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软着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957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包括连接固定套、尼龙支杆、感应环、感应环固定套、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和支架,连接固定套固定在软着陆托架下方,尼龙支杆一端固定在连接固定套上,另一端安装有感应环,并固定在感应环固定套上,上极限感应器和下极限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磨床软着陆装置减少了干涉件,并具有一定刚性,大大增加了感应极限工作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减小维护量和维护成本。

Soft landing device for grin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ft landing device for a grinding machine, which includes a fixing sleeve, a nylon rod, an induction ring, an induction ring fixed sleeve, an upper limit inductor, a lower limit inductor and a bracket. The connecting fixing sleeve is fixed under the soft landing bracket, one end of the nylon rod is fixed on the connecting fixed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is equipped with an induction ring. The upper limit sensor and the lower limit inductor are fixed o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rough an inductor bracket. The grinder soft lan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parts and has a certain rigidity, greatly in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the induction limit work,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of the equipment,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equipment, and reduces the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磨床软着陆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辊磨床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轧辊磨床带有一套软着陆装置,以减少通常吊装轧辊过程中,轧辊与设备间的碰撞。在软着陆系统中,液压缸上升和下降位置的判断,都是由感应极限来完成。原理为用固定在软着陆托架上一根直径2-3mm钢丝绳带动一个金属重锤在导向套中上下移动,并通过两个感应器来感应金属重锤,判断软着陆的上、下位置。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因磨削产生的杂质进入金属重锤的导向套中,使感应重锤移动卡阻,造成感应信号失效,同时细钢绳也会出现塑性变形,增加重锤卡阻的可能。需人工拆开护盖,清理或更换新钢丝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磨床软着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包括连接固定套、尼龙支杆、感应环、感应环固定套、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和支架,连接固定套固定在软着陆托架下方,尼龙支杆一端固定在连接固定套上,另一端安装有感应环,并固定在感应环固定套上,上极限感应器和下极限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进一步地,液压缸固定在磨床托架上。进一步地,感应器支架呈L型,一端固定在液压缸上,另一端上下开设有两个腰圆孔,上极限感应器和下极限感应器分别固定于上腰圆孔和下腰圆孔内。进一步地,液压缸和磨床托架之间固定保护罩。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磨床软着陆装置减少了干涉件,并具有一定刚性,大大增加了感应极限工作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减小维护量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磨床软着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本技术的磨床软着陆装置,包括连接固定套1、尼龙支杆2、感应环3、感应环固定套4、上极限感应器6、下极限感应器7和支架5。连接固定套1固定在软着陆托架10下方,尼龙支杆2一端固定在连接固定套1上,另一端安装有感应环3,并固定在感应环固定套4上,上极限感应器6和下极限感应器7通过感应器支架5固定在液压缸9上。其中,感应环固定套4为尼龙材质。液压缸9固定在磨床托架8上。为了保护软着陆装置各部件,液压缸9和磨床托架8之间固定保护罩11。感应器支架5呈L型,一端固定在液压缸9上,另一端上下开设有两个腰圆孔51,上极限感应器6和下极限感应器7分别固定于上腰圆孔51和下腰圆孔51内,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极限感应器6和下极限感应器7的位置以及二者之间距离。将感应环3安装在尼龙支杆2上,再用感应环固定套4固定,使感应环3、尼龙支杆2、感应环固定套4组成一体,然后通过与连接固定套1连接,一起固定在软着陆托架10上。支杆随液压缸9一起上下移动,安装在感应器支架5上的上极限感应器6和下极限感应器7就能正常感应其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磨床软着陆装置可有效增强电磁阀动铁芯径向抗压强度,简化加工工序,保证电磁阀工作的稳定性,且装配方式多样、灵活,提高了加工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固定套、尼龙支杆、感应环、感应环固定套、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和支架,所述连接固定套固定在软着陆托架下方,所述尼龙支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固定套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感应环,并固定在所述感应环固定套上,所述上极限感应器和所述下极限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床软着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固定套、尼龙支杆、感应环、感应环固定套、上极限感应器、下极限感应器和支架,所述连接固定套固定在软着陆托架下方,所述尼龙支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固定套上,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感应环,并固定在所述感应环固定套上,所述上极限感应器和所述下极限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支架固定在液压缸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龙王玮龚艺万康王宏岩王哲潘明浩梁宏卢正凯刘世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新日铁武汉镀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