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钢管道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97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的左右两端,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与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上,并与第一紧固杆、第二紧固杆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第一紧固杆、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紧固螺纹杆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穿过第一工形部件带动第二工形部件移动,并通过紧固螺纹杆旋入和旋出固定管道,该装置的部件均为超轻钢材质,自重轻,方便拆卸。

Jig of super light steel pi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er light steel pipe fixture. The left jig arm group and the right jig arm group are connect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first working part.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jig arm group and the right jig arm group, the left moving through hole and the right pass through hole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jig arm group and the right jig arm group. The left moving through hole and the right moving through hole are connected by the bolt to the second working part. In the grooves at both ends, the first fastening rod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rod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the bottom of the left jig arm group and the right jig arm group, and the third fastening rod is fixed on the second working part, and the space is formed with the first fastening rod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rod, and the first fastening rod, the second tightener, and the one side of the third fastening rod are both set on one side. Fastening screw rod, fastening screw rod pointing to the center of the measured pipe. The central screw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working part to drive the second working part, and swirling and swirling the fixed pipe through the fastening screw rod, the parts of the device are super light steel material, light weight and convenient dis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轻钢管道夹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操作人员经常需要要固定管道后进行施工,传统的超轻钢管道夹具结构复杂,重量大,操作安全性差,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该超轻钢管道夹具自重轻,方便拆卸,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所述左移动通孔与所述右移动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所述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与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所述第三紧固杆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所述紧固螺纹杆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工形部件带动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移动,并通过所述紧固螺纹杆旋入和旋出固定管道。进一步,所述第一工形部件与所述第二工形部件平行,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工形部件的长度。进一步,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进一步,所述中心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的一端设置旋转把手。进一步,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均由连接件连接两个前后平行的夹具臂构成。进一步,所述夹具臂为弧形。进一步,所述第一工形部件设置中心孔,所述中心螺纹杆旋入或旋出所述中心孔。进一步,所述第二工形部件顶部设置圆形凹槽,所述工形部件的前后两侧设置圆头螺栓并穿入所述圆形凹槽内。进一步,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所述第三紧固杆品字分布。进一步,所述移动通孔为长条形。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的左右两端,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与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上,并与第一紧固杆、第二紧固杆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第一紧固杆、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紧固螺纹杆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穿过第一工形部件带动第二工形部件移动,并通过紧固螺纹杆旋入和旋出固定管道,该装置部件的材质均为超轻钢,部件之间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卸,操作简单。另外,第一工形部件与第二工形部件平行,第二工形部件的长度大于第一工形部件的长度,移动卡槽为长条形,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通过紧固螺纹杆的旋入和旋出,左夹具臂组和右夹具臂组的夹角变化,可以容纳大直径的管道,第一紧固杆、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品字分布,应力分布均匀,更加牢固的固定管道。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的左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的主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的左夹具臂组的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的第二工形部件的结构图。其中,1-左夹具臂组;2-右夹具臂组;3-第一工形部件;4-左移动通孔;5-右移动通孔;6-第二工形部件;7-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8-第一紧固杆;9-第二紧固杆;10-第三紧固杆;11-紧固螺纹杆;12-中心螺纹杆;13-连接件;14-圆形凹槽;15-圆头螺栓;16-圆形凹槽;17-夹具臂;18-旋转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左夹具臂组1与右夹具臂组2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3的左右两端,左夹具臂组1与右夹具臂组2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4与右移动通孔6,左移动通孔4与右移动通孔6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7内,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左夹具臂组1与右夹具臂组2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8与第二紧固杆9,第三紧固杆10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6上,并与第一紧固杆8、第二紧固杆9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第一紧固杆8、第二紧固杆9、第三紧固杆10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11,紧固螺纹杆11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12穿过第一工形部件3带动第二工形部件6移动,并通过紧固螺纹杆11旋入和旋出固定管道,该装置部件之间均用螺栓连接,部件的材质均为超轻钢,自重轻,方便拆卸,操作简单。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将管道放置容纳管道的空间,中心螺纹杆12穿过第一工形部件3带动第二工形部件6在左移动通孔4和右移动通孔5内移动,确定了管道直径的大小后,旋转移动通孔内螺栓的螺母,将第二工形部件6的两端与左夹具臂组1、右夹具臂组2两端固定,并通过紧固螺纹杆11旋入和旋出进一步固定管道。如图2所示,中心螺纹杆远离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的一端设置旋转把手18,利用杠杆定律的原理减少操作者的用力。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左移动通孔4与右移动通孔5为长条形。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工形部件3与第二工形部件6平行,第二工形部件6的长度大于第一工形部件3的长度,左夹具臂组1与右夹具臂组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工形部件3左右两端的凹槽内。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工形部件3左右两端的凹槽为U形凹槽,旋转螺栓的螺母,使左夹具臂组1,右夹具臂组2能够能在第一工形部件3的两端旋转确定管道的直径。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螺栓的材质为8.8级以上的底碳合金钢,并经过淬火或回火的处理增加强度,当用扭力扳手扭转时不易发生开裂。如图1和4所示,左夹具臂组1与右夹具臂组2均由连接件连接两个前后平行的夹具臂17构成,增加了受力的强度,左夹具臂组1和右夹具臂组2为大小相同的弧形并沿中心中心螺纹杆12所在的轴线对称。如图1和图5所示,第二工形部件6顶部设置圆形凹槽14,第二工形部件6的前后两侧设置圆头螺栓15并穿入所述圆形凹槽16内,当管道被固定时,旋转圆头螺栓15,进一布固定中心螺纹杆1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其特征在于,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所述左移动通孔与所述右移动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所述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与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所述第三紧固杆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所述紧固螺纹杆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工形部件带动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移动,并通过所述紧固螺纹杆旋入和旋出于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轻钢管道夹具,其特征在于,左夹具臂组与右夹具臂组的顶部连接第一工形部件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中部设置左移动通孔与右移动通孔,所述左移动通孔与所述右移动通孔通过螺栓连接第二工形部件左右两端的凹槽内,所述螺栓可在移动通孔内移动,所述左夹具臂组与所述右夹具臂组的底部并排设置第一紧固杆与第二紧固杆,第三紧固杆固定在第二工形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形成容纳管道的空间,所述第一紧固杆、所述第二紧固杆、所述第三紧固杆的一侧均设置紧固螺纹杆,所述紧固螺纹杆指向被测管道的中心,中心螺纹杆穿过所述第一工形部件带动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移动,并通过所述紧固螺纹杆旋入和旋出于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钢管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形部件与所述第二工形部件平行,所述第二工形部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工形部件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轻钢管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跃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