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陶瓷器皿及烹饪器具技术

技术编号:185046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陶瓷器皿及烹饪器具,其中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铝浆;将铝浆设置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以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形成铝浆层;在铝浆层远离陶瓷器皿本体的一面上形成不粘涂层。该技术方案通过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形成铝浆层,从而使得陶瓷器皿可通过铝浆层进行通电,进而可将制备的陶瓷器皿应用于电磁加热,同时由于铝浆层设置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因而在加热时铝浆层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传递到食物上,因而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加热效率。此外,通过在铝浆层外设置不粘涂层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不粘性,从而使得食物等不易粘在陶瓷器皿的内壁面上进而非常便于用户清洗。

Ceramic ware preparation, ceramic utensils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 ceramic vessel and a cooking utensil, in which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eramic ware includes: preparing the aluminum pulp, setting the aluminum pulp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eramic utensil body to be prepared, forming an aluminum slurry layer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eramic utensil, and far away from the pottery layer. A nonstick coating is form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of the porcelain dish. By forming an aluminum slurry layer on the inner wall surface of the ceramic vessel, the ceramic vessel can be electrified through the aluminum slurry layer, and then the prepared ceramic utensils can be applied to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and the heat generated by the aluminum plasma layer is heated by the aluminum slurry layer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eramic body. It can be transmitted directly to food, thus improving the heating efficiency of ceramic utensils. In addition, the non stick coating outside the aluminum slurry layer can improve the non stickiness of the ceramic utensils so that the food is not easy to stick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ceramic utensils and is very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陶瓷器皿及烹饪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陶瓷器皿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陶瓷由于没有导电性,因此无法利用电磁感应来对陶瓷进行加热,而现有技术中有在陶瓷上采用喷涂、印刷银浆或者采用等离子喷涂铝涂层的方式来制作能够应用于电磁加热的陶瓷器皿,但使用银浆成本太高,采用等离子喷涂铝、镍、铁、铜等金属涂层,制造成本同样较高,而且难以保证附着力,从而使得电磁加热陶瓷烹饪器皿难以大量使用,同时,目前的陶瓷器皿均具有粘性,因而非常不便于用户清洗。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即不具有粘性且还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来加热且成本较低陶瓷器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陶瓷器皿。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铝浆;将所述铝浆设置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以在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形成铝浆层;在所述铝浆层远离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一面上形成不粘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形成铝浆层,从而使得陶瓷器皿可通过铝浆层进行通电,进而可将制备的陶瓷器皿应用于电磁加热,以便能够利用电磁感应来加热陶瓷器皿,同时,由于铝浆层设置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因而在加热时铝浆层产生的热量可直接传递到食物上,而不需要通过陶瓷器皿本体的璧传递,因而能够提高热的传递效率,进而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加热效率。此外,通过在铝浆层外设置不粘涂层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不粘性,从而使得食物等不易粘在陶瓷器皿的内壁面上进而非常便于用户清洗。还有,由于铝浆层主要原料为铝粉,而铝粉相比于其它导电金属粉,比如银粉来说,价格要更便宜,因此,在陶瓷器皿上设置铝浆层还能够使陶瓷器皿的生产成本较低。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将所述铝浆设置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具体为:将所述铝浆印刷或涂覆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印刷或涂覆的方式将铝浆设置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以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形成铝浆层,该种形成铝浆层的方式,加工简单且非常便于操作,因而能够降低铝浆层的生产加工成本,进而能够降低陶瓷器皿的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制备铝浆的步骤具体包括:按比例将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制备成有机载体;按比例将金属铝粉、玻璃粉、所述有机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混合成铝溶液;对混合后的铝溶液进行研磨至预设细度和预设粘度,以得到铝浆。在该技术方案中,金属铝粉可选用球粉或片粉,玻璃粉也可选用球粉或片粉,同时可通过球粉和片粉的合理搭配,使得制备成的铝浆混合地更加均匀,从而在将铝浆在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制成铝浆层后能够使制备出的铝浆层更为致密,进而会使铝浆层的导电网络形成的更好,以便能够提高铝浆层的导电性能,进而便能够提高陶瓷器皿的导电性能,以确保陶瓷器皿的加热性能。同时,通过将金属铝粉与玻璃粉的搭配不仅能够提高金属铝粉的附着力,同时还增加了铝浆能够烧结的烧结幅度,具体地,可使烧结幅度达到500℃-700℃的范围内,即可使烧结温度低至500℃,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客户的采购成本和周期。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按比例将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制备成有机载体的步骤具体包括:按比例称取并混合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加热混合后的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至预设温度范围,以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对混合后的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进行类恒温加热直至高分子树脂溶解至15000cps-35000cps;对恒温加热后的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液进行过滤,以得到有机载体,其中,优选地,预设温度范围在80℃左右,过滤时采用300-400目的网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制备所述第一有机载体时,所述高分子树脂的重量份为10-30重量份,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重量份为70-90重量份;混合成铝溶液时,所述金属铝粉的重量份为55-72重量份,所述玻璃粉的重量份为1-10重量份,所述第一有机载体的重量份为20-45重量份,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重量份为1-15重量份。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制备第一有机载体和铝溶液时,通过合理选取各成分的配比和金属铝粉的粒径能够确保制备出的第一有机载体和铝溶液的粘度和浓度,从而在将铝溶液印刷或涂覆在陶瓷器皿本体上并将其烘干、烧结成铝浆层时能够使铝浆层的导电性能、附着力更好,进而能够提高铝浆层的质量,其中,优选地,在按比例将金属铝粉、玻璃粉、所述第一有机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成铝溶液时,可利用高速分散机来对溶液进行高速分散,以便能够对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金属铝粉的粒径大于等于200nm小于等于1500nm;所述玻璃粉为无铅玻璃粉,烧结成所述玻璃粉的烧结温度为500℃-700℃,所述玻璃粉包括:45-6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铋Bi2O3、8-13重量份的SiO2、2-9重量份的ZnO、1-6重量份的TiO2、1-10重量份的SrO、5-14重量份的Al2O3;所述高分子树脂由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和松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第一有机溶剂、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均由丁醚、十二酯醇、乙二醇乙醚、松节油、环己酮、松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玻璃粉中添加SrO和TiO2,使得制备的铝浆与陶瓷基体在烧结时更容易共融,以便能够形成一种均一的相态,从而增强了铝层的附着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设细度大于等于0μm小于等于10μm,所述预设粘度为30Pa·s-50Pa·s。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充分混合后的铝溶液进行研磨时,可将铝溶液在三辊研磨上进行研磨,然后通过滚轮的微调使铝浆的细度控制在10μm以下,粘度控制在30Pa·s-50Pa.S之间,其中,Pa·s为粘度单位,进而便能够将金属铝粉等制成符合要求的导磁铝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包括陶瓷涂层和氟树脂涂层。在该技术方案中,陶瓷涂层和氟树脂涂层具有较好的不粘性,因而可利用陶瓷涂层和氟树脂涂层来提高陶瓷器皿本体的不粘性能,当然,不粘涂层也可为其它具有不粘性能的涂层。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25μm-40μm。在该技术方案中,不粘涂层的厚度优选为在25μm至40μm的范围内,该种厚度的不粘涂层既能够可靠不粘又能够防止不粘涂层过厚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铝浆层远离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一面上形成不粘涂层之前还包括:对形成有铝浆层的陶瓷器皿本体进行烘烤;对烘烤后的陶瓷器皿本体进行烧结;对烧结后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进行喷砂处理,其中,喷砂处理后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的粗糙度值小于等于预设粗糙度值;对喷砂处理后的陶瓷器皿本体进行清洗。其中,优选地,对形成有铝浆层和不粘涂层的陶瓷器皿本体进行烘烤的烘烤温度为200℃-300℃,对形成有铝浆层和不粘涂层的陶瓷器皿本体进行烘烤的烘烤时间为10min-15min;对烘烤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铝浆;将所述铝浆设置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以在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形成铝浆层;在所述铝浆层远离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一面上形成不粘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铝浆;将所述铝浆设置在待制备的陶瓷器皿本体的内璧面上,以在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内壁面上形成铝浆层;在所述铝浆层远离所述陶瓷器皿本体的一面上形成不粘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铝浆的步骤具体包括:按比例将高分子树脂和第一有机溶剂制备成有机载体;按比例将金属铝粉、玻璃粉、所述有机载体和第二有机溶剂混合成铝溶液;对混合后的铝溶液进行研磨至预设细度和预设粘度,以得到铝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有机载体时,所述高分子树脂的重量份为10-30重量份,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重量份为70-90重量份;混合成铝溶液时,所述金属铝粉的重量份为55-72重量份,所述玻璃粉的重量份为1-10重量份,所述有机载体的重量份为20-45重量份,所述第二有机溶剂的重量份为1-15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铝粉的粒径大于等于200nm小于等于1500nm;所述玻璃粉为无铅玻璃粉,烧结成所述玻璃粉的烧结温度为500℃-700℃,所述玻璃粉包括:45-65重量份的三氧化二铋Bi2O3、8-13重量份的SiO2、2-9重量份的ZnO、1-6重量份的TiO2、1-10重量份的SrO、5-14重量份的Al2O3;所述高分子树脂由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和松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所述第一有机溶剂、所述第二有机溶剂均由丁醚、十二酯醇、乙二醇乙醚、松节油、环己酮、松油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细度大于等于0μm小于等于10μm,所述预设粘度为30Pa·s-50Pa·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包括陶瓷涂层和氟树脂涂层;和/或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25μm-40μ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达华李洪伟李康李兴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