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53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左固定结构、右固定结构、固定带以及连接片,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能相互对接形成组合固定结构,左管槽与右管槽组合形成一轴向贯穿组合固定结构的胃管、肠管穿过孔,胃管或肠管从该胃管、肠管穿过孔穿过并与左齿轮和右齿轮摩擦配合,连接片为环形片,连接片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穿带孔,连接片能套在组合固定结构上并与组合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穿带孔并与连接片固定连接,固定带能环绕固定在患者头部,使得组合固定结构定位于患者鼻唇沟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无需通过胶带固定的优点。

A fixator for gastric tube and intestina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omach tube and an enteric tube fixer, which includes a left fixed structure, a right fixed structure, a fixed belt and a connecting piece. The left fixed structure and the right fixed structure can be butted together to form a combined fixed structure, and the left pipe groove and the right pipe slot are combined to form a shaft to the stomach tube and the intestines that penetrate the combined fixed structure. Through the hole through the hole, the stomach tube or intestinal tube passes through the stomach tube and the tube through the hole and friction with the left gear and the right gear.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a circular piec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re opened with a perforated hole. The connecting piece can be set on the combined fixed structure and fixed with the combined fixed structur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xed belt pass through two wear bands respectively. The ho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fixing belt can be fixed around the head of the patient, so that the combined fixing structure is positioned at the nasolabial groove of the pati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need to be fixed by adhesive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鼻胃管或鼻肠管的非计划性拔管在临床上屡见不鲜,针对其预防措施主要从胃管固定方式、沟通方式、病人舒适度、专科培训、肢体约束及人力资源配比等不同方面进行改进。临床上发现即使以上措施都进行了改进,仍有部分患者能够在拔管的高危时段(10PM-2AM,5-7AM)将鼻胃管或鼻肠管拔出10cm以上,甚至完全拔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固定鼻胃管或鼻肠管的装置。鼻胃管或鼻肠管经鼻置入,由于置入部位的特殊,常规的固定方式不能采用,临床上常常使用胶布进行固定,而鼻翼为人体分泌油脂较多的部位,使用胶布的固定方法因油脂的分泌导致胶布在较短的时间内即会失去粘性,大大增加了病人拔管的机率,由此引发的返流、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加重病情。因拔管后的再插管易导致患者鼻粘膜充血水肿,进一步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增加护理工作量。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固定装置,从而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通过胶带固定的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左固定结构、右固定结构、固定带以及连接片,左固定结构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左管槽、左滑槽以及左齿轮,左管槽位于左固定结构的右侧面,左滑槽位于左固定结构中部并与左管槽连通,左滑槽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左管槽方向倾斜,使得左滑槽的中部与左管槽距离最远,左齿轮的齿轮轴卡在左滑槽中,左齿轮的齿轮轴能在左滑槽中滑动,左齿轮部分伸入左管槽中,右固定结构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右管槽、右滑槽以及右齿轮,右管槽位于右固定结构的左侧面,右滑槽位于右固定结构中部并与右管槽连通,右滑槽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右管槽方向倾斜,使得右滑槽的中部与右管槽距离最远,右齿轮的齿轮轴卡在右滑槽中,右齿轮的齿轮轴能在右滑槽中滑动,右齿轮部分伸入右管槽中,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能相互对接形成组合固定结构,左管槽与右管槽组合形成一轴向贯穿组合固定结构的胃管、肠管穿过孔,胃管或肠管从该胃管、肠管穿过孔穿过并与左齿轮和右齿轮摩擦配合,连接片为环形片,连接片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穿带孔,连接片能套在组合固定结构上并与组合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固定带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穿带孔并与连接片固定连接,固定带能环绕固定在患者头部,使得组合固定结构定位于患者鼻唇沟处。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组合固定结构面向鼻腔的一端外表圆滑,且直径与鼻孔直径相近,组合固定结构面向鼻腔的一端在固定带的拉力下能插入鼻孔中,使组合固定结构位置固定。上述的左齿轮和右齿轮的齿轮面贴附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层。上述的固定带以绕患者耳后一周的方式固定在患者头部,固定带与患者脑后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减压垫。上述的固定带由棉线编制而成,减压垫为硅胶垫。上述的左固定结构、右固定结构的壳体均为塑料制作,左齿轮和右齿轮也为塑料制作。上述的组合固定结构背对鼻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台阶,连接片卡在固定台阶上与组合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上述的左固定结构的右侧面和右固定结构的左侧面均设置有黏贴面,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通过黏贴面固定组成组合固定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不使用传统3M胶布的前提下,可有效对抗患者拔管之力,同时不影响患者微调胃管、肠管的位置。本技术的左滑槽和右滑槽与胃管、肠管穿过孔的距离均是中间远、两端逐渐靠近,导致齿轮位于滑槽中部时,对胃管、肠管的静摩擦力最小,护士和患者可以比较容易拉动胃管、肠管,当胃管、肠管移动时,齿轮会被拉动,向滑槽的一端移动,从而导致两个齿轮之间的距离缩小,齿轮对胃管、肠管的静摩擦力逐渐上升,直至难以拉动,这段拉动距离就是胃管、肠管的微调距离。该装置还具备以下特点:1、体积小,不影响美观;2、采用棉绳,不同于胶布直接粘贴于患者皮肤,不会引起过敏等皮肤不适现象;3、没有采用胶布固定胃管、肠管,不压迫鼻唇沟处皮肤,有效缓解鼻唇沟处皮肤的受压情况;4、该装置为塑料材质,且体积小,便于清洗消毒。本技术通过改变鼻胃管或鼻肠管的固定,能有效减少因非计划拔除鼻胃管或鼻肠管所致的管道内容物滴漏,避免患者呛咳、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也能降低置管困难患者重复置管的痛苦;同时可降低因多次插管导致病人鼻粘膜充血水肿,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透视图;图3是左固定结构和右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示意图;图5是固定带和连接片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左固定结构1、左管槽11、左滑槽12、左齿轮13、右固定结构2、右管槽21、右滑槽22、右齿轮23、固定带3、减压垫31、连接片4、穿带孔41、组合固定结构5、肠管穿过孔51、固定台阶5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左固定结构1、右固定结构2、固定带3以及连接片4,左固定结构1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左管槽11、左滑槽12以及左齿轮13,左管槽11位于左固定结构1的右侧面,左滑槽12位于左固定结构1中部并与左管槽11连通,左滑槽1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左管槽11方向倾斜,使得左滑槽12的中部与左管槽11距离最远,左齿轮13的齿轮轴卡在左滑槽12中,左齿轮13的齿轮轴能在左滑槽12中滑动,左齿轮13部分伸入左管槽11中,右固定结构2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右管槽21、右滑槽22以及右齿轮23,右管槽21位于右固定结构2的左侧面,右滑槽22位于右固定结构2中部并与右管槽21连通,右滑槽2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右管槽21方向倾斜,使得右滑槽22的中部与右管槽21距离最远,右齿轮23的齿轮轴卡在右滑槽22中,右齿轮23的齿轮轴能在右滑槽22中滑动,右齿轮23部分伸入右管槽21中,左固定结构1和右固定结构2能相互对接形成组合固定结构5,左管槽11与右管槽21组合形成一轴向贯穿组合固定结构5的胃管、肠管穿过孔51,胃管或肠管从该胃管、肠管穿过孔51穿过并与左齿轮13和右齿轮23摩擦配合,连接片4为环形片,连接片4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穿带孔41,连接片4能套在组合固定结构5上并与组合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穿带孔41并与连接片4固定连接,固定带3能环绕固定在患者头部,使得组合固定结构5定位于患者鼻唇沟处。实施例中,组合固定结构5面向鼻腔的一端外表圆滑,且直径与鼻孔直径相近,组合固定结构5面向鼻腔的一端在固定带3的拉力下能插入鼻孔中,使组合固定结构5位置固定。实施例中,左齿轮13和右齿轮23的齿轮面贴附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层。实施例中,固定带3以绕患者耳后一周的方式固定在患者头部,固定带3与患者脑后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减压垫31。实施例中,固定带3由棉线编制而成,减压垫31为硅胶垫。实施例中,左固定结构1、右固定结构2的壳体均为塑料制作,左齿轮13和右齿轮23也为塑料制作。实施例中,组合固定结构5背对鼻腔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台阶52,连接片4卡在固定台阶52上与组合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实施例中,左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左固定结构(1)、右固定结构(2)、固定带(3)以及连接片(4),所述的左固定结构(1)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左管槽(11)、左滑槽(12)以及左齿轮(13),所述的左管槽(11)位于左固定结构(1)的右侧面,左滑槽(12)位于左固定结构(1)中部并与左管槽(11)连通,所述的左滑槽(1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左管槽(11)方向倾斜,使得左滑槽(12)的中部与左管槽(11)距离最远,所述的左齿轮(13)的齿轮轴卡在左滑槽(12)中,所述的左齿轮(13)的齿轮轴能在左滑槽(12)中滑动,所述的左齿轮(13)部分伸入左管槽(11)中,所述的右固定结构(2)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右管槽(21)、右滑槽(22)以及右齿轮(23),所述的右管槽(21)位于右固定结构(2)的左侧面,右滑槽(22)位于右固定结构(2)中部并与右管槽(21)连通,所述的右滑槽(2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右管槽(21)方向倾斜,使得右滑槽(22)的中部与右管槽(21)距离最远,所述的右齿轮(23)的齿轮轴卡在右滑槽(22)中,所述的右齿轮(23)的齿轮轴能在右滑槽(22)中滑动,所述的右齿轮(23)部分伸入右管槽(21)中,所述的左固定结构(1)和右固定结构(2)能相互对接形成组合固定结构(5),左管槽(11)与右管槽(21)组合形成一轴向贯穿组合固定结构(5)的胃管、肠管穿过孔(51),胃管或肠管从该胃管、肠管穿过孔(51)穿过并与左齿轮(13)和右齿轮(23)摩擦配合,所述的连接片(4)为环形片,连接片(4)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穿带孔(41),所述的连接片(4)能套在组合固定结构(5)上并与组合固定结构(5)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穿带孔(41)并与连接片(4)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带(3)能环绕固定在患者头部,使得组合固定结构(5)定位于患者鼻唇沟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管、肠管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左固定结构(1)、右固定结构(2)、固定带(3)以及连接片(4),所述的左固定结构(1)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左管槽(11)、左滑槽(12)以及左齿轮(13),所述的左管槽(11)位于左固定结构(1)的右侧面,左滑槽(12)位于左固定结构(1)中部并与左管槽(11)连通,所述的左滑槽(1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左管槽(11)方向倾斜,使得左滑槽(12)的中部与左管槽(11)距离最远,所述的左齿轮(13)的齿轮轴卡在左滑槽(12)中,所述的左齿轮(13)的齿轮轴能在左滑槽(12)中滑动,所述的左齿轮(13)部分伸入左管槽(11)中,所述的右固定结构(2)内轴向设置有半圆形的右管槽(21)、右滑槽(22)以及右齿轮(23),所述的右管槽(21)位于右固定结构(2)的左侧面,右滑槽(22)位于右固定结构(2)中部并与右管槽(21)连通,所述的右滑槽(22)的上部和下部均向右管槽(21)方向倾斜,使得右滑槽(22)的中部与右管槽(21)距离最远,所述的右齿轮(23)的齿轮轴卡在右滑槽(22)中,所述的右齿轮(23)的齿轮轴能在右滑槽(22)中滑动,所述的右齿轮(23)部分伸入右管槽(21)中,所述的左固定结构(1)和右固定结构(2)能相互对接形成组合固定结构(5),左管槽(11)与右管槽(21)组合形成一轴向贯穿组合固定结构(5)的胃管、肠管穿过孔(51),胃管或肠管从该胃管、肠管穿过孔(51)穿过并与左齿轮(13)和右齿轮(23)摩擦配合,所述的连接片(4)为环形片,连接片(4)的左右两侧开设有穿带孔(41),所述的连接片(4)能套在组合固定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兆霞李伏超邓小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