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0530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留置针,特别是一种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导管座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导管插置在前内腔中,针座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套装在导管座后内腔中,针座后段露在导管座外,针管后端插接于针座,针管内腔孔与针座后段回血腔联通,针管依序穿过导管座内腔和导管前端后,针尖露出导管尖端,其结构要点在于:针座前段呈一种长杆状,从导管座后端面一直向前延伸插置到或者插置接近到导管座前后内腔的接合部,插置深度大于导管座后内腔长度的四分之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针管材料强度以及制造工艺要求相对较低,使用方便,保护套较短,便于操作并且结构较简单、便于制造。

Safe open indwelling needle for protrusion needle b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indwelling needle, in particular a safe open type indwelling needle for a protrusion needle bar. The catheter seat has a front inner cavity and a rear inner cavity. The catheter is inserted in the front inner cavity. The needle seat includes the front and rear segments. The front section is set in the inner cavity behind the catheter seat, and the rear section of the needle seat is exposed outside the guide sea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needle tube is inserted in the needle seat,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needle is inserted.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needl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blood cavity of the posterior section of the needle seat. After the needle pipe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theter seat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catheter, the needle tip exposes the tip of the catheter. The main point of the structure is that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needle seat presents a long rod shape, extending from the rear end of the catheter seat to or inserting the joint part close 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theter seat, and inserting it. The depth is greater than 3/4 of the length of the inner cavity after the catheter sea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strength of the needle tube material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re relatively low, the use is convenient, the protection sleeve is short,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manufacture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留置针,特别是一种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种开放式留置针如图1所示,其由导管组件1、穿刺组件2组成,其中穿刺组件由穿刺针管2.1和针座2.2构成,导管组件1由导管以及导管座组成。导管座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导管插置在前内腔中。针管依序穿过导管组件后内腔和前内腔最后穿出导管前端,针尖露出导管尖端,针管后端插接于针座,针管内腔孔与针座后段回血腔联通,而针座前端短锥台插接于导管组件后内腔尾段,插入导管座内腔深度较浅,不到导管座后内腔长度四分之一。这样所需针管长度较长。导致如下两个不足之处:对针管材料强度以及制造工艺要求较高;如果需要留置针使用后要包裹受血液污染的针管,所需包裹用的保护套就会比较长,而这样的保护套又需预装配于针座后部,以便撤出针管过程中,能自动及时包裹针管,如此配置长套管对留置针穿刺血管时会产生阻碍,不便使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针管材料强度以及制造工艺要求相对较低的、使用方便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本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套较短、从而便于操作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和穿刺组件,其中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管和针座,导管组件包括导管以及导管座,导管座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导管插置在前内腔中,针座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套装在导管座后内腔中,针座后段露在导管座外,针管后端插接于针座,针管内腔孔与针座后段回血腔联通,针管依序穿过导管座内腔和导管前端后,针尖露出导管尖端,其结构要点在于:针座前段呈一种长杆状,从导管座后端面一直向前延伸插置到或者插置接近到导管座前后内腔的接合部,插置深度大于导管座后内腔长度的四分之三。这样,裸露在针座外的针管长度得以大幅度减少。而另外一个出乎意料的效果是:向前延伸的针座前段是可以与外壁构造实现滑套连接的,这意味着被针座前段替代的一部分针管长度可以通过滑套连接实现伸缩。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还包括一种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其前端与导管座后端卡扣连接,针座后段含套在该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内腔中,裸露在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外的操作手柄穿过该组件侧壁上轴向延伸的滑动槽缝与针座连接,滑动槽缝后端开口,当针座后段以及针座前段经由此开口滑出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外,针座前端通过一种进退锁止的卡扣装置与包裹套管组件卡固连接。针管包裹套管组件是一种保护套组件,用于包裹穿刺完毕后脱离导管座的针管以避免其裸露。保护套组件现有技术中常见。由于被针座前段替代的一部分针管长度可以通过滑套连接实现伸缩并最终得以延伸到保护套以外,从而缩短了保护套的所需包裹长度,这样,或者缩短了保护套的整体长度或者简化了伸缩性多重保护套的构造。在本技术中,对于该针管包裹套管组件的进一步优选是: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包括包裹套管和锁定连接件,包裹套管前端与导管座后端卡扣连接,滑动槽缝沿其侧壁轴向延伸至后端开口,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滑套连接,滑动至包裹套管后端的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后端的弹性凸卡卡扣连接,针座前段滑套连接在此锁定连接件的内腔中,进退锁止的卡扣装置位于针座前段与此锁定连接件之间。关于弹性凸卡卡扣连接的进一步优选是:一种是:锁定连接件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内腔中,弹性凸卡具有弹性臂,弹性臂位于包裹套管上,卡扣用的凸点设置于弹性臂内侧,用于撤出针管后卡入对应匹配的通孔中或者凹槽中,限制锁定连接件往前窜动,此通孔或者凹槽位于锁定连接件后部。另一种是:锁定连接件由本体、圆环和筋条组成,圆环环围在本体外并通过径向的筋条连接成一体,筋条与滑动槽缝对应匹配,本体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内腔中,圆环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外周壁上,滑动至包裹套管后端的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后端的弹性凸卡卡扣连接位于此圆环和包裹套管之间。连接件上圆环在各杆件锁定后,还可以起到限制包裹套管上槽缝张开,可令针座前段人为摆动幅度大幅减小,使得更可靠包裹针管。关于设置在此圆环和包裹套管之间的该弹性凸卡卡扣连接的进一步优选是:一种是:包裹套管与锁定连接件弹性凸卡卡扣连接还可以是一种卡环与凸卡扣接,包裹套管上弹性凸卡由两个具有一定轴向距离凸卡构成,凸卡顶面高出套管外表面,两凸卡或者是同一直线上,或者是绕轴向错位设置,圆环前后面各设置一矩形截面,在留置针撤针后,包裹套管上前凸卡竖立面与锁定连接件圆环前竖立面碰触,在于止动锁定连接件往前移动,而包裹套管上后凸卡竖立面与锁定连接件圆环后竖立面碰触,在于止动锁定连接件滑出包裹套管。另一种是:包裹套管外圈的尾端部设置有可阻挡圆环脱离的轴肩,位于此包裹套管上的滑动槽缝的尾端具有弹性卡扣,此弹性卡扣与该轴肩的距离与圆环厚度具有容纳匹配。因为这样的容纳匹配,圆环可以陷落在此轴肩与弹性卡扣之间,从而使留置针撤针结束时,锁定连接件相对此包裹套管进退不得。关于包裹套管的进一步优选是:包裹套管前段具有或者是一对称或者是单一弧形片,弧形片插接于导管座后端两个紧定凸耳之间,用于防止留置针在穿刺时导管座转动,该包裹套管前段或者是与包裹套管本体一体构造,或者是与包裹套管本体分体构造,当分体构造时,本体与包裹套管前段弹性插扣连接。圆弧片前缘内侧边角处设有凸卡,便于勾住导管座后端外周凸缘,使得在留置针撤针未结束之前保持包裹套管一直与导管组件连接在一起。关于进退锁止的卡扣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是:一种是:锁定连接件内腔具有一弹性凸卡,凸点设置于弹性臂内侧,在撤出针管后,用于抵住针座前段前端面,限制针座前段往前窜动,锁定连接件具有阶梯形内腔,其中一孔腔具有一内弦平面,此内弦平面与针座前段的外弦平面匹配对应,该内弦平面与弹性凸卡在同侧,且平面与弹性凸卡上凸点顶面平齐,针座前段的外弦平面前端盲止形成一外阶梯肩,此外阶梯肩与锁定连接件内腔的对应内阶梯肩匹配,针管撤针后,该内外阶梯肩碰触止动针座前段的后移。另一种是:锁定连接件具有阶梯形内腔,其中一孔腔具有一内弦平面,此内弦平面与针座前段的外弦平面匹配对应,针座前段的外弦平面前端盲止形成一外阶梯肩,此外阶梯肩与锁定连接件内腔的对应内阶梯肩匹配,针管撤针后,该内外阶梯肩碰触止动针座前段的后移,外弦平面上设置有一种凸卡点,此凸卡点位于外阶梯肩后方一距离,内弦平面上延伸一滑动槽,此滑动槽后端开口,但在开口处设置弹性卡扣,凸卡点滑套在此滑动槽中,撤针结束后,凸卡点向后滑出此弹性卡扣但被此弹性卡扣前行逆止。关于针座的进一步优选是:针座由针杆和针座本体组成,针杆是一圆柱杆形,针杆后端固接于针座本体回血仓体前端固接孔腔,针杆内腔前段是一固针点胶穴,后段是一过血通道,与针座上回血仓联通,在点胶穴与过血通道之间是一插针孔,用于插接针管,所说的针座前段位于针杆上。针座本体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其由操作手柄和回血仓体组成,所说的针座后段位于针座本体上,操作手柄通过连接筋与回血仓体连成一体;回血仓体外周是一阶梯回转体,小头端部分插入锁定连接件大头内腔,小头端内腔固接孔横截面形状是一与针杆外周横截面形状相仿,用于固接针杆,大头端外周设有一内弦平面,平面位置与包裹套管上弹性凸卡同侧,用于避开凸点顶面,大头端内腔是一回血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和穿刺组件,其中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管和针座,导管组件包括导管以及导管座,导管座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导管插置在前内腔中,针座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套装在导管座后内腔中,针座后段露在导管座外,针管后端插接于针座,针管内腔孔与针座后段回血腔联通,针管依序穿过导管座内腔和导管前端后,针尖露出导管尖端,其特征在于:针座前段呈一种长杆状,从导管座后端面一直向前延伸插置到或者插置接近到导管座前后内腔的接合部,插置深度大于导管座后内腔长度的四分之三。

【技术特征摘要】
1.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和穿刺组件,其中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管和针座,导管组件包括导管以及导管座,导管座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导管插置在前内腔中,针座包括前段和后段,前段套装在导管座后内腔中,针座后段露在导管座外,针管后端插接于针座,针管内腔孔与针座后段回血腔联通,针管依序穿过导管座内腔和导管前端后,针尖露出导管尖端,其特征在于:针座前段呈一种长杆状,从导管座后端面一直向前延伸插置到或者插置接近到导管座前后内腔的接合部,插置深度大于导管座后内腔长度的四分之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种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其前端与导管座后端卡扣连接,针座后段含套在该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内腔中,裸露在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外的操作手柄穿过该组件侧壁上轴向延伸的滑动槽缝与针座连接,滑动槽缝后端开口,当针座后段以及针座前段经由此开口滑出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外,针座前端通过一种进退锁止的卡扣装置与包裹套管组件卡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针管包裹套管组件包括包裹套管和锁定连接件,包裹套管前端与导管座后端卡扣连接,滑动槽缝沿其侧壁轴向延伸至后端开口,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滑套连接,滑动至包裹套管后端的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后端的弹性凸卡卡扣连接,针座前段滑套连接在此锁定连接件的内腔中,进退锁止的卡扣装置位于针座前段与此锁定连接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锁定连接件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内腔中,弹性凸卡具有弹性臂,弹性臂位于包裹套管上,卡扣用的凸点设置于弹性臂内侧,用于撤出针管后卡入对应匹配的通孔中或者凹槽中,限制锁定连接件往前窜动,此通孔或者凹槽位于锁定连接件后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锁定连接件由本体、圆环和筋条组成,圆环环围在本体外并通过径向的筋条连接成一体,筋条与滑动槽缝对应匹配,本体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内腔中,圆环滑套连接在包裹套管外周壁上,滑动至包裹套管后端的锁定连接件与包裹套管后端的弹性凸卡卡扣连接位于此圆环和包裹套管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伸针杆安全型开放式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裹套管与锁定连接件弹性凸卡卡扣连接还可以是一种卡环与凸卡扣接,包裹套管上弹性凸卡由两个具有一定轴向距离凸卡构成,凸卡顶面高出套管外表面,两凸卡或者是同一直线上,或者是绕轴向错位设置,圆环前后面各设置一矩形截面,在留置针撤针后,包裹套管上前凸卡竖立面与锁定连接件圆环前竖立面碰触,在于止动锁定连接件往前移动,而包裹套管上后凸卡竖立面与锁定连接件圆环后竖立面碰触,在于止动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百仕韦医用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