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42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系统、载物车驱动装置、固定框架、升降机构、起运吊具、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驱动装置、两个导向板和两个导向支柱,所述轨道系统包括钢构辅梁、两个轨道辅梁、若干个垫片、若干个压板、若干个螺栓和两个轨道,所述钢构辅梁包括横梁和两个左右对称装于横梁底面的竖梁,所述载物车驱动装置包括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组件,每个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轴承座、转动轴和联轴器I。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可实现往返式输送作业,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Double rail conveyor with rectangular heavy load hoi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rail conveyor with a rectangular heavy load hoist, which includes a track system, a vehicle driving device, a fixed frame, a lifting mechanism, a lifting hoist, two symmetrical belt driving devices, two guide plates and two guiding pillars. The track system includes a steel structure. A auxiliary beam, two track auxiliary beams, a number of gaskets, a number of press plates, a number of bolts, and two tracks. The steel auxiliary beam includes a cross beam and a vertical beam with two symmetry on the bottom of the beam. The vehicl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a double outgoing motor reducer and two walking components of a symmetrical set, each of which is described. The walking assembly includes a walking wheel, a bearing seat, a rotating shaft and a coupling I.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and can realize the reciprocating conveying operation, which is fast and convenient, safe and reliable, and has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械,具体地说是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
技术介绍
在大客车或重型货车的车架整体电泳输送线上,由于工件重量重,外形尺寸大,为了对这类重载工件进行输送作业,现有方式大多是采用双轨环形输送线来实现,采用这种环形输送线时,由于返程较长,并且还需设置多个积放工位,故生产节拍耗时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实现往返式输送作业、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轨道系统、载物车驱动装置、固定框架、升降机构、起运吊具、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驱动装置、两个导向板和两个导向支柱,所述轨道系统包括钢构辅梁、两个轨道辅梁、若干个垫片、若干个压板、若干个螺栓和两个轨道,所述钢构辅梁包括横梁和两个左右对称装于横梁底面的竖梁,所述载物车驱动装置包括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组件,每个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轮、轴承座、转动轴和联轴器I,每个所述皮带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联轴器II、皮带、皮带轮、皮带轮传动轴和两个皮带轮支座,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下框架和上框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活动框架、两个皮带吊座、两个导向装置和两个定位吊脚,每个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轮支座和导向轮组件,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螺母、螺杆轴、导向轮、轴承和卡圈,每个所述定位吊脚包括定位吊臂和定位吊爪,所述定位吊爪上设有开口向上的V形卡槽,所述起运吊具包括吊具框架、两个吊臂、两个吊爪和两个起吊定位柱,每个所述起吊定位柱上设有卡头,所述两个轨道辅梁分别焊装于钢构辅梁的两个竖梁的内侧,所述两个轨道分别采用垫片、压板及螺栓装于两个轨道辅梁的上面,所述转动轴穿装于轴承座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装有行走轮,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I与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及轴承座装于上框架上,所述皮带轮传动轴穿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上,所述皮带轮装于皮带轮传动轴上并且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之间,所述皮带轮传动轴通过联轴器II与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和皮带轮支座装于下框架的顶部,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皮带吊座连接,所述上框架焊装于下框架的顶部,所述螺杆轴的一端装有轴承和卡圈,所述导向轮装于轴承上,所述螺杆轴的另一端穿装于导向轮支座的孔中并通过螺母与导向轮支座连接,所述定位吊爪焊装于定位吊臂下部的内侧面上,所述两个皮带吊座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的顶部,所述两个导向装置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定位吊脚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下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起吊定位柱对称装于吊具框架的两端,所述两个吊臂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吊具框架的底部,所述两个吊爪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两个吊臂的下部,所述起运吊具通过卡头插入定位吊爪中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两个导向支柱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下框架底部的两端,所述两个导向板分别对称焊装于两个导向支柱的内侧面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由活动框架、两个皮带吊座、两个导向装置及两个定位吊脚组成的升降机构和由吊具框架、两个吊臂、两个吊爪及两个起吊定位柱组成的起运吊具,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对工件进行输送作业时,无需取下装于工件上的起运吊具,只需将升降机构的定位吊脚从起运吊具的起吊定位柱中向下脱开即可放下工件,同理,只需将升降机构的定位吊脚从起运吊具的起吊定位柱的下方向上抬起,直至起吊定位柱插入定位吊脚的定位吊爪的V形卡槽中即可起吊工件。本技术结构新颖,可实现往返式输送作业,快捷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I处放大图。图3是图1中的II处放大图。图4是图1中的III处放大图。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包括轨道系统1、载物车驱动装置2、固定框架4、升降机构5、起运吊具6、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驱动装置3、两个导向板7和两个导向支柱8,所述轨道系统1包括钢构辅梁11、两个轨道辅梁12、若干个垫片13、若干个压板14、若干个螺栓15和两个轨道16,所述钢构辅梁11包括横梁111和两个左右对称装于横梁111底面的竖梁112,所述载物车驱动装置2包括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组件22,每个所述行走组件22包括行走轮221、轴承座222、转动轴223和联轴器I224,每个所述皮带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减速机31、联轴器II32、皮带34、皮带轮35、皮带轮传动轴36和两个皮带轮支座33,所述固定框架4包括下框架41和上框架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活动框架51、两个皮带吊座52、两个导向装置53和两个定位吊脚54,每个所述导向装置53包括导向轮支座531和导向轮组件532,所述导向轮组件532包括螺母5321、螺杆轴5322、导向轮5323、轴承5324和卡圈5325,每个所述定位吊脚54包括定位吊臂541和定位吊爪542,所述定位吊爪542上设有开口向上的V形卡槽5421,所述起运吊具6包括吊具框架61、两个吊臂62、两个吊爪63和两个起吊定位柱64,每个所述起吊定位柱64上设有卡头641,所述两个轨道辅梁12分别焊装于钢构辅梁11的两个竖梁112的内侧,所述两个轨道16分别采用垫片13、压板14及螺栓15装于两个轨道辅梁12的上面,所述转动轴223穿装于轴承座222上,所述转动轴223的一端装有行走轮221,所述转动轴223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I224与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及轴承座222装于上框架42上,所述皮带轮传动轴36穿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33上,所述皮带轮35装于皮带轮传动轴36上并且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33之间,所述皮带轮传动轴36通过联轴器II32与电机减速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31和皮带轮支座33装于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皮带轮35通过皮带34与皮带吊座52连接,所述上框架42焊装于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螺杆轴5322的一端装有轴承5324和卡圈5325,所述导向轮5323装于轴承5324上,所述螺杆轴5322的另一端穿装于导向轮支座531的孔中并通过螺母5321与导向轮支座531连接,所述定位吊爪542焊装于定位吊臂541下部的内侧面上,所述两个皮带吊座52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的顶部,所述两个导向装置53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定位吊脚54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下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起吊定位柱64对称装于吊具框架61的两端,所述两个吊臂62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吊具框架61的底部,所述两个吊爪63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两个吊臂62的下部,所述起运吊具6通过卡头641插入定位吊爪542中与升降机构5连接,所述两个导向支柱8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下框架41底部的两端,所述两个导向板7分别对称焊装于两个导向支柱8的内侧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系统(1)、载物车驱动装置(2)、固定框架(4)、升降机构(5)、起运吊具(6)、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驱动装置(3)、两个导向板(7)和两个导向支柱(8),所述轨道系统(1)包括钢构辅梁(11)、两个轨道辅梁(12)、若干个垫片(13)、若干个压板(14)、若干个螺栓(15)和两个轨道(16),所述钢构辅梁(11)包括横梁(111)和两个左右对称装于横梁(111)底面的竖梁(112),所述载物车驱动装置(2)包括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组件(22),每个所述行走组件(22)包括行走轮(221)、轴承座(222)、转动轴(223)和联轴器I(224),每个所述皮带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减速机(31)、联轴器II(32)、皮带(34)、皮带轮(35)、皮带轮传动轴(36)和两个皮带轮支座(33),所述固定框架(4)包括下框架(41)和上框架(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活动框架(51)、两个皮带吊座(52)、两个导向装置(53)和两个定位吊脚(54),每个所述导向装置(53)包括导向轮支座(531)和导向轮组件(532),所述导向轮组件(532)包括螺母(5321)、螺杆轴(5322)、导向轮(5323)、轴承(5324)和卡圈(5325),每个所述定位吊脚(54)包括定位吊臂(541)和定位吊爪(542),所述定位吊爪(542)上设有开口向上的V形卡槽(5421),所述起运吊具(6)包括吊具框架(61)、两个吊臂(62)、两个吊爪(63)和两个起吊定位柱(64),每个所述起吊定位柱(64)上设有卡头(641),所述两个轨道辅梁(12)分别焊装于钢构辅梁(11)的两个竖梁(112)的内侧,所述两个轨道(16)分别采用垫片(13)、压板(14)及螺栓(15)装于两个轨道辅梁(12)的上面,所述转动轴(223)穿装于轴承座(222)上,所述转动轴(223)的一端装有行走轮(221),所述转动轴(223)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I(224)与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及轴承座(222)装于上框架(42)上,所述皮带轮传动轴(36)穿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33)上,所述皮带轮(35)装于皮带轮传动轴(36)上并且装于两个皮带轮支座(33)之间,所述皮带轮传动轴(36)通过联轴器II(32)与电机减速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31)和皮带轮支座(33)装于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皮带轮(35)通过皮带(34)与皮带吊座(52)连接,所述上框架(42)焊装于下框架(41)的顶部,所述螺杆轴(5322)的一端装有轴承(5324)和卡圈(5325),所述导向轮(5323)装于轴承(5324)上,所述螺杆轴(5322)的另一端穿装于导向轮支座(531)的孔中并通过螺母(5321)与导向轮支座(531)连接,所述定位吊爪(542)焊装于定位吊臂(541)下部的内侧面上,所述两个皮带吊座(52)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的顶部,所述两个导向装置(53)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上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定位吊脚(54)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活动框架(51)下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两个起吊定位柱(64)对称装于吊具框架(61)的两端,所述两个吊臂(62)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吊具框架(61)的底部,所述两个吊爪(63)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两个吊臂(62)的下部,所述起运吊具(6)通过卡头(641)插入定位吊爪(542)中与升降机构(5)连接,所述两个导向支柱(8)分别通过螺栓对称装于下框架(41)底部的两端,所述两个导向板(7)分别对称焊装于两个导向支柱(8)的内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矩形重载吊具转挂双轨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系统(1)、载物车驱动装置(2)、固定框架(4)、升降机构(5)、起运吊具(6)、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皮带驱动装置(3)、两个导向板(7)和两个导向支柱(8),所述轨道系统(1)包括钢构辅梁(11)、两个轨道辅梁(12)、若干个垫片(13)、若干个压板(14)、若干个螺栓(15)和两个轨道(16),所述钢构辅梁(11)包括横梁(111)和两个左右对称装于横梁(111)底面的竖梁(112),所述载物车驱动装置(2)包括双出轴式电机减速机(21)和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组件(22),每个所述行走组件(22)包括行走轮(221)、轴承座(222)、转动轴(223)和联轴器I(224),每个所述皮带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减速机(31)、联轴器II(32)、皮带(34)、皮带轮(35)、皮带轮传动轴(36)和两个皮带轮支座(33),所述固定框架(4)包括下框架(41)和上框架(42),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活动框架(51)、两个皮带吊座(52)、两个导向装置(53)和两个定位吊脚(54),每个所述导向装置(53)包括导向轮支座(531)和导向轮组件(532),所述导向轮组件(532)包括螺母(5321)、螺杆轴(5322)、导向轮(5323)、轴承(5324)和卡圈(5325),每个所述定位吊脚(54)包括定位吊臂(541)和定位吊爪(542),所述定位吊爪(542)上设有开口向上的V形卡槽(5421),所述起运吊具(6)包括吊具框架(61)、两个吊臂(62)、两个吊爪(63)和两个起吊定位柱(64),每个所述起吊定位柱(64)上设有卡头(641),所述两个轨道辅梁(12)分别焊装于钢构辅梁(11)的两个竖梁(112)的内侧,所述两个轨道(16)分别采用垫片(13)、压板(14)及螺栓(15)装于两个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华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