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682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鹅不食草9份、荆芥10份、蜀椒8份、金银花10份、川芎9份、白芷10份、苦参9份、黄芩9份、茯苓15份。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安全有效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ing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in spr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in the spring. It is made up of 9 parts of goose, 10, 8, 10, 9, 10, 9, 9 Scutellaria, and 15 Poria. Clinical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nven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spring catarrhal conjunctiv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具有过敏性、季节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双眼性结膜炎症,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患者很少。中医称此病为“时复症”,从整体上认识此病系风邪犯肺,湿热积脾,风湿相搏,热毒炽于目所致。该病病因一般认为与花粉、毛发、日光、浮尘等有关,常有家族特异过敏史,也可同时合并有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治疗方法很多,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开过敏源。每当发病季节到来,外出时尽可能戴墨镜,避免光照、风尘等有害刺激,尽量不接触花粉。当发病出现症状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滴眼液滴眼,症状可很快消除。大多数患者病情可持续数年,到青春期后可自愈。但也有少数顽固者病程可达10个月之久,特别是长期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常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白内障、真菌性角膜炎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专利技术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鹅不食草【别名】食胡荽,野园荽,鸡肠草,鹅不食,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大救驾,三节剑,山胡椒、连地稗,球子草,二郎戟、小救驾,杜网草、猪屎草,砂药草,白地茜,猪屎潺,通天窍,雾水沙、猫沙、小拳头,铁拳头、散星草、地杨梅。【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洗去泥沙,晒干。【性味】辛,温。【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摘录】《中华本草》。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摘录】《中华本草》。蜀椒【别名】巴椒、汉椒、川椒。【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元气伤损,目暗耳聋。腹内虚冷。寒湿脚气。疮肿作痛。手足皲痛。漆疮作痒。痔漏脱肛。久冷不痢(或不痢,只是腰腹冷)。【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g。【注意】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摘录】《中华本草》。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银花,鹭鸶花,苏花,金花,金藤花,双花,双苞花,二花,二宝花。【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毛萼忍冬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性味】甘,寒。【归经】归肺、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注意】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川芎【别名】芎藭、小叶川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着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5g。【注意】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摘录】《中华本草》。白芷【别名】薛、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白芷。【来源】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阴虚血热者忌服。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摘录】《中华本草》。苦参【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摘录】《中华本草》。黄芩【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性味】苦,寒。【归经】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摘录】《中华本草》。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鹅不食草9份、荆芥10份、蜀椒8份、金银花10份、川芎9份、白芷10份、苦参9份、黄芩9份、茯苓15份。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专利技术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40,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9例,治疗组男10例,女11例;对照组男9例,女10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全国溃春季卡他性结膜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1)自觉患眼痒如异物感,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及灼热感,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瞳孔区,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冲洗后即可恢复视力。当病变侵及角膜时可有畏光、眼痛及视减退等症状明显加重,少数患者可同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症状。(2)检查时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呈鲜红色,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严重的结膜表面可覆盖一层易于揉掉的假膜,所以又称假膜性结膜炎;球结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失去透明度,角膜与结膜表面、睑缘等部位有黏膜性或脓性分泌物覆盖。2、试验方法2.1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专利技术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15天。对照组眼滴氯霉素滴眼液(按说明书使用)、睡前涂抹四环素眼膏。疗程15天。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临床控制: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提示大肠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示大肠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鹅不食草9份、荆芥10份、蜀椒8份、金银花10份、川芎9份、白芷10份、苦参9份、黄芩9份、茯苓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鹅不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青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齐鼎立专利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