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1023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织机,它具有一用经纱(6)构成梭口(4)的装置(2)、用于投纬装置(26)从下面可进出梭口(4)的引纬装置(24、54、62、62a、62b、72、82),以及用于将投入的纬纱打在待生产织物(16)的打纬边口(12)上的具有筘齿(18、18a、18b、56、68、80、84)的筘(14、60),其特征在于:根据筘齿按等分距(T)两等分,或多等分,相应的筘齿(18、18a、18b、56、68、80、84)分别配置有一引纬装置(24、54、62、62a、62b、72、82),该引纬装置处在与运行方向的中间平面(M)同一平面内,其中引纬装置(24、54、62、62a、62b、72、82)与筘齿(18、18a、18b、56、68、80、84)制成一体和/或在该筘齿和引纬装置之间设置一在中间平面(M)的两侧沿纬纱运行方向(38)扩展的,用于经纱(6)的偏转机构(36、36a、36b、58、70、78、86),其中该偏转机构从筘(14、60)的打纬轨迹线(40)下方开始向下延伸。(*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织机。投纬装置形式特点甚多,包括片梭、剑杆、梭子、喷气或喷其他介质用于在经纱形成的梭口投纬。这些投纬装置多数为公众所周知。本文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织机是通常的大功率织机,投纬装置进入织机梭口和从中掉换出。在该处运行的引纬装置难以顺从平行纱经纱。平行纱多数(至少两种)由个别合成原纤维或丝组成,实际上是没有加捻的平行纱。为了使纱的原纤维不致互相分开就用浆纱使之粘贴在一起或用空气涡流方法分段地相互结合在一起。用空气涡流制成的纱称为空气涡流纱或空气喷射交缠纱。当前有趋势即这种平行纱经纱在引纬装置中分开以致分开出原纤维和/或断纱,因此大功率织机的效率明显下降,这种平行纱现在已不适用于机织,只能用较贵的加捻纱即所谓股线用纱。为了变革而把平行纱上浆,除上浆方法较贵之外,浆料严重污染织机,此外织物进一步加工还要洗去浆料,洗出的浆料必须通过极昂贵方法为环境解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本文开头部分所述类型的织机进行改进,使之也能加工平行纱,即便这些平行纱没有上浆的时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特征实现的。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防止了平行纱在引纬装置处分开以及保持悬垂,这样在现代化的大功率织机上也能加工平行纱,即便在平行纱未经上浆的时候。这意味着可成本低地对用于高速运转的大功率织机的平行纱进行加工。事后又不再需要洗除浆料,成本方面的优点是明显的。本专利技术织机的有利的改进结构由权利要求2至11给出。引纬装置位于与配属筘齿沿运动方向的中间平面的同一平面内,使得筘齿得以利用,引纬装置与筘齿联结成一体,然而较有利的是在筘齿和配属引纬装置之间设有偏转机构,该偏转机构在中间平面两侧沿纬丝运行方向扩展进而改进了经纱的偏转,由此阻止了经纱悬挂在引纬装置上。偏转机构不但能在与一筘齿一体结合的引纬装置处得以利用,而且能在独立于筘齿设置的引纬装置处得以利用,在后一种情况下,权利要求6所述的偏转机构有利地设置在筘齿上。偏转机构必须从织筘的打筘轨迹线下方开始向下延伸,以便在织筘打在织物的打纬边口上时,使偏转机构位于打纬边口下方,由此不会阻碍打纬过程。最好按权利要求2所述,当筘位于离织物的打纬边口最远位置时,偏转机构一直延伸至引纬装置上端的下方且最好一直延伸到梭口的下方。偏转机构有利的尺寸比例由权利要求3和4加以说明。若按权利要求5对织机改进,则可改善经纱的偏转。如上面所述,按权利要求6的引纬装置与筘齿独立装设,偏转机构和筘齿可有利地设计成一整体结构。权利要求7实现了这一整体结构。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技术改进可得出更简单、轻型的结构。按照权利要求9,一具有组合的引纬装置的筘齿与筘直接联结。但在有些情况下按权利要求10的改进结构也具有优点。按权利要求11将引纬装置设计成两部分,一引纬装置部分装在筘齿上,另一引纬装置部分装在一单独的支架上。下面按照本专利技术附图所示织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对这些众所周知的织机只将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为重要的梭口范围的部件示出,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种织机织区侧视图;图2为带偏转机构的织筘在图1中II-II截面的放大图;图3为带偏转机构和引纬装置的织筘在图1中III-III截面的放大图;图4为第二种织机织区的侧视图;图5为图4的织筘V-V截面的放大图;图6为带偏转机构的织筘在图4中VI-VI截面的放大图;图7为带偏转机构和引纬装置的织筘在图4中VII-VII截面的放大图;图8为第三种织机织区的侧视图;图9为第四种织机织区的侧视图;图10为带偏转机构和引纬装置的织筘在图9中X-X截面的放大图;图11为带偏转机构和引纬装置的织筘在图9中XI-XI截面的放大图;图12为第五种织机织区的侧视图;图13为带偏转机构的织筘在图12中XIII-XIII截面的放大图;图14为带偏转机构和引纬装置的织筘在图12中XIV-XIV截面的放大图。下述各实施例和示意图中的相关部件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所示为第一种织机的织区,该织机具有一个用于由经纱6构成梭口4的装置2,对于用于形成梭口的装置2只示出综丝8。该综丝8使经纱6上下运动从而使梭口开闭变化。该经纱6例如由用空气涡流方法制成的并行丝所组成,它含有作为疵点10的涡流分段点。经纱6都被导向打纬边口12并在此打纬边口12处借助筘14把未在图上表示的投入梭口4中的纬纱打纬并紧,以用于织成织物16。筘14按筘等分距T设有筘齿18固装在下面的筘座20上,这些筘齿18在筘上方通过栓筘棒22互相并紧,筘14被紧固安装在筘杆23上,此外在筘杆23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投纬机构26的引纬装置24,在本图示实施例中,该投纬机构26具有一个投纬带28,该投纬带在引纬装置24的两个齿32、34中的槽状凹槽30内被导引。尤其由图3所示,该引纬装置24设置在与所属筘齿18a位于运动方向的中间平面同一平面内。偏转机构36位于筘齿18a和引纬装置24之间并与筘齿18a设计成一整体。经纱6的偏转机构36在中间平面M的两侧沿纬纱运动方向38扩宽,这样从所属筘齿18a出发构成对经纱的楔形引导,该经纱从引纬装置24一旁运动经过,而不会存在经纱悬挂在引纬装置24上的危险。如图1所示,偏转机构36从筘14打纬轨迹线40的下方开始延伸,并至少通过配属引纬装置24的上侧且最好继续向下延伸直至从梭口4伸出,偏转机构36向上和向下具有渐缩的区段42,44,以便经纱在进出时能较容易地偏转到梭口中。在图1中点线表示的筘的打纬位置,偏转机构位于打纬边口下方。偏转机构最大厚度B应至少相当于筘齿的厚度d,顶多为筘齿等分距T的十倍,偏转机构的长L在筘14运行方向最少为筘齿18a厚度d的一半,图示举例相邻的偏转机构36的距离A为筘齿18等分距的2倍。图3所示为偏转机构36的其它结构改进,该筘齿18b由两个沿中间平面M成镜像对称设置的部件46组成,为构成偏转机构36a这两个部件具有增厚的区段48。筘齿18b也同样设计成沿中间平面M成镜像对称的部件,由板和偏转机构36b组成的各个部件50通过边区52弯曲构成。图4至图7所示为另一种织机的织区。其投纬装置与图1至图3所示织机的投纬装置26完全相同,但在筘齿56与引纬装置54之间的部分设计为偏转机构58。此外筘齿56不与筘60相联接而是由固定在筘杆23上的引纬装置54来支承。图8所示为介于图1至图3和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之间的混合形式。此种形式的引纬装置62再分为引纬装置部件62a,62b,该引纬装置部件62b用螺钉64装在分开的支座66上,此支座自身则固定在筘的筘杆23上,另一部件62a则作为筘齿68整体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偏转机构70仍设在引纬装置部件62a和筘齿68之间。图9至图11所示为另一种织机的织区,其中引纬装置72被设计成采用一束喷气流作为投纬介质,这束喷气流由阶梯式喷嘴76向引纬装置72吹入。为引纬装置72配置的偏转机构78与附属筘齿80制成一整体,更确切地说制成与图3所示的偏转机构36b相类似。图12至图14所示为另一种织机的织区,该织机与图9至图11所示织机相似。但图12至图14所示的引纬装置82一体成形地制在筘齿84上,偏转机构86则制造在筘齿84和引纬装置82之间,喷气用的阶梯式喷嘴88装在支座90上,该支座又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朗西斯科·斯派奇
申请(专利权)人:泰克斯蒂尔玛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