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35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包括行程开关、凹槽一、警铃、蓄电池、螺纹杆、盲孔、弹簧以及滚珠,所述凹槽一开设在圆盘上端面,所述行程开关装配在凹槽一内,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圆盘内,所述警铃安装在圆盘下端面,该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二次支撑保护功能,所述滚珠镶嵌在球槽内,所述盲孔开设在凹槽二内部下端面,所述弹簧下端固定在盲孔内部下端面,且弹簧上端安装在安装板下端面,所述螺纹杆装配在上支撑板下端面,该设计实现了辅助对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孔方便,具有二次支撑保护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ixed between machine chassis and wood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between a machine chassis and a wooden plate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stroke switch, a groove one, a alarm bell, a battery, a threaded rod, a blind hole, a spring and a ball,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end of a disc, and the stroke switch is assembled in a concave slot, and the battery is arranged in a disk. Inside, the alarm bell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disc, the design adds two support protection functions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ball is inlaid in the ball slot, the blind hole is opened i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groove two,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blind hol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p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thread. The rod is assembled on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auxiliary ho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hole, two support protection function, good st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属于包装

技术介绍
由于家用一体机,压缩机、配管、蒸发器、和节流部件都处在机器上部(约占机身体积的20-30%),因此新机器在打包时,机身的中心就会偏高,且头重脚轻,不易于固定。这种结构布局会在机器运输途中,导致机器正面摔下,损坏玻璃面板和内部管路结构,造成机器严重的破坏和利益的极大损失。现有技术中,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无二次保护功能,在支撑结构因受力不均变形时无法提供二次支撑,且无法对变形情况进行提醒,造成人们无法及时处理重心偏移情况,同时现有的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无辅助对孔功能,造成支撑结构与机器对孔困难,且在对孔过程中容易划伤机器,所以急需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对孔方便,具有二次支撑保护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包括装置主体、二次保护机构以及辅助对孔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孔一、上支撑板、立板、下支撑板以及固定孔二,所述立板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上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立板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下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下支撑板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二,所述上支撑板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一,所述二次保护机构装配在下支撑板上端面,所述二次保护机构包括行程开关、凹槽一、圆盘、警铃、蓄电池以及立柱,所述圆盘通过立柱安装在下支撑板上端面,且圆盘设置在上支撑板下侧,所述凹槽一开设在圆盘上端面,所述行程开关装配在凹槽一内,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圆盘内,所述警铃安装在圆盘下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装配在上支撑板上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包括螺纹杆、盲孔、弹簧、凹槽二、安装板、滚珠以及球槽,所述凹槽二开设在上支撑板上端面,所述安装板装配在凹槽二内,所述球槽开设在安装板上端面,所述滚珠镶嵌在球槽内,所述盲孔开设在凹槽二内部下端面,所述弹簧下端固定在盲孔内部下端面,且弹簧上端安装在安装板下端面,所述螺纹杆装配在上支撑板下端面。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对孔机构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辅助对孔机构对称安装在上支撑板上端面前侧和右侧。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盲孔、弹簧、滚珠以及球槽均装配有两组,两组所述螺纹杆对称安装在上支撑板下端面,两组所述盲孔对称开设在凹槽二内部下端面,两组所述弹簧分别安装在两组盲孔内,两组所述球槽对称开设在安装板上端面,两组所述滚珠分别镶嵌在两组球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板下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杆装配在螺纹孔一内。进一步地,所述行程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和警铃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环形侧面下侧加工有外螺纹,所述下支撑板上端面加工有螺纹孔二,所述立柱下端装配在螺纹孔二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因本技术添加了行程开关、凹槽一、圆盘、警铃、蓄电池以及立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无二次保护功能,在支撑结构因受力不均变形时无法提供二次支撑,且无法对变形情况进行提醒,造成人们无法及时处理重心偏移情况的问题,增加了本技术的二次支撑保护功能,实现对支撑结构变形提醒的目的,避免事故的扩大。因本技术添加了螺纹杆、盲孔、弹簧、凹槽二、安装板、滚珠以及球槽,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无辅助对孔功能,造成支撑结构与机器对孔困难,且在对孔过程中容易划伤机器的问题,实现了辅助对孔的目的,降低了本技术与机器对孔的难度,避免机器在对孔过程中被划伤的情况发生。因本技术添加了螺纹孔一,该设计便于螺纹杆的安装,另添加了外螺纹以及螺纹孔二,该设计便于立柱的快速拆卸和安装,且便于回收,本技术对孔方便,具有二次支撑保护功能,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中二次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中辅助对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二次保护机构、2-固定孔一、3-辅助对孔机构、4-上支撑板、5-立板、6-下支撑板、7-固定孔二、11-行程开关、12-凹槽一、13-圆盘、14-警铃、15-蓄电池、16-立柱、31-螺纹杆、32-盲孔、33-弹簧、34-凹槽二、35-安装板、36-滚珠、37-球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包括装置主体、二次保护机构1以及辅助对孔机构3,装置主体包括固定孔一2、上支撑板4、立板5、下支撑板6以及固定孔二7,立板5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左侧边缘处,立板5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左侧边缘处,下支撑板6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二7,上支撑板4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一2。二次保护机构1装配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二次保护机构1包括行程开关11、凹槽一12、圆盘13、警铃14、蓄电池15以及立柱16,圆盘13通过立柱16安装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且圆盘13设置在上支撑板4下侧,凹槽一12开设在圆盘13上端面,行程开关11装配在凹槽一12内,蓄电池15设置在圆盘13内,警铃14安装在圆盘13下端面,该设计增加了本技术的二次支撑保护功能。辅助对孔机构3装配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辅助对孔机构3包括螺纹杆31、盲孔32、弹簧33、凹槽二34、安装板35、滚珠36以及球槽37,凹槽二34开设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安装板35装配在凹槽二34内,球槽37开设在安装板35上端面,滚珠36镶嵌在球槽37内,盲孔32开设在凹槽二34内部下端面,弹簧33下端固定在盲孔32内部下端面,且弹簧33上端安装在安装板35下端面,螺纹杆31装配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该设计实现了辅助对孔的目的。辅助对孔机构3装配有两组,两组辅助对孔机构3对称安装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前侧和右侧,螺纹杆31、盲孔32、弹簧33、滚珠36以及球槽37均装配有两组,两组螺纹杆31对称安装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两组盲孔32对称开设在凹槽二34内部下端面,两组弹簧33分别安装在两组盲孔32内,两组球槽37对称开设在安装板35上端面,两组滚珠36分别镶嵌在两组球槽37内,上支撑板4下端面开设有螺纹孔一,螺纹杆31装配在螺纹孔一内,行程开关11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5和警铃14电性连接,立柱16环形侧面下侧加工有外螺纹,下支撑板6上端面加工有螺纹孔二,立柱16下端装配在螺纹孔二内。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对本技术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包括装置主体、二次保护机构(1)以及辅助对孔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孔一(2)、上支撑板(4)、立板(5)、下支撑板(6)以及固定孔二(7),所述立板(5)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立板(5)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下支撑板(6)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二(7),所述上支撑板(4)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一(2);所述二次保护机构(1)装配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所述二次保护机构(1)包括行程开关(11)、凹槽一(12)、圆盘(13)、警铃(14)、蓄电池(15)以及立柱(16),所述圆盘(13)通过立柱(16)安装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且圆盘(13)设置在上支撑板(4)下侧,所述凹槽一(12)开设在圆盘(13)上端面,所述行程开关(11)装配在凹槽一(12)内,所述蓄电池(15)设置在圆盘(13)内,所述警铃(14)安装在圆盘(13)下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3)装配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3)包括螺纹杆(31)、盲孔(32)、弹簧(33)、凹槽二(34)、安装板(35)、滚珠(36)以及球槽(37),所述凹槽二(34)开设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所述安装板(35)装配在凹槽二(34)内,所述球槽(37)开设在安装板(35)上端面,所述滚珠(36)镶嵌在球槽(37)内,所述盲孔(32)开设在凹槽二(34)内部下端面,所述弹簧(33)下端固定在盲孔(32)内部下端面,且弹簧(33)上端安装在安装板(35)下端面,所述螺纹杆(31)装配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底盘与木台板之间固定的支撑结构,包括装置主体、二次保护机构(1)以及辅助对孔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固定孔一(2)、上支撑板(4)、立板(5)、下支撑板(6)以及固定孔二(7),所述立板(5)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立板(5)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4)下端面左侧边缘处,所述下支撑板(6)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二(7),所述上支撑板(4)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固定孔一(2);所述二次保护机构(1)装配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所述二次保护机构(1)包括行程开关(11)、凹槽一(12)、圆盘(13)、警铃(14)、蓄电池(15)以及立柱(16),所述圆盘(13)通过立柱(16)安装在下支撑板(6)上端面,且圆盘(13)设置在上支撑板(4)下侧,所述凹槽一(12)开设在圆盘(13)上端面,所述行程开关(11)装配在凹槽一(12)内,所述蓄电池(15)设置在圆盘(13)内,所述警铃(14)安装在圆盘(13)下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3)装配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所述辅助对孔机构(3)包括螺纹杆(31)、盲孔(32)、弹簧(33)、凹槽二(34)、安装板(35)、滚珠(36)以及球槽(37),所述凹槽二(34)开设在上支撑板(4)上端面,所述安装板(35)装配在凹槽二(34)内,所述球槽(37)开设在安装板(35)上端面,所述滚珠(36)镶嵌在球槽(37)内,所述盲孔(32)开设在凹槽二(34)内部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闽刘洋刘伟飞邓飞肖志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米特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