离子的含量较高,对焚烧炉和水泥窑等腐蚀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减量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污泥脱水减量工艺存在的干固增加量多、成本高、后续利用效果差、耗能严重和环境效益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向剩余污泥内加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同时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S03.将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压滤处理。进一步的,在所述S01步骤中,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进行水力空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水力空化处理时流量为10m3/h至18m3/h。进一步的,在所述S02步骤后对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第二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二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二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电解和所述第二次电解时的工作电压为6V至24V,电流密度为150A/㎡至500A/㎡,异极间距为2cm至3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次电解和所述第二次电解时阳极采用以钛为基体的网状或者板装的电极且表面涂覆有钌铱氧化物涂层,阴极采用网状或者板状的以钛或者不锈钢为基体电极。进一步的,在所述S01步骤中的剩余污泥来自于对污水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后的沉淀池中的污泥。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所述S02步骤和所述S03步骤中产生的污水均回收至所述污水处理单元。进一步的,所述电解质选用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三氯化铁、盐酸和氯化物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一步的,在所述S01步骤中,所述电解质的质量占所述剩余污泥总质量的0.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先在剩余污泥内投入电解质,能够使电解的过程中协同催化氧化活性污泥,然后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使得干燥的污泥上浮,从而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超声波将部分细胞进行破膜处理,增强污泥的流变性和脱水性能,最后通过机械压滤进行机械脱水。整个过程中,干固量不会增加,且并没有整个过程中PH值过高的现象不会降低肥效,且不会对装置产生腐蚀,具有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稳定可靠、设备操作简单和占地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泥脱水减量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泥脱水减量方法的流程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污泥脱水减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向剩余污泥内加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同时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S03.将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压滤处理。先在剩余污泥内投入电解质,能够使电解的过程中协同催化氧化活性污泥,然后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使得干燥的污泥上浮,从而实现污泥和水的分离,超声波将部分细胞进行破膜处理,增强污泥的流变性和脱水性能,最后通过机械压滤进行机械脱水。整个过程中,干固量不会增加,并没有整个过程中PH值过高的现象不会降低肥效,且不会对装置产生腐蚀,具有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稳定可靠、设备操作简单和占地小等优点。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污泥脱水减量方法结合装置后的流程如下:S01.将剩余污泥移送至水力空化预处理装置1,并向水力空化预处理装置1内通过调质装置11自动投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将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移送至一级电解槽2的底部,其中一级电解槽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次超声波发生器21,采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进行第一次电解破膜处理,同时产生气体,气体托动电解破膜后的剩余污泥上浮至电解槽的顶部,然后将气浮后的剩余污泥通过刮泥装置22刮至中转缸3内;S03.将储泥缸5内污泥移送至压滤装置6进行压滤,压滤完成后出泥。其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S01步骤中,在剩余污泥内投入电解质能够使电解的过程中产生高电位的OH·自由基等,还有大量的活性氯产生,协同电解催化氧化活性污泥,加速溶解细胞的作用,并能起到降低用电成本的效果。S02步骤中,在第一次电解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向剩余污泥内加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同时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S03.将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压滤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01.向剩余污泥内加入电解质,进行混合处理;S02.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同时进行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一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一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S03.将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压滤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1步骤中,对混合有电解质的剩余污泥进行水力空化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空化处理时流量为10m3/h至18m3/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2步骤后对上浮后的剩余污泥进行第二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第二次电解产生的气体托动第二次电解和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上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脱水减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电解和所述第二次电解时的工作电压为6V至24V,电流密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泓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