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47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以及锁定钉,所述髓内主钉的近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髓内主钉的远端设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靠近所述主钉的远端的一侧,所述锁定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通孔中,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上,且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前端与搭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所述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固定后力学性能稳定,抵抗压力、张力的能力较强,有助于骨折端的愈合康复。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device for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device for a femoral trochanter fra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intramedullary main nail, a proximal bone nail, a spiral knife bone nail, and a locking nail.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intramedullary main nai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and the distal end of the intramedullary main nail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installation hole, and the second installs the through hole position. The rear part of the locking nail is installed in the third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the rear part of the spiral knife bone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the rear part of the proximal bone nail is installed in the first installation through hole, and the front end lap of the proximal bone nail is attached to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end of the screw bone nail and the overlap position is 1mm to 10mm. The fixation device of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he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trochanter has st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rong ability to resist pressure and tension after fixation, which helps to heal the healing of the fracture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应用中,髓内钉固定装置是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器械。传统的,髓内钉固定装置包括主钉、骨钉及锁定钉,但是当其固定于股骨后,由于股骨转子间存在张力和压力,使得骨钉容易出现断钉、退钉等情况,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该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的力学性能稳定,能够有效抵抗压力及张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以及锁定钉,所述髓内主钉的近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髓内主钉的远端设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靠近所述主钉的远端的一侧,所述锁定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通孔中,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上,且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前端与搭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刀骨钉包括刀杆以及与所述刀杆连接的刀头,所述刀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刀头具有多片螺旋片,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刀头的相邻螺旋片之间的螺旋槽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髓内主钉的夹角α为100°~1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髓内主钉的夹角β为130°~1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与所述螺旋刀骨钉的搭接位置为股骨头受力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的轴线位于股骨头受力中心的下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骨钉包括固定杆以及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螺纹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端骨钉为钛合金骨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刀骨钉为合金钢骨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当髓内主钉、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以及锁定钉固定于股骨转子后,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螺旋刀骨钉上,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与髓内主钉之间能够形成闭合三角形,从而形成稳固构型,能够模仿人体股骨近端的三角结构,重建主要抗压力骨小梁及主要抗张力骨小梁,有效恢复WARD三角的力学稳定性;此外,通过将螺旋刀骨钉的前端设置得超出搭接位置1mm~10mm,承力时以近端主钉为辅,螺旋刀骨钉为主,近端骨钉承受的力能够更有效地传递至螺旋刀骨钉上,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与髓内主钉之间形成的闭合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固,近端骨钉不易断裂、不易退钉。所述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固定后力学性能稳定,抵抗压力、张力的能力较强,有助于骨折端的愈合康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髓内主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髓内主钉,110、第一安装通孔,120、第二安装通孔,130、第三安装通孔,200、近端骨钉,210、固定杆,220、螺纹杆,300、螺旋刀骨钉,310、刀杆,320、刀头,400、锁定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区分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这些术语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包括髓内主钉100、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以及锁定钉400。所述髓内主钉100的近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10和第二安装通孔120,所述髓内主钉100的远端设有第三安装通孔130。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2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10靠近所述主钉的远端的一侧。所述锁定钉400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通孔130中。所述螺旋刀骨钉300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20中。所述近端骨钉200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10中。所述近端骨钉200的前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300上,且所述螺旋刀骨钉300的前端与搭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本实施例中,前部是指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安装至股骨转子后,位于股骨内侧的一侧,后部是指位于股骨外侧的一侧。所述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当髓内主钉100、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以及锁定钉400固定于股骨转子后,近端骨钉200的前端搭接在螺旋刀骨钉300上,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与髓内主钉100之间能够形成闭合三角形,从而形成稳固构型,能够模仿人体股骨近端的三角结构,重建主要抗压力骨小梁及主要抗张力骨小梁,有效恢复WARD三角的力学稳定性;此外,通过将螺旋刀骨钉300的前端设置得超出搭接位置1mm~10mm,承力时以近端骨钉200为辅,螺旋刀骨钉300为主,近端骨钉200承受的力能够更有效地传递至螺旋刀骨钉300上,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与髓内主钉100之间形成的闭合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固,近端骨钉200不易断裂、不易退钉。所述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固定后力学性能稳定,抵抗压力、张力的能力较强,能够重构股骨近端主要抗压力骨小梁和主要抗张力骨小梁,减少骨折断端两侧骨头的相对移动情况,有助于骨折端的愈合康复。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刀骨钉300包括刀杆310以及与所述刀杆310连接的刀头320。所述刀杆31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20中,所述刀头320具有多片螺旋片。所述近端骨钉200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刀头320的相邻螺旋片之间的螺旋槽中。采用上述结构,螺旋槽能够对近端骨钉200形成限位,使得近端骨钉200与螺旋刀骨钉300能够形成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进而更好地将近端骨钉200承受的力传递至螺旋刀骨钉300上,使得近端骨钉200、螺旋刀骨钉300与髓内主钉100之间形成的闭合三角形结构更加稳固。本实施例中,所述近端骨钉200包括固定杆210以及与所述固定杆210连接的螺纹杆220,所述固定杆210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10中,所述螺纹杆220远离所述固定杆210的一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髓内主钉、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以及锁定钉,所述髓内主钉的近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髓内主钉的远端设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靠近所述主钉的远端的一侧,所述锁定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通孔中,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上,且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前端与搭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髓内主钉、近端骨钉、螺旋刀骨钉以及锁定钉,所述髓内主钉的近端设有第一安装通孔和第二安装通孔,所述髓内主钉的远端设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靠近所述主钉的远端的一侧,所述锁定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通孔中,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后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中,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螺旋刀骨钉上,且所述螺旋刀骨钉的前端与搭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刀骨钉包括刀杆以及与所述刀杆连接的刀头,所述刀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中,所述刀头具有多片螺旋片,所述近端骨钉的前端搭接在所述刀头的相邻螺旋片之间的螺旋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髓内主钉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自伟黄枫郑晓辉成思源丛海宸刘吉安虎群盛庞智晖劳永生陆宇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